汉字入门(刘克雄教授主讲) ◎ 2015.8.2 启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编号: 56-181 / 共 32 次讲演
▲视频下载
教授:同学们翻到三百二十七页,「明」,这个字。
学生读诵:明 míng ㄇㄧㄥˊ。①②(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明指明亮。甲文①、金文及小篆,合「月」、「囧」会意。「囧」指窗户,晚上月光照进窗户,是光明义;金文「明我壶」中的明字,月字在上面,照临之义尤为明显。甲文②、《说文》古文及楷书,是合「日」、「月」会意,日月丽天,明之至也。古人造字,取象不同,有取「囧」,有取「日」,故「朙」、「明」实为一字。
备注:《说文》:「照也。从月囧。明,古文从日。」段注:「从月者,月以日之光为光也。从囧,取窗牖丽廔(ㄌㄡˊ)闓(ㄎㄞˇ)明之意也。」
典籍所见:(1)明白。《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发亮。《诗经.鸡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3)使通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常用词:光明磊落,耳聪目明,澹泊明志,正大光明。
板书:
教授:同学们看甲文(),有从月、从囧。囧代表窗户,像不像画一个窗户?
学生:像。
教授:这又另外的写法(),从月、从日。金文(),他把它上下写。当然不止这一个例子,还有其他例子。到小篆:
板书:
它还是从囧。金文为什麽把「月」写在上面?我们认为月在天上,照到地上来,照进窗户,会意,取意更加明显,这只是在金文的一个器物上这样写。同学们把《说文》翻开,这个「明」,三百一十七页,要同学们翻开让你看,古文「明」字是从日,看到没有?三一七页下半页。我们现在楷书写的光明的「明」,就是根据《说文》这个小篆的古文的写法。尤其我们在甲文看到两种写法,有从囧的,有从日的。也就说明,在甲骨文时代,这两字已经并行、并用。现在我们通行的日月「明」。同学们会问,如果我写成囧月「朙」,可以吗?自己想答桉,绝对可以。从甲骨文就可以这样写,小篆也告诉我们从囧、从月;就怕有人不知道,看你写成囧,会说你写错字。那你就告诉他,朋友,这样吧,你把《说文》翻开,顺便认识一下,让他们也接触一下文字,《说文》裡面是怎麽说的。下一个字,「妇」。
学生读诵:妇 fù ㄈㄨˋ。(甲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妇指已婚嫁的女子,后泛指女性。合「女」、「帚」会意,女指女子,「帚」指扫把。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女子已嫁,持帚洒扫服侍丈夫者为妇。甲文、金文、小篆,字形略同。
备注:《说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段注:「妇主服事人者也。大戴礼本命曰。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敎而长其义理者也。故谓之妇人。妇人,伏于人也。」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妇为形声字,「从女,帚声」。(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已嫁女子。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2)儿媳、子之妻。《礼记.杂记下》:「妇见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
常用词:妇孺皆知,夫唱妇随,妇道。
教授:甲文、金文、小篆,以至我们现在隶楷,字形都相近。甲文右边是个「女」字,左边就是「帚」字,女子在家裡拿扫把洒扫。以职业来说,上次我们说过,男人操作于田地,所以从田力,那比较辛苦。女人力气不够大,就在家裡帮帮忙,做女工、洒扫。这裡要问各位同学一个问题:
板书:妇ㄈㄨˋ
妇,我们说过,钱大昕在古声上面有两项非常重要的发现,有一项「古无轻唇音」。这个字(ㄈ)就是轻唇音。第二项他说什麽?「古无舌上音」。舌上就是捲舌的ㄓ(zhi)、ㄔ(chi)、ㄕ(shi)、ㄖ(ri)。我们说这个轻唇音(妇),古无轻唇音,那这个字古音应该读什麽?
学生:ㄅㄨˋ。
教授:对,勇敢一点。轻唇()一定读重唇()。闽南语把()这个字,还叫它ㄅㄨ(晡),新妇(晡),听说过吗?新晡。这两个字也是很古的,新妇。既学到了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你就勇敢的、可以肯定的,它一定是读重唇。从我们这个教室出去的同学们,你一定要有自信,一定要勇敢,这是钱大昕说的,我们刘老师也这样说,一定要有自信。而且我们学的都是确确实实,是一点没有虚假。从钱大昕的古声,太炎先生的娘日归泥是声方面的,韵我们目前还没有细说。韵的方面,古韵,从顾炎武,然后再来段玉裁,我们现在用的《说文注》裡面的古音,十七部。然后又到章太炎先生二十三部,再到黄季刚先生的,先是二十八部,后来又分开,变成三十部,这是古韵。最后,到了我的师兄,陈新雄,他再扩充两个,是古韵三十二部,后面我们会列出一个表来,这古韵方面的成就。从有清这三百年来,一直到现在,古韵研究的有这麽多的学者,到目前为止分得最详细的,就是陈新雄的古韵三十二部。古声,钱大昕这两大发现,然后太炎先生的娘日归泥,说过吗?
学生:说过。
教授:记得吗?写得出来。那好,太炎先生娘日归泥。这是说到妇这个字,我就想让同学们牛刀小试,看看你能不能确认。下一个字读,「昼」。
学生读诵:昼 zhòu ㄓㄡˋ。(小篆)(隶书)(楷书)。昼,白天。合「日」与「画省」(「画」字略省部分笔画)会意。画有分界意,白昼与夜分界。
备注:《说文》:「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画省,从日。」
典籍所见:(1)白昼。吴均《与宋元思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常用词:不舍昼夜,白昼。
教授:从现在开始介绍的,我们称它为变例的会意。变例会意裡面,首先我们介绍「省体」,两个字组合起来,我们说会意,那这其中有部分笔画省略的称为省体。「昼」这个字我们看到,它是「从画省」,把「画」省掉一部分的笔画,然后从日。昼,《说文》说:「日之出入,与夜为界。」所以它「从画省,从日。」
我们引到吴均《与宋元思书》,以前我们提过,同学们有没有下载下来看看?很好。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山水,不算很长的一篇,篇中这种写得非常优美山水的文字,是骈文体。两句一对,两句一对,他写自富阳至桐庐这一带的风景,树木的茂密,他这样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明白他的意思吗?有同学摇头,有同学点头,我再说一次。柯就是树枝,「横柯上蔽」,树的枝叶在上面遮蔽云天,天都被树的枝叶遮蔽住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明白吗?这很容易了,白天,在这明夏,都感觉到昏昏暗暗的。接下来看,「逮(隶)」。
学生读诵:隶 dài ㄉㄞˋ。(小篆)(隶书)(楷书)。隶指逮捕。合「又」和「尾省」(「尾」字省去部分笔画)会意,后边的人,手已触前面动物的尾巴,表示已抓到前面的动物。今字作「逮」。
备注:《说文》:「及也。从又,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段注:「此与辵部逮音义皆同。逮专行而隶废矣。」
典籍所见:(1)赶上、达到。《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2)追捕、捉拿。《汉书.赵广汉传》:「禹坐要斩,请逮捕广汉。」(3)及、到。表时间。《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
板书:
教授:现在看清楚这个隶字吗?手抓住动物的尾巴了。白的这部分是尾字省去部分的笔画。要逮住动物的尾巴可要小心,小心反过头来会咬你。我记得,我小时候住的一个旧房子,从屋上掉下一隻老鼠,不是很大,这个老鼠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牠已经昏昏的在那裡,不太会动,我就去抓牠的尾巴,才提起来的时候,牠忽然弯上来咬我一口,我赶快甩掉,这是说这个「隶」字。你要抓动物的尾巴,我逮到你了,可要小心。我们看下一个字,「紧」。
学生读诵:紧 jǐn ㄐㄧㄣ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紧指用丝缠紧。合「臤(ㄑㄧㄢ)」和「丝省」(「丝」字省去部分笔画)会意,臤是坚实,丝编得坚实叫紧。
备注:《说文》:「缠丝急也。从臤,丝省。」
典籍所见:(1)指将丝缠紧。傅毅《舞赋》:「弛紧急之弦张兮。」(2)急促,迫切。《楚辞.疾世》:「心紧絭(ㄐㄩㄢˋ)兮伤怀。」
常用词:紧急,紧张,紧锣密鼓,无关紧要。
教授:大家看小篆,上一部分是臤,下面这一部分,《说文》它说是从丝省,从丝省略部分笔画。它的本义是缠丝急也,把丝缠得很紧,我们现在说紧张这个紧,从这引申出来。看下一个字,「枭」。
学生读诵:枭 xiāo ㄒㄧㄠ。(小篆)(隶书)(楷书)。枭指一种不孝鸟。合「木」与「鸟省」(「鸟」字省去部分笔画)会意,本义指古时夏至、冬至之日,捕捉这种食母恶鸟,将其头悬在树上,分割其体,以警示不孝者。
备注:《说文》:「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ㄓㄜˊ)之。从鸟头在木上。」
典籍所见:(1)魁首。《淮南子.原道》:「为天下枭。」(2)斩首悬头于木上。《史记‧高祖本纪》:「枭故塞王欣头栎(ㄌㄧˋ)阳市。」(3)斩除、消灭。《三国志.蜀书‧先主备传》:「寇贼不枭,国难未已。」
常用词:枭雄,枭首示众。
教授:《说文》说:「不孝鸟也,日至」,日至是指哪一天?
学生:冬至和夏至。
教授:冬至、夏至两天,日至。就把这种不孝的鸟抓来,说这种不孝鸟还能够食母的这种恶鸟,认识这种鸟吗?我也没见过,有人说是猫头鹰一类,牠是这麽不孝吗?如果真是牠,我也要打牠,你们打不打?
学生:打。
教授:打,牠不孝,太可恶了。所以这也看到我们传统文化,对孝是多麽的重视,为警惕这些不孝的人,在日至的时候,把这种鸟抓来,然后要把牠怎麽办?把牠的头挂在树上,要把牠身体,把它分开、分裂,表示不孝的孩子们,你们将来会得到这种恶果,警惕天下的子女一定要孝顺。我不知道西方的文学、西方的典籍裡面,有没有类似我们这种「枭」这个字,文字裡面我不太清楚。从这字看出我们中国的文字,每个字都寓有很高的道理。接下来看,「孝」。
学生读诵:孝 xiào ㄒㄧㄠˋ。(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孝指孝顺。合「子」、「老省」(「老」字省去部分笔画)会意,子承老,表示要善养父母亲长。
备注:《说文》:「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典籍所见:(1)尽心奉养父母。《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2)善事父母的道理、方法。《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
常用词:孝心,忠孝两全,孝子贤孙,父慈子孝。
板书:
教授:上面这部分老字,省去下面原来老的那个笔画。
板书:
老。当中这是人(),头髮(),人毛()。
板书:
这什麽字?人。大概我写得不太像。
板书:
倒过来,把这个人()倒过来,变化的「化」。他不正常,倒过来,变化了。所以看这个字,是从人、毛、化,人的头髮年轻的时候是黑的,老了变化为白色,所以这是「老」的本义。
板书:
老这个字,甲文有这样写的,像老人手需要有枴杖。到了小篆是这样写,人、毛、化。孝顺的孝,从老省掉这个字,从老省去底下这个变化的字。「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儿女、晚辈能够孝养自己的父母亲长。子承老,除了孝养之外,还有一个意思,要继承你尊长他的志愿,要发扬尊长的宏愿,所以承老。子()上面是老()。以前乡村常常有戏班子演戏,在村头锣鼓喧天,锵锵锵锵锵,正在演岳飞大战张飞,锵锵锵。老奶奶在家裡听到锣鼓喧天,她似乎知道是岳飞正在大战张飞,很想去看,可是她走路不方便。我们做晚辈的,知道老奶奶心裡想去看村头这台戏,你就走到她前面,弯下身子,「奶奶,我们去看戏,我揹妳去。」子承老也,很明白。所以,孝养父母,不光是有好东西给父母亲长吃。《论语》裡面我们都看过,孝:
板书:色难
色难。你不必等父母亲长他开口,你要察言观色,知道老奶奶这时候好想去看戏,你不必等她说,你就能看出来。你就赶快走过去,「奶奶,我揹你,我们一起去看。我也好想看岳飞跟张飞打仗。」这叫「色难」。不必等父母亲长先开口,你就能够明白他们的意思。所以,《论语》裡面有子曰什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裡面孝悌这种德行是一个人仁德的最根本。同学们记得「本」字吗?你学过文字学,这个字你学过,你一定要告诉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板书:
教授:记得吗?
学生:记得。
教授:最根本、最重要,一切道德、一切德行以孝悌为最根本。一个人如果不从内心裡发出来,来孝养他父母,做到孝悌,甚至是一个不孝。可是他在外面与朋友,他竟然拼命拍胸脯,我是如何如何,你可要小心。要观察一个人,能从他这方面()来看,大致不差矣。如果这个人连根本都没有做好,孝悌没有做好,其他德行由此可知。所以与朋友相处,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来警惕。一个人能从孝悌开始,其他道德也就相去不远。看下一个字,「春」。
学生读诵:春(萅) chūn ㄔㄨㄣ。(甲文)(小篆)(隶书)(楷书)。春指春天。合「日」、「艸」、「屯」三字会意,「屯」指草木初生,春天阳光普照,草木得时而生长,甲文从「木」与小篆从「艸」同义。
备注:《说文》:「推也。从日、艸、屯,屯亦声。」段注:「日艸屯者,得时艸生也。屯字象艸木之初生。」
典籍所见:(1)年、岁。曹植《杂诗六首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2)春色、喜色。陆凯《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3)东方。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常用词: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四季如春。
板书:
教授:春,合「艸」、「屯」、「日」三字会意。「日」是阳光。春天来临,阳光普照,草木得时,都欣欣向荣。「屯」本身这个字,同学们看黑板,一横代表地面,代表草木的根,草木很努力的往上冒出小芽来,所以屯也有生长的意思。所以结合艸、屯、日是春天的「春」。甲文它从「木」,它不从「艸」。从艸、从木意思都是一样的。下一个字,「吏」。
学生读诵:吏 lì ㄌㄧˋ。(小篆)(隶书)(楷书)。吏,官吏。合「史」、「一」会意,官吏治事必须专心,故从「一」;又必须明法令通历史,所以从「史」。
备注:《说文》:「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
典籍所见:(1)在政府机关中处理公务的人员。《史记.滑稽传》:「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常用词:官吏,吏治,廉吏。
板书:
教授:吏,会「史」、「一」会意。「史」字我们认识,是「从又持中」。史官不管是记言、记事都要秉持中正,不可有丝毫偏颇。吏,从一、史,这是指政府做事的官吏。所以我们对这个字的说解,官吏他治事必须专一。一代表专一、专心,不可以马马虎虎,所以从一。又治事的官吏,他必须明法令通历史,所以从史。现在政府机构裡面的这些公务员,都必须经过一种考试。在台湾有考试院,这是孙中山先生他革命,他参照世界各地方,尤其是欧美的政治的体制,欧美他们是三权分立。而孙中山先生认为,我们古代中国,我们古代有一种极好的制度考试和监察,所以他引用欧美的三权,再加两个,考试与监察。五权,前面三个行政、立法、司法,然后再加刚才说两个考试、监察。这是孙中山先生他看到我们传统文化裡面考试制度、监察制度是极好的制度,所以他採用现今欧美的三权分立,又加上我们传统有的考试、监察,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
所谓的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孙中山先生真是一位伟人,那种救国救民,那麽多次的革命,始终不改他为国为民的这种目标,这一点使我们非常、非常的敬佩。由于他看出我们自古以来的这种家天下的制度会产生很多弊端,因此他就一心要革命,要建立一个理想的中国。而他五权分立,又採取欧美现在的长处,然后融合我们传统的考试与监察,是五权。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我们的上面,高高在上的还是皇帝。你看清末那样的腐败,列强可以随便鱼肉你中国,几乎要把我们整个中国分割。我们有今天,我们绝不能忘孙先生这种救国救民的精神。
说到这,我又想起太炎先生和季刚先生,他们也是救国救民为革命。太炎先生有一度在日本还跟孙中山先生一起搞革命,他也认定清政府这种太腐败了,非革命不可,一直到我太老师季刚先生。你看我的老师林先生,林景伊先生,在抗战那个时间,他也是为民族救亡工作奋不顾身,汪精卫非要抓他不可,利诱不行,枪毙三次。最后他知道再也出不了这个监狱,因此写下那首感人的正气凛然的绝命诗。我在一本,林老师过世以后,学生们为他作的一个纪念文集,裡面有林老师亲手写的自传,他的家世,又亲手写到他被汪精卫抓去他在狱中作的那首绝命诗,他亲笔写的。下次我记得我带来,如果我记得带来给同学们看看。「此心同日月,此志拟冰雪,日月长光辉,冰雪终皎洁」;最后,「但惟后死者」,因为他要去先死了,惟望后死者,「毋忘灭虏贼」,虏贼就指汉奸和日本。这是他的绝命诗。好,回到我们的课本,再看下一个字,三百三十六页,「葬」。
学生读诵:葬 zàng ㄗㄤˋ。(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葬指埋葬。合「茻」、「死」会意,「茻」指众艸;子孙不忍亲长死后曝尸于野,所以埋藏在茻中。小篆与甲文同。
备注:《说文》:「臧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者葬,厚衣之以薪。』茻亦声。」
典籍所见:(1)埋葬。陶渊明《自祭文》:「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常用词:下葬,葬礼,埋葬。
教授:同学们看金文和小篆,金文在众艸中有个人躺在那裡,小篆从死从茻,这是葬这个字它的本义。所以从这个字的构造,从茻,从死。子孙不忍亲长死后曝尸于野,所以把他藏起。葬就是藏的意思,藏起。最早是如此,也都是一片孝心的表现,渐渐坟墓有建得比较像样的,像什麽?
学生:土馒头。
教授: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裡。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我们每个人都要吃的。这是由最早是藏尸在草茻裡,已经是一种孝心的表现。渐渐觉得这个草还是不安全,就慢慢变成一个土馒头。你别小看那土馒头,那也真是子孙的孝心。所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能够慎终追远,子孙后代慢慢说到这种对先人的尊敬,民风自自然然会归于淳厚,相信吗?
学生:相信。
教授:这就是《论语》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典籍裡面引到一个陶渊明的《自祭文》,有同学读过的吗?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同学们一定会想,祭文都是人死后别人帮你作的悼念的文字,陶渊明你这老兄,你还没死你自己作什麽祭文?这篇文章还作得真好,同学们要把它摘录出来。「从老得终,奚所复恋」。等同学们把它打印出来,也给我一份,我以前很熟悉,现在脑筋不好,也忘了很多。「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这裡面看出他的洒脱。我已经活到这麽老了,我现在要死了,我还有什麽留恋,还有什麽遗憾的?「从老得终,奚所复恋」。看下一个字,「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