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七集)钟茂森博士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今天我们来讲《弟子规》最后一个部分,「馀力学文」,《论语》当中讲的是「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行什麽?《弟子规》前面的六科是我们的行门,所谓「孝、悌、谨、信、汎爱众、亲仁」,这六科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在行门有馀力,就是他还可以有精力去深入经典,就应该学文。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提升我们的境界,也就是提升我们的力行。力行和学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弟子规》裡面讲得很清楚,「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只学文,不力行,不可以,这是增长浮华。他以为学到的就是自己的境界,会自以为是,会生傲慢心,反而变得轻浮、虚伪,看不起别人,那样成什麽人?不如不学,所以学一定要力行。但力行、不学文,也不可以,一味自己在那裡行,但是没有通过学习圣贤教导,没有智慧的指导,就是闭门造车,任凭自己一己之见,反而蒙昧了正理。可能方向搞错了自己都不知到,也很危险,所以力行与学文并重。

  

《论语.雍也第六篇》有一章讲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讲的「质」是本质、质地,是讲人的孝悌忠信这些品质,如果质胜文,这个「胜」是按照多来讲,质多过文,就是学文不足。我们说,这个人没学过圣贤教导,没学过传统文化,他很老实、很厚道,但是他没学过这些礼、这些经典,就会变得野。「野」是好像野人一样,野蛮人欠缺礼貌、文采,甚至会粗鄙。

  

反过来文胜质则史,这个「史」是讲好像史官一样。在春秋时期的史官很懂得舞文弄墨,很会写东西,甚至会歪曲历史,所以他没有诚信。如果是文采胜过他的质地,这个人他表面上看来好像能言善道,知道得很多,很多的虚礼,但是他质地不行,没孝悌忠信的品质,做人刻薄,不厚道,甚至变得虚伪、浮华,这样真是更不好,文和质是要并重。所谓文质彬彬,然后才可以叫做君子。这个「彬彬」就是文和质相匹配,各半,均衡,哪样都不可以少,又有真实的品质。「文」就是言行你又要文雅,这样才是一个符合中道的君子,这要通过学习才能得来,所以孔子非常强调学文。

  

其实学文就是指导我们力行,学文的内容就是力行的内容。在《论语.学而第一》有一章讲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这裡讲,一个君子立志求道、求学,最重要是什麽?他要放下物质享受这个心,放下世间名闻利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讲求生活条件,生活上过得去就可以了。吃两餐能够裹腹,能够维持生命,居住的,能够有个地方可以休息,可以养道,足够了。什麽都不求。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呢?没有这些条件也无所谓,这是福报不够,福报不够也不会因此而退失求道、求学之心。敏于事,这是讲做事要敏捷;慎于言,是讲话要谨慎。就有道而正焉,这个是有道德、有学问的善知识、仁者,我们要亲近他,向他学习,求他指正自己,自己有过错,他可以帮助我们改正,「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个就叫做好学。以上所讲的五个方面: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你统统做到,才可以叫做好学。从这裡看,好学原来也是力行。

  

在孔子弟子裡面,唯有颜回可以讲是好学,因为他真正做到这五个方面。他确实生活条件非常贫困,所谓箪食、瓢饮、居陋巷,但是他能够不改其乐,能够认真求学,不离开老师。甚至他讲「子在,回何敢死?」老师还在,我就不敢死,我要追随老师学习。未成道之前,绝对不可以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一定会半途而废。颜回为我们做好的榜样,他真正是孔子的得道弟子。

  

孔子又讲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个也是讲好学。讲了三条,第一个是默而识之,这个「识」是讲记,记在心裡面,圣贤的教导我们记在心裡面。记在心裡面就叫做好学吗?当然不是,只是记在心上,你记忆力很强,这个只叫做记问之学,孔子讲不可以为人师。这个默而识之和记问之学有什麽不一样?最关键你是有个「默」字,如果只是识之,你记得很多,你有很多知识,那个不可以为人师。为什麽?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多未必是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需要知识多,有智慧是能够解决问题,事情一来他就知道怎样做,知识不可以,有知识解决不了问题。好像现在地球环境那麽多污染,科学家那麽多知识,他们能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有智慧就解决得到。这裡讲的默而识之,他这个「默」是默然不动,是寂默的意思,是讲我们的心安住不动,不起心不动念,专注,没有其他妄念,这个是默。专注在道上,止于道,心就定,有定就能够开智慧。所以圣贤的教诲一出现,我一接触到,马上就止住了,而且还变成自己的境界,你转凡成圣。转凡成圣一点点来,一点点的转,学一点转一点,是这样默而识之。当然要不断的学,学而不厌,不能够厌倦,不能够退心,所谓学海无涯,一直学下去,直至达到圣贤境界。

  

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怎样?有同学在一起,甚至有学生跟你学习,你能够诲人不倦。「诲」是教人,将你所学的心得跟别人分享,使到大家一起来同入圣贤之道,这是个欢喜的事情。自己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是修智慧,诲人不倦是修福报,福慧双修。如果自己学了不肯教人,他就不慈悲,就没福了,所以诲人不倦叫做法供养。我们现在每天就是按照孔子教导来做,天天学习圣贤教诲,我从辞职之后到现在五年了,这五年基本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不敢说去为人师,不敢说教导别人,我是跟别人分享,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供养给大众,请大众来批评指正,这个我没厌倦过,学得很欢喜。

  

到最后孔子说,何有于我哉?表面上看孔子很谦虚,说我这三条都没做到。其实这个何有于我哉的意思很深,孔子做到这三条了,不是没做到。做到了,故意谦虚也不对,讲话要讲真实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他这个何有于我哉,不是说自己没做到这三条,正是做到这三条了,所以他能够全然忘我,他入境界了,到了无我的境界。你到了这个境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你也忘我了。还有一念想到我,你没有默而识之,你的心不定,学而不厌也做不到。为什麽?「我这个身体学得很累,休息一下,学了五年,算了,停一年再说」,你就不可以,更加不可能诲人不倦,因为有我,无我就无倦。谁疲倦?我都没有了,所以这个境界是入了无我的境界,入了这个境界有什麽好处?得到法喜,法喜充满。

  

你看,「学而篇第一」裡面第一章就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说」是通竖心旁喜悦的悦,孔子非常喜悦。为什麽他喜悦?因为他学习圣贤的教导,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习」,「习」就是实习、实践,学以致用,学了是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才能够得喜悦,这个就不是知识,这个变成自己的境界。还要时习之,「时」就是时时,无时无刻都在学习,这样喜悦就一直保持下去,这是你学习圣贤之道的受用,这种受用正是推动你学而不倦的动力。

  

这句话我们从小读到大,但是对这个喜悦没有体验,原因在哪裡?因为学了没去实习,没做、没力行。学文要去力行你才有喜悦。到现在觉得真有喜悦了,说明现在确实在做,不做得不到喜悦。你有这个受用,慢慢大家就知道,你学得很好,你看你没有烦恼,能够常生智慧,常生欢喜心,大家对你愈来愈尊敬。甚至有朋自远方来,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来做什麽?向你求教,跟你学习。当然这是个快乐的事情,有同参道友,有这些良师益友在一起,这是增长自己的道德学问。曾子讲「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我们一起学文学经典,这就是以文会友。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辅助我们力行,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仁,这是有人知道你的时候,跟你学习你很喜欢。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6月3日21:11: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73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