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 (第十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10
《大智度论》第十卷:
在这一卷里面,一开头是解释《摩诃般若经》中的「初品十方诸佛菩萨」之余,紧接着前面一卷未尽的意思。
【佛有三密。身密、语密、意密。】
这一段也是佛学常识,解释的文第二页第六行。
第四页,指示我们常随佛学,在问答里面:
【问曰。若诸佛持戒禅定智慧度人皆等。是普明菩萨何以欲来见释迦牟尼佛。答曰。诸菩萨常欲见佛无厌足。听法无厌足。见诸菩萨僧无厌足。诸菩萨于世间法皆以厌患。于上三事心无厌足。】
这段是菩萨示现一个榜样,教给我们如何去常随佛学。这里面意思非常深广,我们要细心去揣摩。
向下这就解释三昧自在,这段也是非常的重要,在第五页:
【问曰。如佛一人。一切三昧中得自在。何以言菩萨亦一切三昧中得自在。】
这地方何谓三昧自在,以及菩萨云何证得,下面都有解释。
第七面的经文:
经【佛告普明。欲往随意。宜知是时。】
这是『普明』菩萨,他是宝积佛的学生,他很想到娑婆世界来看看释迦牟尼佛。上面这个『佛』字是宝积佛,就是他的本师佛告诉普明说,你要想去,『欲往随意』,随你的意思,你可以去。『宜知是时』,这两句话重要的就是知时,什么时候应该去、什么时候不应该去,因为时节因缘要是恰当,利益就非常多。时节因缘,我们怎么晓得什么时候是时、什么时候非时?我们很难晓得。当然证了高位的菩萨果位他是知道的,现在我们是在凡夫地,不要说菩萨阶位我们没有证得,我们就是连一个初果的声闻也不够格。什么是是时、什么是非时,对我们来讲太难了。虽然很难,不是没法子,我们也有办法知道时、非时,这是相当高的聪明智慧。
如何才能够得知?佛法中说,只要我们一心向道,对于时节因缘要能够随顺,这叫知时。心住在道上、住在法上,前头都有诸佛菩萨护法神给我们安排好了,我们自己一点也不必操心,这叫知时。凡事成熟必有时节因缘,因此对于身外之物,乃至一切法,绝不用攀缘心去分别、去追求,这就叫知时。世间法里面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既然前都定了,那你安心就好了,何必还要盲目的追求?诸位读读《了凡四训》,那是凡夫的知时,他懂得时节因缘。云谷大师给他开导之后,他觉悟了,命运原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可以改造命运、可以创造命运。所以只要一昧向至善的方向去精进,只顾耕耘莫问收获,这叫做知时,像这样的知时我们做得到。知时之人于自己有大利益,于众生也有大利益。龙树菩萨在这段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希望诸位要好好的去研究。第八页:
【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这句话很重要,三世诸佛都要师法『诸法实相』,那我们修学佛法的目标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不问也应该可以想象得到。大乘佛法无论是哪一宗派、哪一个法门,终极的目的都是要证得「实相」,诸佛菩萨已经证得实相,教化一切众生也是诱导一切众生证入实相,所谓开示悟入,悟的是实相,入的还是实相,以实相为师,以实相为一切众生之师,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古大德判设一代时教,大乘经的经体就是以实相为体,小乘经的经体是以三法印为体。大乘是以实相为体,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我们修学大乘的大方向。
【修诸功德。常行诸善。不但求报。敬功德故。而作供养。】
第九页:
【为教弟子作功德故。而作供养。】
这段是解释经文里面,宝积佛以千叶金色莲花交给普明菩萨,也就是普明菩萨要见释迦牟尼佛,宝积佛把莲花叫普明菩萨带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就是代表他供养,向释迦牟尼佛致敬,也就是送一点礼物给释迦牟尼佛。这地方对初学人免不了要有一点疑问,佛自己的福德已经圆满,他再不求福报了,为什么还要供养别的佛?下面有很长一段文来解释,解释里面这两点是很重要的,第一点是佛敬重功德,所以示现的要修供养。成了佛,佛还要修供养,可见得十大愿王里面广修供养,不但是在因地我们要广修供养,就是到究竟的果位成了佛,成了佛还是广修供养,这是为了尊重功德故。另一个重要的意思就是教诫弟子,如果佛只教学生要修供养,自己不供养,学生就怀疑了,你教我们天天要供养,你看你自己都不修供养,学生一定有疑,一定有障碍。所以佛不但有言教,而且自身给大家做一个榜样,自身就修供养。第十六页:
【佛法无大无小无内无外。一切皆得修行。譬如服药。以除病为主。不择贵贱大小。】
这几句话是说明一切众生之类皆有佛性,皆可以学佛,皆应当作佛。所以在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是真正的平等,唯有在平等法里面,才能够见到大乘佛法真正的精神之所在。不但能够体会到这一层深义,而且能够成就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今学佛所以遇到重重的障碍,原因实在是于一切法里面起无量的分别。这地方讲『无大无小』,最容易为我们分别执着的,佛法大乘小乘、内道外道,哪一个学佛的人都有这种执着,都有这种分别,这个分别执着就是障碍。对自己,自己以为自己是大乘佛法,在大乘起了骄傲,对于小乘自然就生起贡高我慢,小视了小乘人;我们自己学佛了,佛法是内学,又高人一等,对一些外道又瞧不起了,而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法,我们学佛了是我们因缘好遇到缘。小乘也遇到佛缘,遇到小乘,没有遇到菩萨法缘,不是他不能作菩萨,不是他不能成佛;外道是遇天神鬼神,遇到邪缘,没有遇到正法之缘。
不但外道的信徒我们不能够以差别心去看他,外道所侍奉的诸神,我们也不能用分别心去看他。为什么?他也是众生。既然是众生,他当然有佛性;既有佛性,当然可以学佛,当然可以成佛。我们今天要是讽刺他、毁谤他,说不定那个神一转身他的根性比我们猛利,他来生一学佛他就成佛了,将来我们跟他学,这个缘还攀不上!所以我们应当以平等心看一切法,这样才如法。佛法里面纵然讲种种分别,他那个种种分别是建立在无分别的基础上,那就是说在法相上应该要分别,为什么?便于言说,便于理解。法相上再不分别,那跟白痴就没有两样了。法相上要分别,法性上决定没有分别,体是一个,相有千千万万种,同时还要晓得相与体是一不是二。所以分别即是不分别,不分别当中建立分别,我们要了解这一层的意思才能够看得懂大乘的经论,能看得出它的味道。
在第十九页注解里面有解释「一面立」的仪规,这是属于普通的礼节,而在经文里面,普明菩萨见了释迦牟尼佛,前面一段是致敬行礼,此地是白佛言:
【白佛言。宝积如来致问世尊。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又以此千叶金色莲华。供养世尊。】
这是向长者请安问讯之词,我们应当要学习。在请安问候的时候,现在都不大作兴了,现在人一开口见面问「你这一向可好?」就这么样问法,意思还是有,「你这一向很好吗?」在从前佛门里面问讯,一定是『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都是问这些话。现在虽然不作兴说这些话,可是意思要懂得。现在如果我们这样问,也许人家听了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我们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随俗,可是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就是问好,好里面也包括这些意思在。佛法里面这几句问话,它实在含有很多意思在,第二十页向下都是解释这个词义。
【问曰。宝积佛一切智。何以方问讯释迦牟尼佛。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安乐不。】
为什么还要问这些话?下面注解很长,同修们自己去研究。
【复次。佛虽一切智。随世界法。世人问讯。佛亦问讯。佛人中生。】
就是示现在人中。
【受人法。】
就是一切众人所行之法,佛都得要遵守。
【寒热生死与人等。】
既然是示现在人道,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与常人无异,因此:
【问讯法亦应等。】
也应该是相同的。这就是解释诸佛菩萨如果到人道来度众生,示现人身一定是随俗,不坏世间法相。由前面这段的问答,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这也是教给我们行菩萨道的人,一定要知道入境随俗。如果入境不随俗就度不了众生,你要想行菩萨道,那就障碍重重。要随俗会不会有困难?譬如我们中国出家人吃素的,外国这些出家人到中国来,我们用素席招待他,他吃得也是津津有味;我们要是到外国,外国和尚们是吃荤的,试问问怎么办?问题来了,我过去跟道安法师一道到国外的时候,团体也不小,很大。道安法师给我讲,他去国外旅行过好多次,也带了有些年轻的出家人,回来之后人家对老和尚批评,老和尚在国外开荤吃肉。他们自己到了外国,都有荤菜,没有人给你预备怎么办?不吃菜,就吃面包,天天吃面包喝开水,也非常的困难。老和尚吃的什么?肉边菜,所以大家都说他破了戒、开了荤。老和尚告诉我,入境一定要随俗,为什么吃肉边菜而不吃肉?不吃肉几十年,养成习惯了,不是不愿意吃,而是吃不下去。他说我要能吃得下去,我也大块大块的吃,吃不习惯。外国的风俗习惯跟我们不同,我们要跟人家不一样,人家看到我们就是怪怪的,没有法子接受。所以菩萨法,就是四摄法,的确不容易。四摄法里面,布施、爱语、利行还比较容易,顶难的就是同事,同事就是跟他一样,就是入境随俗,这才能够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总而言之一句话,菩萨法,菩萨所在之处要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你要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第一个就不要叫众生为你麻烦,这是顶重要的一个原则。那个国家的人都吃荤,你一个人吃素,他要单独为你做,麻烦透了,真不好接待。
这个道理诸位要懂得了,在家居士学佛你那个家里人多,只有你一个人学佛,你们家里人都没学佛都吃荤的,你一个人要吃素,叫家里人为你一个人做素菜,你不是找人家的麻烦吗?你不能叫家里人生欢喜心,叫家里人个个都讨厌你,看到你阴阳怪气的,他怎么能接受佛法?所以诸位要懂这个道理,在家庭一定要随家里面的大众。在寺院里面,你就是学佛了,学了佛你要是很喜欢吃肉食,素菜吃不惯,但是你到了寺庙里,你不能说我吃荤的,你要给我弄两个荤菜,这也是找人家的麻烦,也要随俗。这算不算是破戒犯斋?给诸位说,不算,为什么不算?并不是你有意的,你是无心的,你是恒顺众生,这叫随喜功德,不叫破斋、不叫犯戒。所以有许多人对戒律的精神、佛制戒的意义不明了,往往都死在戒条之下。那个戒条本来是活活泼泼、八面玲珑的,怎么可以死在里面?一个戒律清净的人,什么样场合他都可以去。菩萨戒比比丘戒清净得多,比丘是身清净,心未必清净,菩萨是身心都清净,而菩萨无处不现身。这是大乘经,这是大乘境界,我们应该要晓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