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此经一心不乱,即是实相,即是真如。】
可见得这部经非常契合大乘法印。这部经最重要的就是讲一心不乱,一心就是真如、实相。
疏【则合前二种,会归一心,而为教体。】
由此可知,我们这部经也是以『一心』为教体。这就讲得有相当的深度,我们对这个经才真正能产生坚定的信心,这个法门难信之法,实实在在的难信。我们费这么多的力气、费这么多的时间详细的来探讨,无非是建立信心而已。有信、有愿就决定往生,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品位高下在于持名之深浅,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这个信愿很不容易建立。
◎【四、无碍】
玄义【无碍者,心境理事,本自交彻,境及事者,是名随相,心者为识,理者归性,具交彻故。】
『无碍』,前面讲的「随相、唯识、归性」是一而三、三而一,圆融无碍。执着一样就变成事事都有障碍,一切都不执着就没有障碍了。前面一层一层说,是由浅而深,「随相」浅,「唯识」就深一层,「归性」是又深一层了,这是次第,不能圆融,不能圆融你就不能契入,俗话说:你就不能证得。讲,你也会讲,可是你自己得不到受用,不能入这个境界,这就是不能圆融。可是这一门,那就不能少了,要把前面所说的,由浅到深整个圆融起来,圆融无碍。
『心境』,心就是前面讲的唯识、归性;境,就是随相。理,是归性;事,是随相,『本自交彻』,换句话说,心中有境,境中有心,心境不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我们讲堂这么大,这不算很大,每个角落我们都看得很清楚,我们能见的是心,我心有没有到那个角落呢?不到那个角落,那个角落我们怎么会看见呢?到了!所以境里头有心,心里头有境,本来就是交彻的。我的见性不到那个地方,怎么会见得到?我的闻性不到那个地方,怎么听得到?佛给我们说,见闻觉知,六根的根性本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原本有这么大的能力,现在这个能力失掉了。怎么失掉?迷失了,不是真正失掉。所以我们今天六根根性不是不起作用,起作用范围小了,不能是尽虚空遍法界自在的受用。佛这一切的教学无非是教我们恢复自性,也就恢复六根本能的作用,如此而已,这是佛法教学的目标。
所以是「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事外无理、理外无事」。任何一桩事情都有道理的,任何一个理论都有事相,确确实实是交彻的,圆融交彻。底下就说明这个道理,一桩一桩给我们指出来。「境、事」,这叫随相;「心」是唯识,「理」是归性,全是互相交彻。《华严经》特别显示这个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显示出这个真正的境界来。我们再看注解:
疏【交彻者,以一心原有真如生灭二门。真如即是生灭,故理不碍事境心;生灭即是真如,故事境心不碍理。】
这一段出自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实在说,人只有迷悟两种。迷了这个法界就是生灭门,迷了,你不管看哪一法都是有生有灭。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这都是生灭法。生灭法是什么?迷了这个境界。因为迷了的时候,你这个心就是个生灭心,生灭心看外面境界统统是生灭法,就这么回事情。这就是佛给我们说的,「无明不觉生三细」,无明就是迷,迷了以后就有三细相出现,三细相是无明业相、转相、境界相,这都是唯识里头所说的,这叫三细相。这是阿赖耶识里面的,我们一般人没有办法见到,阿罗汉跟一般菩萨都见不到。佛在经上说,八地菩萨才见到三细相,所以见到三细相,就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你要是见不到它,你怎么转?见到了就可以转,就是破迷开悟了。见都见不到,迷在哪里都不晓得,你怎么能破迷?所以这是很深很深的功夫。
三细为缘长六粗,六粗境界这就变世界、宇宙森罗万象,佛法里面讲,就变十法界了,这叫「流转门」。如果一下觉悟了,从六粗回到三细,从三细归到一真法界,这就还原了,还原的时候叫「还灭门」。
迷的时候,「妄生真灭」。实在讲这个妄生不难懂,你要是坐在这里坐一会儿,向内去观照,你就会发觉到你有很多的妄想,止都止不住,这就是妄生,迷的时候妄生,生妄想,一天到晚在打妄想,所以真的就见不到,只见到妄想,妄念纷飞,这是迷。悟的时候,这个现象反过来,真生妄灭,这里头境界很微细。有的人什么妄想也没有,没有妄想怎么样呢?打瞌睡,睡着了。这是不是觉悟?不是的,给诸位说,这叫无明。凡夫麻烦,他不是堕落在妄想里就是掉在无明里,这都是不觉,都是生灭。
真正觉悟的人,他没有妄想,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精神饱满,不打瞌睡。再跟诸位说,他不要睡觉。经上说「财色名食睡」,这是五盖,五种烦恼,本性里头没有的。真正觉悟的人,他不要吃饭,他不要睡觉,他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这是真正觉悟人。我们今天还要吃饭、还要睡觉,就是没觉悟。阿罗汉七天吃一餐,他就够了,辟支佛半个月吃一餐。功夫愈高的人吃的愈少,一天吃好几餐,一餐吃好多,这不行,没功夫。可是诸位要记住,你听了这个话说,我尽量少吃,表示自己有功夫。到不了半个月、一个月,身体出毛病,那就糟了,这是大错特错。没有功夫,你这个体力需要消耗那么多,你就要补充那么多。像现在开车一样,有省油的车、耗油的车,耗油的车,你不加满,它跑不动了。那个有功夫的人就好比省油的车,觉悟的;迷惑颠倒的好比耗油的车,你非加油不可,这是不可以勉强的。这些事情,我这两天在看季圣一居士《四十二章经》注解,他说了很多话,真是合情合理。我们现在这一代许多修行人所犯的毛病,他都指点出来了。这个注解很好,应当好好的来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