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见浊,你有相当程度的定功,你就把它转过来。烦恼浊,一定要智慧开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它才能断尽。所以断思惑比断见惑难!
《华严经》上有一首偈,说「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这首偈我们讲过。如果我们真正知道一切诸法就是一念自性,知道一切众生皆是宿世善友,同一佛性,这就叫入佛知见,这就叫明心见性,这就叫见性成佛,你的烦恼习气连根都转变过来了。所以修行修什么?我要说个俗话大家听了很好懂,你很容易明了:把贫穷修正为富贵,把愚痴修正为聪明智慧,把病苦修正为健康长寿,这个你懂吧!真的,确实是这么回事情。你要真的搞明了,这个学问你要不要学,这个方法你想不想得到?你要得到了,你有大利益!
我们想拥有财富,拥有无量无边的财富,像诸佛菩萨一样,可不可能?佛菩萨给我们肯定答覆:你本来就有!你的财富无量无边,遍法界虚空界。为什么现在变的这么贫穷?那是你迷失了能变能现的自性,才变得这么可怜。诸佛与法身菩萨看你,你很富足,家财亿万!你今天贫穷像个乞丐一样,你真可怜!真可怜这一句话意味很长,你不是真的贫穷到这个地步,真的贫穷到这个地步,不能跟你说这个话。你的家财亿万,你今天却捧着碗在外面讨饭吃,这不就是可怜悯者,怎么糊涂到这种程度!亿万家财在哪里?性德,自性。
大乘经上佛常讲的,自性有无量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能,究竟圆满的相好,你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净土经里面讲的阿弥陀佛,《华严经》里面讲的毘卢遮那如来,一切众生跟他们都完全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家在哪里?在华藏、在极乐。华藏、极乐是我们的家!我们现在也没有离开家,只是迷了,不知道那是我们的家,不知道那是我们自己的财富,所以才起贪瞋痴慢疑。
在迷失之中,我们要想过富裕一点的生活,幸福一点的生活,就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明心见性,还觉悟不过来,这个时候怎么办?佛教给我们「行」!你好好的修,你的修德跟性德相应,你所求的就现前了。我要求财富,财富的因是舍财。诸位要记住总的原则,「舍得」,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现在世间一般人也都说:你舍得吗?其实舍是因,得是果。舍财得财,舍福得福,舍就是布施!
我们要想得财富,修财布施;你要想得聪明智慧,修法布施;你要得健康长寿,修无畏布施。无畏布施是救苦救难,看到一切众生有苦难,我们全心全力去帮助他,这种做法果报就是健康长寿。佛在经典教导我们的,我们要能体会,要能明了,要落实在我们的生活行为之中。常常把佛的教诲放在心上,念念不忘,遇到有机会就要认真努力去做。财要散,散它就有聚,聚了还要散,聚、散永远在循环,永远在转变,愈聚愈多,愈散愈多。这个样子永无止尽,与性德就相应。自性里面本具的德相自然就现前,就这么个道理。
烦恼浊第二个是「瞋」,瞋恚,「不能忍辱,不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我在讲经的时候常常说,这三种是最严重的病毒,内有三毒,外面才会受病毒的感染。内里头要没有三毒,外面的毒害再严重也不会感染,这个道理要懂,这是事实真相。佛又告诉我们,悭贪是饿鬼道的业因,悭贪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这三种行业是三恶道根本的业因。也就是说堕三恶道条件很多,这是第一个条件,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如果把内心里面这三毒拔除,你就决定不堕三恶道。
瞋恚尤其重要,中国古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世出世间的事情,大事要大的忍耐,小事要小忍。不能忍,这个人世出世法都不可能有成就。我们细心观察我们周边的这些人物,这个人有很大的耐心,能够忍辱,他会有大成就。他要什么都不能忍,我们知道,世出世法他一无所成。为什么?他没有耐心,一般讲禁不起考验,他很难成就。佛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说了一句话,他说「一切法得成于忍」。我们要办事要用人,用人很重要,用人你要观察这个人,可不可以重用他,你就观察贪瞋痴这三个字。如果他无贪、无瞋、无痴,这个人可以重用。这个人悭贪没有断,瞋恚心很重,不能忍辱,这种人就不能重用。你要重用,他一定会坏事、会误事。知人、善用人,是大学问!
不能忍辱,他不了解,佛经上讲的「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所以功德不容易修,这个话我讲过很多遍。这几十年在讲台上常常提醒同学们,决定不能有瞋恚,有瞋恚对别人伤害很小,对自己伤害太大太大了。为什么?把自己所修功德全部毁掉了。佛在经上比喻,你所修的功德,就像你自己造林一样。你看看如果你要造林,你要用多少心血,用多少时间来培养这些树苗长成大树,这块土地变成森林,谈何容易!但是一把火就把这整个森林烧毁掉了。
这些事情我们在现在信息里面常常听到,某个地方大火烧山,千百年的森林一把火烧完了。佛用这个来做比喻,我们修功德很不容易,一发脾气,功德完了。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是功德。一发脾气戒定慧都没有了,全完了。修行人最怕的就是瞋恚,功夫也就在这个地方锻鍊。顺境不起贪恋,逆境不起瞋恚,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能保持平常心,这人功德成就了。
《维摩经》上说「平常心是道」,不是小道,是大道!就是我们讲的清净平等心。诸位想想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贪瞋痴慢疑这五个字碰到一个,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统统没有了,一个都不能碰!这五条,我们常讲这五条是真心,是大菩提心,常常要保持着。我念念都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决定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那是我的真心。我现在迷失了真心,现在要恢复我自己真心,恢复要念兹在兹,念念不忘,念念不离。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我能保持我的真心,保持我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决定不能够落在贪瞋痴慢疑上,常常提高警觉。
刚刚学佛的人,刚刚用功的人,总是觉的时候少,迷的时候多。古人告诉我们说得很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迷!不怕迷起来,怕的是觉太迟了。譬如说我们遇到顺境善缘,心里一欢喜了,立刻觉悟:欢喜可以,不能贪恋!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把这个句子念几遍。《金刚经》上还有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念几句心就平了,可以欢喜,不可以有贪恋。遇到逆境恶缘,瞋恚心生起来了,也马上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平气和。你才能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才能保持!能保持就是佛菩萨。不能保持,心里面贪瞋痴慢疑生起来,这是凡夫。
贪瞋痴慢疑是六道的根本,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里变现出来的,贪瞋痴慢疑变现出六道轮回。如果把贪瞋痴慢疑转过来,转成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六道了。不但超越六道,还超越十法界,你就到哪里去?你到极乐世界去,到华藏世界去,到一真法界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