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9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集)  2014/3/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009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五十四页,倒数第四行:

 

节录跟注解完全相同。「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毫无保留,故名称性」。性是自性、是本性。中国古人告诉我们本性本善,把这句话写在童蒙教科书第一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赞叹,是太好、太圆满了,没有一丝毫的缺陷。佛经上所说的,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称之为自性。自性能生万法,它是万法的本体,一切法都不能离开它,包括虚空,如果离开它,虚空也不存在。我们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电视的屏幕,一切画面的载体,如果没有屏幕,一切画面都不能出现。这个画面好比是自性所变现出来的,能变现的是自性的本体,本体什么也不是,在净宗叫它做常寂光。本体就是自性,它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所以我们的六根缘不到。它要是物质现象,我们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可以缘到;要是精神现象,我们的思想能够想得到。它什么都不是,它在我们面前,我们茫然无知,完全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现的相,就是能生的万法,我们很具体的见到了,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科学家把它分为三大类。佛教化众生也是分三大类,佛叫它做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自然现象;转相就是念头,精神现象;第三个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名称不一样,说的都是一桩事情。

 

如来的大乘教全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和盘托出。我们接待客人,连盘子都端出来了,这就是什么?我统统托出了,没有保留,毫无保留,这叫和盘托出。如来亲证的是什么样子,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没有保留,所谓叫称性极谈。「一切含灵」是众生,含灵,灵是智慧、灵是感触,那就是指现象里面的动物。动物有明显的感觉,植物有没有?有,矿物有没有?也有。真的,植物里头有树神、有花神、有草木神,一点都不假;矿物里头有,有山神、有土地神。在佛法里面,特别是《华严经》给我们说得非常仔细、非常清楚。「皆因此而得度」,因此净宗法门,信愿持名,因这个法而得度。这个得度就是了脱生死,超越十法界,回归自性。从自性流露出来,最后还归自性。中国人所说的,落叶归根,这句话的意味深长、深广没有边际。所以这一部经,这一句佛号,实实在在是「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峰是山峰,顶级,再没有比它高的了。这部经是诸佛如来称性中登峰造极之谈,信愿持名是诸佛如来称性中登峰造极之教,所以说「称性极谈」。这是判定这部经在一切经里面,它是什么样的地位,完全为我们显示出来了。我们这些同修有福,在一切经里面,你怎么会遇到这一部?好像你中了特奖一样,第一奖,不是第二、第三。如果能够掌握住,这一生决定作佛去了。

 

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一段,就知道自己有分。下面给我们讲的,「三根普被,圣凡齐收」。「彻上,则如普贤、文殊尚发愿求生极乐」。我是在学《华严》看到这段经文,对净宗真正生起信仰,真正生起求愿往生的念头。「彻下,则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上自文殊、普贤,下到五逆十恶,包括我在其中,我不在其外,这些人都能往生,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

 

我们看看黄念老的注解,他说「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世尊故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八万四千不多,所以这不是数目字,数目字很有限。代表什么?代表无量无边无尽的法门,八万四千是这个意思,是表法的。众生根器千差万别,不止八万四千,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办法广应群机,所以八万四千是表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这就能讲通了。《华严》用十表无量,《弥陀经》用七代表无量,都不是数目字。

 

「《华严》圆教专接上上根人」。我初接触佛教,方东美先生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他告诉我,《华严经》是圆满的哲学概论,内容包括全部的佛教,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全在其中,一法不漏,专接上上根人。能不能三根普被?如果不能三根普被,那《华严》的价值就有限,真的它三根普被。何以见得?《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就圆满了!普贤菩萨用什么导归极乐?用一句佛号。何以见得?我们看到吉祥云比丘,五十三参第一参,第一个善知识,他修的是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五十三参第一参。第一是什么意思?叫先入为主。主修的经典一定是摆在第一、摆在最后,果然如是,五十三参第一是念佛求生净土;最后第五十三,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看一头一尾,不就清楚了!

 

我们再往下看,「智慧如舍利弗」。世尊学生当中,舍利弗智慧第一,神通,目犍连第一。「于佛声闻弟子中均称第一,但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况是下于此者,故云下根绝分」。下根没分,佛对下根的人不讲《华严》,《华严》对上上根人说的。但是佛也没有把下下根人放弃,讲《无量寿经》那是普度,无论什么根机全包括在其中。

 

「至于小始诸教,乃接权小之机」。华严五教,小始终顿圆,前面这两种,小教、始教好比是小学,佛办大学、办研究所,同时也办了小学,这是接权小之机,权是方便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对于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亦不应机」,这说得很清楚。「唯本经之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佛说这部经,这部经说过很多遍,不是一遍。所以在当时结集经藏的时候,就有不同的版本,流传到中国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版本,梅光羲老居士序文里头介绍得很清楚。多次宣说,说明它不是普通的经典。普通一般经典,包括《华严》、《法华》,佛只说一次,没有说第二次,唯独《无量寿经》多次宣说,这是佛度众生的心太切了。在这个地方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来的本怀,他的本愿是要度尽一切众生,帮助众生圆满成佛,这是佛的本怀。必须要有一个法门,一切不同的根性、千差万别的根性统统得度,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信愿持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2月10日09:33: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986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