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集) 2014/3/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00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百五十三页,倒数第六行,从当中看起:
「由此言之」,从这儿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华严经》的兴起是百万阿僧祇因缘,《华严》讲缘生,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法不是因缘生,这是《华严》。「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法华经》兴起是一大事因缘。《法华经》讲性具,《华严》讲缘起,性具是讲自性,自性的本身,缘起是自性遇缘起用,这两部大经都属于圆教一乘。「亦唯为此法之由序」,这两部大经也只是《无量寿经》的由序而已。换句话说,圣教三分,一切经典,古大德把它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在一代时教里头,《华严》跟《法华》都是序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这个说法很难得,把《无量寿经》提升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无量寿经》是第一,在《华严》、《法华》之上。说出这部经的价值,也说出这个法门的重要,是不是真的?后面有句话说,「《华严》经末」。这边还有一句,我从这儿接下去念,「盖谓《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这个两句话是黄念祖老居士写在这里,也是祖师大德的意思,不是他的发明,古人就有这个说法。本经是《无量寿经》,正是一大藏教,那就是《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没有一样不回归净土。
下面举例子,《华严经》的后面,「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这就是证明,《华严》最后回归净土。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文殊、普贤证得究竟圆满,是用什么法门?信愿持名往生净土。我是看到这段经文,才皈依净土,没有看到这段经文之前,我对于净土尊重,没有发心想学,总以为《华严》、《法华》殊胜,学习这些大经大论。讲《华严》讲了四千多个小时,讲得是津津有味,你要问我得不得受用?没有真正得受用。这是什么原因?用现在话来说,早年学的是知识,佛教的知识,没有开悟。没开悟不算成就,比不上净土。净土念这句佛号,信愿持名真实功德,只要发心求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华严》不行,没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算成就,你就晓得谈何容易。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段,这一段跟注解里头说的完全相同,我们翻过来看注解。「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念老在此地用旃檀香,我们一般讲的檀香,用这个来做比喻。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全都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就像旃檀(檀香)一样,每一片都香。用这个比喻圣教法法圆顿,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每一部经、每一个法门都是圆顿大法,没有高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在黄梅八个月。到黄梅去参五祖,见面的时候,五祖问他的家庭生活状况,知道他是个樵夫,在山上砍柴,挑到城市里面去卖,这种生活很辛苦。问他,到黄梅来想求什么?一般人上庙都求升官发财,都求好运。五祖问他,你来到这里想求什么?能大师回答他,我到这里来只想作佛。大概五祖忍和尚一生也没有遇到这么样一个人,他到庙里来是想作佛的。
来作佛就要帮助他成佛,稀有的因缘。用什么法子帮他?还是他的老本行,分配他到柴房里面去破柴舂米,他在黄梅八个月,就干这一桩事情。从《坛经》上的记载,我们知道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他所以能成佛的本分。我们不能成就,不老实、不听话、不肯真干,所以学佛学一辈子还是凡夫,念佛不能往生。那你有没有想到,惠能大师行,破柴、舂米是无上法门,他破了八个月,舂了八个月,他开悟了。这是说哪一法不是佛法?破柴这一法是圆顿法,舂米这个法也是圆顿法,惠能大师干出来给我们看到的。所以,宗门大德常说「会么」,你会不会?会,哪一法不是佛法?舂米、破柴都是佛法;不会,《华严》、《法华》、《无量寿》摆在面前也不是佛法。为什么?你开不了悟,你顶多在这里学一点佛学常识,对于戒定慧三学毫不相干。
能大师每天破柴、舂米,里面都是戒定慧三学,我们不会,人家会。八个月成功了,惠能大师知道,五祖忍和尚知道,除这两个人之外,黄梅道场没有一个人知道。五祖忍和尚判断八个月大概熟了,根熟了,根熟了就可以传法了。于是宣布传法,公开的,每个人作一首偈子来看,果然明心见性,衣钵传给他,做为第六代祖。这《坛经》上记得很清楚。三天没有人呈偈,因为大众心里有数,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大师,怎么可能是别人?所以大家也就省事了,别写了,第六代祖就是神秀。神秀大师被逼着没办法,不能不写,写了又怕五祖批评。最后逼着,不敢送给五祖,写一首偈子贴在墙壁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神秀大师写的。五祖看到了赞叹,不错,让寺院里大众依照这个偈子修行,让大家对这首偈顶礼膜拜,这是重法、重道,没说什么话。召见神秀,问他,是不是你写的?他说是的。五祖就告诉他,没有见性,再过几天你再写一首给我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