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 悟道法师主讲 (第十七集) 2016/10/2 英国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14-007-0017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4/WD14-007/WD14-007-0017.mp4
《地藏菩萨本愿经》。诸位同修,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三十七页,从第二行第三句经文看起: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我们上节课学习到这一段。这一段经文,这是讲另外又有一位地藏菩萨的事蹟,就是发同样的愿,众生度尽自己才要成佛;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度,自己还是在菩萨的位置,就不成佛,发这样的愿成就了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教化的众生,他的学生很多都已经成佛了,老师还是在菩萨的位置。实际上地藏菩萨他早就成佛了,只是他没有示现成佛,没有示现,因为众生还没有度尽,是表这个意思。上面经文讲两个国王,其中有一个国王,发愿早一点成佛早一点来度众生;另外一个国王,发愿他要先度众生,都把众生度到成佛,他才要成佛。发愿先度罪苦众生度到成佛这位国王,后来成就了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举出四个代表,第一个是长者子,他发愿也是要把众生都度到成佛,发了这个愿,后来成就了就成为地藏菩萨。第二位,婆罗门女,她母亲堕在地狱里面,为她母亲发愿,要把十方世界所有地狱众生都度尽,都成佛了,她才要成佛。第三位就是这两个小国王当中的一位。这里的光目女就是第四个。所以这部经举出四个代表地藏菩萨,从举出这些代表(举了四个),我们就知道地藏菩萨不是只有一个人,而且非常多。你看前面「分身集会品」,那么多的地藏菩萨。凡是发众生度尽方成佛道,发这样的愿修学成就了,那就叫地藏菩萨,所以地藏菩萨很多,不是只有一个人。
这段经文就是佛再给我们举出一个代表,这一位是光目女。光目女也跟婆罗门女一样的,是为了帮助她的母亲脱离地狱,这是又有一位地藏菩萨。『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这个都是很长远的时间。这尊佛的佛号,他的名号叫『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他住世的时候众生的寿命四十劫,也非常长,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众生福报都很大,福报大,寿命长。『像法之中,有一罗汉』。我们上午跟大家简单说明了,每一尊佛示现在十方世界度化众生都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正法时期;第二个,像法时期;第三,末法时期,最后就灭法,灭法就没有佛法了。像法就是佛示现灭度了,他的教法还留在世间,但是留在世间进入像法,就没有正法时期那么纯正,但是大致上还都跟正法很接近;到末法就差很远了,佛法修学都一直变质,修学成就的人就非常少。这个是在像法。佛法传到中国来,是释迦牟尼佛像法的时期,正好是像法,我们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戒律成就,大家持清净戒就能证果,证果的人多;像法就很少了,得禅定的多;末法,不但证果没有,得禅定的也很少很少了。所以末法要得度,超越生死,只有净土才能成就;信愿念佛,带业往生,才能成就。
在像法之中有一个罗汉,『福度众生』。度众生要有福报,所以这个罗汉发愿度众生也很有福报,因为没有福度不了众生。好像我们要弘法利生,你要有福报、要有法缘,要有人力、财力、物力,这样才能帮助一切众生。度众生就『因次教化』,「因次」就是到每个地方去教化众生,到每个地区去,哪个地方有人启请就到哪个地方去讲经说法。在度众生的时候,遇到一个女人,『遇一女人,字曰光目』,她的字号叫光目。『设食供养』,「设」就是准备,「食」就是饮食。因为在佛门里面供养出家人就是四事供养,第一个,饮食,卧具、汤药、衣服,这是基本生活上所需要的。饮食,在我们佛门里面供斋就是这里讲的「设食供养」,我们现在中国佛教都叫做打斋,来供众。罗汉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当然他身边也有很多人,很多护法,在家、出家。好像释迦牟尼佛,它是一个僧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随众,长期跟着他的,佛走到哪里,大家跟到哪里,一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里没有讲罗汉他这个僧团有多少人,但是起码也有一些人。设食供养,供养罗汉,当然也一定供养他这个僧团的人,这就是我们佛门讲的打斋、供斋。供斋是修福报,供养出家人,供养大众吃饭,这个是修福。
在佛门里面有个规矩,过去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出家众吃饭都去托钵,到居士家里去托钵,居士给了饭、给了菜,也不能拿了就走,总是要给居士一番的祝福,就是给他祝愿;另外就问居士,有什么问题吗?他可以回答的就回答,如果不能回答,再回去请教释迦牟尼佛。这个就是在家众财供养,出家众法供养。所以出家众接受在家众的饮食供养,不能没有法供养,要为居士来说法。过去我们老和尚也常常对我们出家众讲,凡是有人打斋、请吃饭,起码要跟大家讲几句佛法,法供养,不能去人家家里应供,吃一吃也就走了。在这里经文我们很明显看到,光目女来设食供养罗汉,这个罗汉接受了饮食供养就问光目女,『欲愿何等』,就是妳今天来打斋、来供养,妳有什么愿望吗?「何等」,就是妳有什么愿望吗?下面,光目女就回答罗汉的问话: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
她是有事情的,光目女来供养这个罗汉,她是有事情要来请问这位罗汉。她的事情是什么?罗汉问她,妳有什么愿望吗?光目回答:我的母亲死了之后,我是给她修福救拔,设斋供养也是修福,也就是说替她母亲修福。现在我们佛门有很多同修,父母、家属过世,到道场来出钱为他父母、家人修功德,回向给他的父母、家属。此地『资福』就是给她修福回向,帮助她母亲。她修福主要的问题,她不知道她母亲往生到哪里去?人死了,我们凡夫没有神通,也不知道了。在十法界里面,界就是界限,这个法界跟那个法界当中有界限、有障碍,人死了,他又换一个法界,又换一个身,这个当中有障碍,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接触不到,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有很多同修常常来道场问,他的父母、家属往生了,到佛门里面来修福。我也常常遇到有同修问我这个问题,他的父母亲到底现在有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去哪里?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大家共同的问题。所以光目女也是一样,她到佛门里面来修福,给她母亲回向,母亲死了,她也不知道她往生到哪里去?现在好不好?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光目女跟婆罗门女一样,都是孝女,真正孝顺的儿女,母亲死了,念念不忘,而且非常关心她母亲到底现在怎么样?她往生到哪里去?很想知道她母亲现在的情况。但是凡夫都不知道,有障碍,听说有罗汉在教化,当然她赶快去问,这个是表现出光目女她的孝心。现在这个时代孝顺的儿女很少,不要说父母死了不会去想到父母,父母还在也不会想,甚至也不关心,生病也不照顾,就把他往老人院一送,连去看看父母都没有,现在很多。父母把财产留给他,他全拿走,父母不要了。现在父母还在世他都不管,父母死了,他还会去想父母现在怎么样吗?不会。所以《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佛家的孝是三世的,在儒家的孝是一生一世的,在生奉养父母,死了之后祭祀;佛家的孝,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父母,统统要度、要帮助,是三世的孝,三世的孝才圆满。
当然光目女是孝女,非常孝顺,求罗汉给她指点,她母亲到底现在生到哪里去?非常恳切的请求罗汉告诉她,母亲『生处何趣』。『罗汉愍之』,罗汉也很慈悲,很怜悯她的一番孝心。『为入定观』,因为阿罗汉他要入定,他才能看到其他的法界,要入定;如果明心见性的菩萨,他随时都在定中,他随时可以看,他不要特别去入定,这一点有差别。罗汉因为还没有到菩萨的程度,所以他要入定。「为入定观」就是为光目女入定去观察,她的母亲现在生到哪里?入定他才能见到。这个罗汉入定之后,『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他入定就看到她的母亲堕在恶趣,这个恶趣是堕地狱,所以才受极大苦。不只是受苦,受极大苦,这个「极」就是太苦了,受极大的苦,不是一般的苦,这个当然一定是堕地狱。堕鬼道的苦是很苦,但是没有地狱那么苦,所以这个一定是堕地狱才受极大苦。这个罗汉看到光目女母堕到地狱受极大苦,就问光目言:
【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
这里讲『行业』,或者讲行业也可以,都讲得通。讲行就是说行为,她的行为;业就是造作,她的行为造了什么业。讲行业,她做哪个行业。行业就是指行为造作,造作的业,这个业肯定不是善业,一定是恶业,才会堕地狱受极大苦。所以问光目女,妳母亲在生,她是做什么?她造了什么业?现在在恶趣受极大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