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教”,教育、劝导都包含在里面。用善道教育他,使他愈来愈好,“谓之忠”。《弟子规》当中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我们看“悦复谏”,也是尽心尽力,不辞劳苦。“号泣随,挞无怨”,这是忠,是对父母尽忠的孝子,包括臣子也有“号泣随,挞无怨”的。“观于此数者”,前面讲到的这些经句对忠的诠释,“可以知忠之义。”可以让人对忠的义理有更深、更广的体会。“所谓反身而诚,然后能忠是也。”反过来观照自己的心真不真诚,心正不正,然后才能真正做到忠。所以忠还是很强调心地的功夫,心诚、心正才谈得上尽忠。所以尽忠不是做表面功夫而已。我们接着看第二段“绪余”。
孔子曰:忠焉,能勿诲乎?又曰:忠告而善道之。此皆教人以善之义也。王曾《原忠篇》云:忠之义大矣,忠之理微矣。忠者,中心也,中于道而合乎心之谓也。中不合道,则理有倚偏。道不中心,则道有未尽,故不偏不倚之谓中。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忠之义则无所不包,大而格天地、感鬼神、光日月、壮山河、固社稷、卫生民,小则敦孝悌、和夫妇、信朋友、睦宗族、化乡邻、厚风俗。且不特为人宜忠,而自为亦当忠。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曰:忠焉,能勿诲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话前面还有一句叫“爱之,能勿劳乎?”爱护一个人,能够不劳心劳力、尽心尽力,劝勉他走正道吗?帮一个人不容易,就好像为人父母,要成就一个孩子的德行、好的人格,要费相当大的心血。接着是“忠焉,能勿诲乎”,“ 焉”相当于“于之”,“忠焉”就是忠于这个人,“勿”通“无”,“诲”就是劝导、教导。忠于一个人,能够不劝导他吗?这跟刚刚孟子讲的“教人以善”是相应的,一定要善相劝才是尽忠。
“又曰:忠告而善道之。”“告”就是劝告,尽心尽力劝告,苦口婆心。“善道之”,“善”也包含善巧方便、设身处地,看什么方法他比较能接受。“此皆教人以善之义也。”举了《论语》的两个经句,让我们体会“教人以善”的意义。“王曾《原忠篇》云:忠之义大矣,忠之理微矣。”“忠”所涵盖的义理非常广大,而道理很细微,细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忠者,中心也”,心保持在中庸、中道,保持在理智当中,才是“忠”。“中于道而合乎心之谓也。”“中于道”就不偏离道德。具体来讲,不偏离五伦的做人道理,然后又“合乎心”,心不偏颇,这样就对了。“中不合道”,假如不符合道义,“则理有倚偏。”理就不明白,跟道理就不相应。“道不中心”,假如我们今天在尽道义,而不从心地上去行道,那心有偏颇,“则道有未尽”,“未尽”就是还不圆满。比方说我们在行孝道,但是不忠心,没有发自至诚去对待父母,就不圆满。可能看起来很像在行孝,但是内心有情绪。所以《论语》里面讲孝顺父母,“色难”,这就强调内心的恭敬。“ 故不偏不倚之谓中。”所以心要不偏不倚,“中道中心,忠名乃定。”做事符合道德、道义,而且心都是至诚至正,才能真正契入忠的实质。
“忠之义则无所不包”,“忠”在生活当中处处能体现,“无所不包”。“大而格天地”,就是感通天地。惊天地泣鬼神,所以感通天地,“感鬼神”,然后感动鬼神。“光日月”,德行、忠心跟日月同辉,这叫德光普照。这在历代圣贤人的行持当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像宋朝的文天祥先生,为了保住宋朝的江山,跟蒙古打仗,最后还是兵败,没能保住宋朝的江山。但是忠臣不事二主,他不愿意投降,最后元朝赐他一死,他也是视死如归,在他的衣带上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这个道义做到极处了,这个仁也是能够感通,这份心也跟仁慈是相应的。“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所学的是什么事?“孔孟之道,仁义而已矣。”在生死关头,心都不离仁义之道,为国尽这份忠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慷慨就义,觉得从今以后,应该在这件事情上能问心无愧。所以这份忠义,确实是“感鬼神、光日月”。他这份忠的风范确实“是气所磅薄,凛烈万古存。”我们在几百年之后,再读到文天祥的这段历史,都很受感动。“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他们的忠心跟日月同辉,虽然生命已经结束,但是他们的精神还照亮着世间、照亮着后世,这叫“光日月”。
“壮山河”,他们的气概就好像高山大河,那种气势让人景仰。“固社稷”,巩固了整个国家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社稷”二字代表国家。“卫生民”,保卫、照顾好人民,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为官者能照顾好老百姓,这是忠的具体表现。这是从大的行为当中表现出来的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