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谦有一个补注讲到,「辟世,谓在世而出世。辟地,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辟色,谓同居一地,而不相见。辟言,谓常常相见,而不与之言。若圣人则自他不二,无能辟所辟。故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江谦先生是民国时代的,也是一位大学问家,他补注蕅益大师的注解,说辟世就是在世而出世,这个境界就高了,这种境界就接近圣人。在世,不离开世间而又出世。什麽在世,什麽出世?身在世,心出世。不是叫你身出世,而是你的心不能染着于世间,这叫出世。就在你现前的生活、为人处事接物的境界裡头,你觉悟了,心裡头放下对这些名闻利养的贪染,对五欲六尘享受的执着放下了,不再自私自利,不再有贪瞋痴慢,这叫出世。所以我们就在这样一个五浊恶世裡头,只要心每天都接受圣贤教诲,这也等于出世。所以老恩师把我摁到香港,那我现在天天在这裡练讲,我一个礼拜讲二十二个小时,要练讲那得备课,一天到晚基本上就是跟圣贤教诲生活在一起,没时间搞别的了。你说香港花花世界,我也不知道,也没去接触,天天就是从寮房(就是宿舍)走到协会来讲课,讲完课回去,天天过同样的生活,没上哪去走,不受外面的这些诱惑,在世也可以出世。最重要的就是天天要接受圣贤教诲,天天不离经教,一离开经教,很快你就掉到世俗裡去,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做法,祕诀。
辟地,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危险的地方咱们不入,社会风气不好的地方我们不居住在那,这也是从相上来讲。实际上更重要的从心上来讲,你如果不能改变你现在的处境,你的心安住于圣贤的教诲当中,你就可以不入危邦、不居乱邦。身居乱邦,心也可以居住在极乐世界,你天天念阿弥陀佛,就是心住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所以危和乱,就看你自己心摆在哪。辟色,同居一地而不相见,这个色是讲颜色、容貌,不见面就是辟色。那就是《弟子规》上讲的要亲仁,不要亲昵小人,对那些不正经的人,我们要远离。《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讲的,「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我们要辟色,避开他们,即使同居一地,可以不相见。就像孔子跟阳虎都在鲁国,阳虎想见他,他就避着不见,最后阳虎想计谋堵上了,不见也不行,虽然相见,还是敬而远之,不跟他相交。这是底下讲的辟言,谓常常相见,而不与之言,不跟他讲话,不跟他接触,敬而远之。
这样的讲法,我们每个人都能容易做到,就不必常常搬家了,辟世、辟地那我要常常搬家,看看搬哪好。现在说老实话,全世界你要找一个真正清淨的、道德风尚很好的地区,也很难。所以当下你能够落实圣贤的教诲,你就做到辟世、辟地、辟言、辟色。讲到辟,这有能辟所辟,能辟的是我,我要避开这个境界,境界是所辟,这是有二。这贤人差就差这一等,他有二,他不能入不二法门,圣人则自他不二,无能辟所辟。能辟的是我的身心,所辟的是境界,圣人了知这是一不是二。一切境界唯心所现,境由心转,所以他避的不是外面的境界,避的是自己心中的不善念。把心中的不善避开,刚起一个恶念就把它放下,提起善念。像《十善业道经》裡讲的,「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不容得恶念住脚,统统是善念成片,这就是避开了。他就在心地上做功夫,心变善了境界也变善,哪有什麽能辟所辟,何需要去辟!所以,故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是刚才我们引用的《论语》裡面「微子」这一篇,「子路问津」那章,孔子对子路讲的话。子路见到两个隐士回来跟他说,孔子就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斯人之徒就是讲世人,就是现前你周遭的人,你要不要去避他们?不必,你就跟他们同群。你不跟他同群,你跟谁同群?这叫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你说你换一个群体,如果你没换心,换得的群体还是不理想,为什麽?你那群体是你心感召的。如果你不换心,不管你换什麽样的地方,还是有毛病,跟你的心是相应的。所以乾脆我就换心就好了,心换了境界也换了。
就好像孔子很佩服的一个贤者叫柳下惠。柳下惠他是鲁国人,做人非常的正直,结果常常就遭人嫉妒陷害,三次被罢官。别人就劝他,你别在鲁国了,在鲁国你得不到重用,不如换一个地方,兴许其他地方能重用你,你就能够很好的施展你的抱负。柳下惠说不需要,我是以正直去为人,我在这个境界裡面,如果还得不到人家的重用,他后面的话没说,这是我给他补充的。意思是什麽?我境界是我心招感的,我这个因果没换,我换一个境界,不在鲁国,我到齐国去了,我这个因果没了(音瞭),我还是一样会被人嫉妒,还是一样会被人陷害,我也不会改变我做人的原则,我还是这麽正直,那肯定会招感这些恶因缘,何必去换境界!所以他不去,他还在鲁国。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用在境界上琢磨着怎麽去改变,而是改变自己就行了。实在改变不了,知道这是因果、这是定业,那就欢喜承受,逆来顺受,这业了(音瞭)了,自然否极泰来。你没了(音瞭),那就是忍着、受着,可是自己依然是快乐,哪怕是自己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像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这个人是圣人,非一般隐士贤者可以比!我们再来看底下一章,第三十八章: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一段是讲子路有一天到了一个城门口,『宿于石门』,就是晚上到这个城门口,大概是门已经关了,要等到第二天石门才能开,所以他晚上就在门外睡觉,叫「宿于石门」。『晨门曰』,看守石门的人,应该是第二天早上开门了,看到子路就问他,『奚自』,就是你从哪来?「奚」就是何的意思,「自」是从哪来,从何而来?子路回答说,『子路曰:自孔氏』,来自于孔门,我是孔门弟子。『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是城门守门的那个人说的话,他也很知道孔子,就听到这是孔氏弟子,就说,你说的这个孔氏是不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那个孔氏?
根据皇侃的《论语义疏》注解中说到,「言孔氏知世不可教化,而强周流东西,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故问之」。这个强周流东西,强是勉强,勉强周流,周流是流转,夫子周游列国,东西是指东西南北四方。孔子知世不可教化,就是天下无道,立志推行大道,所以要教化世人,勉强而周流四方,连守城门的人也知道。当然这个守门的人一定也是个隐士,可能是前面讲的「作者七人矣」,七人当中一个。这个守门的人他有这样的见地,可见得他不是普通人,他深知孔子,所以他故意这样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知道夫子是一位圣人,明知道行道之难,而难行能行,知其不可为,还要为之。所以他问出这个话,实际上也是深讚孔子,这个守门的人当然也不是普通人,真正也属于孔子之知己,所以他这样来问。
蕅益大师的注解当中就说,「只此一语,描出孔子之神。盖知可而为者,伊尹、周公之类是也。知不可而不为者,伯夷、柳下惠等是也。知可而不为者,巢许之类是也。知不可而为之者,孔子是也。若不知可与不可者,不足论矣」。这给我们拈出所谓四料简,四种类,四类人。他说只此一语,就这一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就这一句话描出孔子之神,这守门的人真的很知道孔子境界,把孔子的神韵境界描绘出来了。底下就给我们细细分析。盖,这是个语气词,大概有这四种。
知可而为者,这是一种,就是可为而为,天下有道,应该推行大道,伊尹、周公这两种人,这两个是例子,这一类人。伊尹是商朝开国天子汤王的臣子,被汤重用,帮助汤王灭了夏朝。汤死了以后,又帮助汤的孙子太甲改邪归正,可以说伊尹是商朝开国时最伟大的功臣。周公也是,辅佐武王灭商,又帮助成王,武王的儿子成王年幼,周公摄政,辅佐成王安定社稷,这个周公也是大圣人。当时可为而为,他们也很有成就。
知不可为而不为者,伯夷、柳下惠,这是什麽?遇到的时运不好,伯夷跟叔齐这两个人是在周武王的时候,商朝还没灭,他们是商朝诸侯国孤竹国君王的儿子,兄弟俩互相让国,后来都隐居了,都不想出来做国君,隐居在首阳山。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他们还曾经劝阻周武王,因为他们自己是属于商朝的诸侯。后来武王灭了商纣王,伯夷、叔齐两个人就饿死在首阳山。柳下惠刚才也提到,他的道德学问名满天下,各国诸侯都想要聘他,他都一一拒绝,就留在鲁国,他不愿意去服务于他国。原因是他就是刚才我讲到的,他知天命,他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不稀罕高名厚利。当时都是属于国家动乱,天下动乱的时期,他是很难有什麽作为,他就不为了。
底下知可而不为者,巢许,巢父和许由,这本来是可以出来有番作为的,可是他偏不出来,巢许是这麽一种人。这种人当然也是难得,他就是不愿意出世,他愿意隐居。
知不可而为之的那是孔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天下无道,但是孔子还在努力的推行大道,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孔子是圣人,其他的人只能叫贤。
若不知可与不可者,就连可和不可都不知道,没有智慧,不足论矣,这种人就是凡夫俗子。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解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