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你要是彻底悟透了这一点,我们的心就安了。安在哪?安在修自己,一直修到成圣人为止,成佛为止,你再看外面境界,那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佛。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裡讲的,众生原来就是佛,你修成了。如果你说,「我成佛了,他们还没成佛,我要去度他们」,行了,对不起,你也没成佛。成佛的人看一切人都是佛,《华严经》上讲得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仅是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山河大地也是佛,佛的法身。这就是孔子说的仁的境界,仁就是一体,同一法身。所以这几章都是极深极广的意境,我们真的是要好好的去参究。最重要的,参明白了要力行,从哪做起?从不讥他过、不见他过做起,这叫真修行。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你看这裡讲的都是圣人,称性而谈。他讲『不患人之不己知』,这个患可以解释成愁,就不愁他人不知道自己,「不己知」就是不知己。『患其不能也』,就怕自己没那个能力。这是讲我们学问、修行,圣人只在一个修己的功夫,一味的修自己。他没有管别人,只管自家,不管人家。这是讲修行上,自己深入的修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学问道德是否为人所知,绝不去计较。这是孔老夫子教给学生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一个观念,在《论语》裡面,这种理念多次重複,可见得圣人对这点多麽重视!
你看在「学而篇」裡面就讲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就是恼,不高兴。自己有道德、有学问,别人不知道,你也不恼,还是欢喜的。这前面还有两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后才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是连在一起去理解。圣人就是好学成就的。君子是在学位,所以学而时习之,君子天天学,学什麽?学圣贤之道。学了要习,这个习不是讲温习。像世间读书要不断温习,那是学知识。君子是学圣贤之道,贵在力行,所以他学了之后,习就是实习、实践、真干,把所学的用到自己的生活上,用在待人处事接物上,这叫习,练习、实习。而且是时习,这个时是时时刻刻的时,天天干、时时干,无时不学、无时不习。这样他就真正得到法喜,他不亦悦乎!
悦,是他自己内心的喜悦。这个喜悦跟外面无关,不是外面来的那种刺激的快乐。凡人泡在五欲六尘当中,财色名食睡的这些刺激,他觉得快乐。其实,这个快乐不是真乐,假的。为什麽?第一个,这个乐不是永恆的。譬如说吃,就是欲望的满足,饿了吃饭,给你一碗香喷喷的饭,吃了挺高兴,乐了;再给你一碗,那个乐就降低了,没那麽乐了;再给你一碗,不行了,饱了,撑不下去了;逼着你再吃,吃个十碗、二十碗,那就不是乐,那是苦了。所以,如果说吃饭是乐,那应该愈吃多愈乐才对,那不是,吃多了反而苦,说明那个乐不是真乐。就好像打吗啡似的,毒瘾起来了,整个人都颤抖,不知道如何是好,一针打下去,安定了,觉得突然飘飘然,有点乐,没过多久又苦了,更苦。这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的追求都是这样,愈追求下去愈苦,没有乐。
真正的喜乐从内心裡涌出来的,他的心在道上,在学道、悟道、行道、证道上,得到了法喜。就像颜回,你看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过着这麽穷的日子,不改其乐,很欢喜。这个乐,不是我们真正去体验,怎麽说都不明白,你得去体验。怎麽体验?学了之后,习。《论语》,你学了之后就要用,用在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上,转自己的心,改自己的毛病,这叫习,你就有乐。等你学有所成,别人知道了,都纷纷来求教,这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从外来的。但是,这是同道中人,志同道合者合在一起,那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有,固然好;如果没有朋友,人家不知道你的学识,不知道你的道德学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还是这样的不亦悦乎。他的喜悦,你看,不亦悦乎是讲内心的,不亦乐乎是外来。如果朋友不来,我还是不亦悦乎,一点没减少,绝不会觉得好像怀才不遇,人家都不知道我,失望,很沮丧,没有。君子他乐在道上,无时不乐、无时不悦,因为他无时不学、无时不习。这都是自己修行的分内事。他没有一个念头想着让别人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攀缘心。有攀缘,那心就在外面去了,不是在道上。
「卫灵公篇」也有这麽一句,后面我们会学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意思也是说这个,跟这一章异曲同工。这个病也是愁的意思,君子只愁自己无能,没有道德、没学问。「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个跟这裡讲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一个意思。「里仁篇」,这是第四篇,也有这样的话,「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个患就是发愁,君子不会发愁,说自己没有官位、没有地位、没有名望,患所以立,只是担心自己能不能够有所建树,自己的德行、学问能不能够立得起来。所以不患莫己知,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求为可知也,只是求什麽?自己到底有什麽资本让别人知,人家知道我什麽。如果知道自己没道德、没学问,那就觉得是一种耻。有道德、有学问,人家知不知,我都会乐。这些语句在《论语》裡面反覆出现,孔子重要的一个修行理念,都是提示我们,一切求之于己,不要心往外攀缘。
蕅益大师注解裡面讲到,「何有于我哉、我无能焉、是吾忧也、则吾未之有得,皆患不能之真榜样也」。蕅益大师在这裡举出《论语》其他篇章裡面的四句,都是出现过的,来显示夫子以身立教。他自己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自己做榜样。
这四句,第一个「何有于我哉」,这是在哪出的?在「述而篇第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孔老夫子讲他是怎麽样来求学,怎麽样来行道。默而识之,这个识,一般是说,他记住,把心定下来,记住圣贤的教诲,这是粗浅的说法。深一层说法,默是心定,心到了寂静的状态,寂而常照,照是寂静的作用,就是用智慧朗照,这叫识之。识是认识了、清楚了,宇宙万物照得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的迷惑,这是心寂然不动的时候,自然的作用。就好像湖水风平浪静的时候,非常的平静,这个湖水能够照得出外面的万物,很清楚。所以,必定是内心寂静如水,才能够朗照,这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厌是满足,学从不满足,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德行学问。怎麽个学?就是改过自新,这叫学。有一丝毫过恶,把它斩绝乾淨,绝不以少为足。即使自己很有修行了,也不满足,就像夫子讲的「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他没有满足,学而不厌。学是成就自己,同时还要成就别人,那就是诲人不倦,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教诲别人,把自己所学的心得跟人分享,劝谕策进,不疲倦。为什麽不疲倦?这是慈悲心的推动。不教,就是不慈。看到别人迷惑颠倒、造业受苦,不忍心,所以要教他们、觉悟他们,不疲不厌,这就是菩萨事业。所以夫子在这讲「何有于我哉」,说我这三点还没做到,跟这前面讲的智仁勇他也没做到,这都是谦虚。当然,这也是他内心的一个真实话、真实说。他觉得自己做得没够,还没达到标准,这是他给我们做榜样。不担心别人不认识自己,就怕自己没做好,自然他有这种心态,他就很谦虚。凡是傲慢的人,那肯定是境界很低的人,没有真实的学问才会傲慢。所以「学问深时意气平」,真正你有很深的学问,你的心一定很谦虚,心平气和,对人恭敬,绝不傲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