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03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底下蕅益大师又再评论说,「况又不必死者耶」。当时管仲不必要死,他一样能够实现为民谋福祉的理想。「当知召忽之死,特匹夫匹妇之谅而已矣」,孔子讲的匹夫匹妇是普通人、一般凡人,谅是小信、小忠,召忽只能归到这一类人。所以召忽之死,只是匹夫匹妇之谅而已。当然,这种人也是忠义之人了,它不是贬义,能做到这种人,道德也是相当有水准,但是他的格局不高。

 

底下又引两个人的例子,「王珪、魏徵,亦与管仲,同是个人」。王珪、魏徵都是在唐朝刚刚建国的时候,李渊称帝,当时的太子叫李建成,王珪和魏徵都是辅佐太子李建成的。后来,李渊的几个儿子互相争夺王位,当时李建成,还有李世民(就是后来的唐太宗),还有一个齐王李元吉,三方势力都非常的大,互相在那裡斗争。王珪当时辅佐李建成。结果李世民很有计谋、很有谋略,製造了一个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就把太子杀了,也把齐王李元吉给杀了。结果李渊就让位于李世民,就称为唐太宗,李世民就尊李渊为太上皇。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爱才的人,看到王珪还有魏徵都是贤才,于是就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请他们来做官。王珪和魏徵当时都曾经出谋划策帮助李建成打倒李世民,等于是李世民的仇家,但是唐太宗心量很大,他可以说相当于齐桓公这样的一种人。王珪和魏徵相当于管仲,看到唐太宗确实是一个大心量、大智慧的国主,于是也就死心塌地为他服务,为唐太宗来服务,最后帮助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

 

我们知道魏徵,那是唐太宗的一个有名的谏臣,劝谏唐太宗,不留情面,犯颜直谏。有时候唐太宗很生气,魏徵都据理力争,反正魏徵不怕死,他知道,如果唐太宗这个人不能听劝谏,自己死了就死了。他原来为自己的主人李建成,李建成被杀,按道理他早就应该死、他应该殉节,所以他不怕死,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因此对唐太宗是敢于犯颜直谏。难得唐太宗是一个受谏的人,他有福,能受谏就有福。有福的国君来领导这个国家,这国家人民有福。你看王珪和魏徵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唐太宗的谏臣,这是良臣得遇明君,这种因缘也是很难得。所以他们不死,这个反而是大节,不是小节,不是匹夫匹妇之小谅,可见得他们的存心都是为万民。现在我们老恩师得到了一部《群书治要》,这本书当时就是魏徵领头带领大臣们编辑的,专门给唐太宗看的。唐太宗是十六岁领兵打仗,毕竟是读书读得少一些,他当了皇上以后就想到多读点书,知道中国文化裡面有好东西,这裡头有没有治国平天下的这些重要的道理?他想学习。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很有见识的明君。所以魏徵于是就编辑了一套,就把中国古圣先贤经典裡面有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这些教诲收录起来,就叫《群书治要》,给唐太宗看。这本书后来在中国反而失传了,被日本人请回他们那裡,在中国反而失传,日本人保留着。结果到近代才从日本又传回中国,我们师父一看,这是好东西,准备在台湾印个三千套,做为我们学儒,特别是学怎麽做个领导人,不管你是将来想做国家领导人,还是企业的领导人,反正领导怎麽当,学问都在这裡,看了这部书,等于看了几十部经典。所以,王珪、魏徵跟管仲是同样的一种仁人志士。

 

明白了这个道理,底下蕅益大师又说,「若夫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本非圣贤之谈,正是匹妇之谅」。若夫就是至于,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这样的说法,一个臣子是忠臣就不能够易主,只能够事奉一个君主,这实际上不是圣贤之谈,圣贤人没有这样教。孔子讚歎管仲,管仲是事二君,但是他这个忠是大忠、大义、大信,这是仁。在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方孝孺,明成祖朱棣叛乱,自己当了皇上,就让方孝孺写诏令,诏告天下,等于是帮自己正名,自己当国君。方孝孺当时是一个很有威望的学者,也是明朝的重臣。方孝孺破口大骂,说你是燕贼,因为朱棣是燕王,燕贼作乱。朱棣很生气,结果灭了方孝孺十族,不是九族,十族!方孝孺当然也是难得的忠臣,忠臣不事二君。可是明成祖朱棣确实比前一位的皇帝相对来说要贤明一些,后来明成祖确实也很有作为。我们试想,假如方孝孺当时不死,能够辅佐明成祖,那他可以做帝王之师,就像魏徵事奉唐太宗一样,唐太宗把魏徵视若自己的老师,那可能明朝的人民会有更大的福报。所以忠臣不事二君这种说法并不是圣贤人说的。真正忠臣,不管事什麽君,都要以民为重、以民为本。当然,说这个话我们也不是提倡随随便便事二君,不断的更换自己的主人。如果是有一丝毫的私心,为了图自己的私利,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那就是不忠不义。人家管仲是一丝毫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像王珪、魏徵,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对唐太宗都不客气的,直言相劝,他能够死都不怕,所以他能够做一个忠臣。那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如果没有管仲的能力和才华,又遇不上像齐桓公那样的明主,那真的你能够殉节,也不失为一个忠臣。当然,这些事情只是可遇不可求。

 

还有烈女不更二夫,这是讲女子。女子在古代就没有像男子那样接受这麽多的圣贤教育,所以她的才华、她治国安邦的能力当然就不可能像男子那麽好,毕竟她没受这种教育。另外,女子的情感、天生的情执比男子要重一些,治国、平天下这个事情可不能讲感情,只能用理智,你稍有点感情(感情是有私心在裡头),那你就出大问题。你看历史上,真正女皇也只出了个武则天,慈禧太后都不行,慈禧太后是祸国殃民。所以女子因为受教育比较少,她的见地就不高,相对来讲。这样就不能够以圣贤的标准去过高要求女子了,所以对一般来讲,就是要求烈女不更二夫,这样让人心安定。大家看了这句话,「烈女不更二夫,本非圣贤之谈。好,那可以随便离婚,可以搞外遇了」,这就完全错了!这是什麽?她不更二夫,她是个烈女,是有贞德的女子,只是她没有成圣贤而已。大家可听明白了,如果是随随便便更二夫,不仅做不了圣贤,烈女都不是,正人君子都不是,那就变成淫乱之女,就圣人所不齿了。所以这裡讲到本非圣贤之谈,正是匹妇之谅。这个匹妇是普通女子,还是有德行的、基本人伦道德的人。像现在这种搞外遇的、乱搞男女关係的,连匹妇都称不上,所以现在这个世道又远不如古时候。我们现在得讲一个基本的做人道德,把人做好了,才能谈到做圣人。管仲是做贤人,孔子是圣人,那种人都是非常少的,所谓「流俗众,仁者希」,像这种仁人志士特别少。可是有那麽一、二个,又遇到明主,这个世界就会因他得到安定和谐,这都可遇不可求,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我们首先得做一个忠信、有德之人。

 

底下,「故《易辞》曰」,这《易辞》是孔子注《周易》的一个注解,它裡头有像《繫辞传》,这是《周易》的注解。「辞」是注解卦的,像《象辞》、《彖辞》这都是注解卦的;「传」是注解辞的。《易辞》裡头有一个话就说,「恆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这个话是在《易经》上,出自于恆卦。这个恆卦,每一卦有六爻,有个爻的爻辞就是「恆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这个意思是什麽?蕅益大师专门对《易经》也有过注解,《易经》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这个恆其德就是有恆,有恆是已经很难得,但是还未必是尽善尽美。光是有恆,就是你能持之以恆、从一而终,未必能够成为圣人。圣人绝不只此而已,他高过这个境界。所以夫子讲,「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恆者,斯可矣」,善人我见不到,我看见一个有恆心的人,已经难得了。这个话很明显,善人比有恆心的人要高。

 

贞就是贞德,贞的德行,就是从一而终,特别是举妇人。一般讲贞都讲女子,女子能够从一而终,这个就是贞德,这就是有恆了。从一而终,这种德不能叫圣德,只能是做人基本道德,所谓夫唱妇随。俗语讲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女子跟着先生,三从四德,跟着先生,夫唱妇随。所以对妇人来讲,恆其德,贞,这就吉祥,是对女子来讲;如果不恆其德,不贞,对妇人就不吉,就凶了。所以,要求妇人的德行就跟要求男子是不一样的。对妇人而言,这是吉祥,可是对夫子,就是对男子而言,这就是凶,为什麽?如果你只讲一个恆,没有提到大忠大义的高度,那就变成愚忠,这样反而不一定能够利益万民,所以这叫凶。所以这个卦的爻辞正好解释召忽,公子纠的臣子召忽,他是恆其德、是贞,没错,可是他凶,他最后是自杀死的,你给他算卦,就算出凶。管仲就超越这个了。「大丈夫幸思之」,这是蕅益大师对大丈夫讲的。大丈夫是谁?立志做圣贤的人,立志为国家、为天下做出一番事业,能够实现和谐世界理想的人。这个德行就要超过恆德,比有恆更要讲求了,讲求圣德。当然,只要能够有这样的愿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孟子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使是女子,能不能成为圣人,能不能超过「恆其德,贞」这样的一个境界?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也非常非常少有。我举历史上一个故事,大家能看出来。

 

在三国时代,最有名的貂蝉,她的德行就超过了恆其德,超过了贞德,她可以说是女中大丈夫。她是什麽?她事二夫。当时,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一世,汉献帝被他给要挟着,他等于自己发号施令于天下,大奸臣。而且他这个人为人狠戾、暴虐,人民百姓在他统治下是民不聊生,可以说他比曹操更坏,曹操是他以后的事。当时大家都很想干掉董卓,董卓势力很大,谁都动不了他,再加上他手下有吕布这一员骁将。吕布当时是三国时代最勇勐的,他们俩结为父子,狼狈为奸,谁敢动他们?结果当时朝中的一个臣子王允想了一个美人连环计,培养他家裡的丫鬟貂蝉,认她做义女,然后施展这个连环计。对吕布,就把貂蝉许配给吕布。然后又请董卓来他家裡喝酒,又让董卓看到貂蝉,喜欢上了,又让貂蝉跟着董卓。结果吕布因此就很生气。有一次还在御花园去偷偷的会见貂蝉,貂蝉又装模作样的说,「自己本来想跟着你走,结果被董卓这个老贼霸佔了,痛不欲生」,让吕布心裡产生怒火。最后,吕布就亲手把他的义父董卓给杀掉,也等于为民除害了。王允就是用这种计,那也是貂蝉有这种深明大义。后来,吕布杀了董卓,就把貂蝉霸佔过来。当然,吕布也好景不长,因为他都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私欲,见利忘义这种人。所以后来曹操把他拿下,就把吕布给杀了。像貂蝉这种人,可以说她比烈女的德行又高一重,她是以国家、万民为重,可以牺牲自己,这种人是女中丈夫。但是,这是真正做牺牲。在德行上讲,能够为了贞把身命都捨去的,这只能是贞,这已经很可贵了。但是,为了道义、为了万民,把贞都能捨去的,这个人就是大丈夫。

 

这都是从这些评论当中,我们去了解圣人是怎麽样的一个想法,我们该怎麽样的学习。从基础学起,一步步来,先做个有恆者,把德行扎好根了,最后把自己一切放下,为了万民,做出任何的牺牲都可以,这就是圣人。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08:06: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58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