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上次我们讲到《弟子规.汎爱众》这一章,讲到「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意思是讲我们与人交往应该多让利给人家,自己取利取少一点好。在《论语》当中讲的是「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个放当依字讲,事事都要依利而行,样样都想到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这是取怨之道,会有很多怨,人家会怨我们。应该多让利、多布施,布施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礼度,不可以过分,也不能够不及。
在《论语》当中我们看到,孔子对两个学生的布施就分别对待。我们先看在「雍也第六篇」有一章经文讲,「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名字叫做原宪,宪法的宪,字子思,所以叫原思。在孔子做鲁国大司寇的时候,就是做鲁国的宰相,原思做孔子的家臣,又叫家宰。当然孔子要给他俸禄,孔子给他多少?给他九百粟,就是九百斗的粟米。粟,我们民间讲是小米,古时候的俸禄是用粮食来算的。原思是一个很贫寒的人,孔子给他非常优厚的待遇,但是原思是一个非常清廉的人,所以他辞去,不肯接受,不肯接受孔子优厚的待遇。孔子就跟他讲,毋,就是你不可以推辞,你应该接受,如果你有多馀的,你也可以赠与你的邻里乡党,就是你的亲戚朋友。既然老师这麽讲,原思就一定会接受。
在这一篇裡面又有一章我们看到,「子华使于齐」,这是孔子另一个弟子叫做公西赤,字子华。他在鲁国做官,有一次要出使齐国,「冉子为其母请粟」,冉子是孔子另一个弟子冉有,与子华是同门师兄弟,他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粟,就是请更多的粮食做为额外的俸禄。本来子华有他的待遇,这个请粟是额外的,不是他分内的。孔子也很通人情,学生代另一位学生的母亲来请粟,孔子也答应了,「子曰:与之釜」。一釜有多少?按照马融的注解,六斗四升谓之一釜。冉子觉得孔子给得太少了,于是「请益」,又继续请多一些。孔子又说,「曰:与之庾」。一庾按照戴震的《论语补注》,是讲二斗四升谓之一庾。就再加一点,总共合起来八斗八升,就是意思一下。冉子没听话,「冉子与之粟五秉」。根据马融的注解,十六斛为一秉,五秉合为八十斛。一斛就是十斗,即是八百斗米。孔子本来想给他八斗八升,结果给他八百斗,多了上百倍。孔子就批评冉子,「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冉子做得非常不妥当,可能冉子想到子华出使,他母亲没人照顾,特别要多请一点粮食给他母亲。但这不是真的对子华好。为什麽?过分了。
孔子在这裡讲,公西赤(就是子华)出使齐国,他是一个很富裕的人,乘坐的是肥马所驾的车,穿的衣服是轻软的皮衣,裘就是皮衣,皮很轻说明很名贵,所以子华是一个富有的人,虽然他要担任很重要的工作,但是也不需要给他这麽多的俸禄。孔子最后讲,吾闻之也,我听闻君子周急不继富,周是周济,君子拿财物是周济急难的人、特别需要的人,不是将财富给那些富有的人,富上加富、锦上添花,不是这样。从这两章《论语》的经文,看到孔子对两个人分别的对待,我们可以体会到凡取与、贵分晓。就算布施给别人,都要很清楚、很分明,讲究礼度,度是度数,不可以过分,当然也不可以不足。对原思,原思是个穷人,所以孔子对他非常慷慨,给他九百斗,还叫他回去布施给邻里乡党,但对子华就不同待遇。圣人取与之道从这裡可以学习。
《弟子规》裡面又讲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已是停止,这四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推行仁道的核心。什麽叫做仁?简单的讲,就是想到自己就要想到他人,我希望加给别人的事情,先问问如果是加给我,自己能不能够接受?如果不希望这个事情加给我,我就不可以加给别人,即速已就是快速停止。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有一章经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很会问话,他向老师请教,「有没有一个字,使我能够终身依教奉行?这个字是什麽字?」孔子答覆,有,「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这个字就是「恕」,饶恕的恕。恕是什麽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自己不想遇到的事,不可以加在别人身上。这个恕字,我们看到上面一个如字,下面一个心字,如其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我是什麽感受?」这就是如其心,这就是仁的下手处。我们问,为什麽要去恕人,究竟最后有什麽结果?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可以成为圣贤。圣贤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他明白了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一切人、一切事物与自己是一体的,这就是仁。仁字,人字旁一个「二」字,二是两个人,两个人是一不是二,这就是仁。哪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自己以外的一切人,跟自己是一体的。仁者爱人,这个爱是无条件的,爱人跟爱自己是一样的,你怎样爱自己,就应该怎样爱别人,你这样去做,自然就能够证得一体的境界。
下手处就是这个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这裡渐渐去悟入、去证入圣人的一体境界。等你证悟到一体的境界,你就可以承认道家所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句话不但是儒家讲,道家、佛家、诸子百家都提倡,外国的所有宗教也有这种教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的文化所讲的都是一样,所以这句话被奉为黄金法则、金科玉律,英文Golden rule。证明什麽?这句话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两千五百年前孔子那时候适用,两千五百年之后的今天也适用,千年万世之后还是适用,这是真理,超越时空。所以我们学习圣贤就从这裡学起,子贡终身奉行,这个恕字其实也是孔老夫子的心传。我们看到《论语.里仁第四篇》,孔子讲过这样的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在这裡叫着他的弟子曾子(曾参),他说「我的道一以贯之」,这个一是理,一条道理贯穿万事万物。这个理是什麽?孔子没讲,曾子就明白了,曾子已经得到了孔子的衣钵,所以「曾子曰:唯」,唯就是他答应「是」,表示他已经明白了。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等孔子出门之后,其他的门人、弟子就问曾子,孔子讲的,他的道一以贯之,究竟这个道是什麽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为孔子总结出来,夫子之道是什麽道?忠恕而已。这裡讲的两个字不是两个方面,这两个字是一不是二。忠是心上面一个中,中道,用心要用中,不可以偏,无过、无不及,谓之中。古注有所谓「尽己之谓忠」,尽己就是尽自己的心力,尽心尽力,譬如说做事尽心尽力做好,认真、诚敬、无私心这是忠,其实这个忠更根本的意思就是讲中道。怎样才能够有中道?不起心、不动念就有中道。如果你还起心动念就不是用中,就有偏;如果起心动念裡面有执着、有自私自利,不但没有忠,善也没有,变成恶了。孔子是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论语》当中他曾经说过,他说自己是「空空如也」,空空如也是他内心一个念头都没有,才能够用到忠。忠的体现就是恕,恕就是讲到一体,是仁道。
孔老夫子之道概括起来,「忠恕」这两个字确实概括得好,一以贯之,不但贯穿孔老夫子一生的教诲,还贯穿一切圣贤的教诲。下手处就是《弟子规》这裡讲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从这裡学,渐渐能够入圣贤之域。这些教诲在《论语》当中不少,我们再举几条。在「公冶长篇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贡可能已经听闻了孔老夫子跟他讲的恕道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在这裡可能修学了一段时间,向孔子报告他的心得,似乎都已经做到了。他说,「我不想别人将某件事加到我身上」,这个加诸的诸是「之于」的合音,加之于我,「我也不希望将这件事加之于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是有小小傲慢心,看自己看得太高了,以为做到了,怎麽知道孔子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尔就是你,赐就是子贡的名字。孔子就叫着他的名字说,「你所讲的这句话不是你所能及的」,也就是说你未达到这个境界,不要错会了意思。子贡所讲的这句话就是仁,子贡还未达到仁的这个境界。孔子很谦卑,他不像子贡,孔子他自己讲,「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不敢当,圣人、仁人我不敢当。其实我们看孔老夫子就是圣人、就是仁人,但是他自己认为自己未达到。所以在求学的道路上真是要放下增上慢,以为自己达到这个境界,其实没达到,如果错会了,往往就容易退步。孔老夫子在这裡也是点醒子贡,点醒他,也推他上路,叫他再接再厉不断提升,希望能够达到他所讲的境界,真正做一位仁人、圣人。
在《论语.雍也第六篇》有一章经文,也是子贡讲的,他请问夫子,「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在这裡问,如果有一个人,他能够博施于民,博是广博,广博的布施恩惠给人民,施恩于人,而且又能够济众,救济众生于苦难当中,这个人怎麽样,可不可以叫做仁人?孔子知道子贡问这句话也有小小傲慢,因为子贡是一个很富有的人,他一定是很喜欢布施的,很喜欢济众。他这样问,孔子怎样答覆他?「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子贡所讲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个境界非常高。孔子说,何事于仁,何止是仁,简直就是圣人,大圣人,连尧舜这些圣人其犹病诸,仍然未做到。诸就是之,就是以之为病,还未达到这个境界,千万不要过分高估了自己。什麽人才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我们仔细想想,即使你是一个国家领导人,你是很贤良,能够布施整个国家的人民,但也只是一个国家的人,还有其他国家呢?我们这个世界现在人口是六十七亿,还有其他星球呢?可能都会有人。这裡说「而能济众」,众是众生,不是仅指人,一切众生都要去救济,广博的布施,周遍的去救济,当然是尧舜这样的圣人都未达到。谁能够达到?只有佛才能够达到,有神通智慧才能够圆满,众生有一切苦难,只要求佛,佛就能够使他解脱,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尧舜都未成佛。
当然这个境界一般人不是一下子做得到的,所以怎麽办?孔老夫子给我们开示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老夫子讲得比较具体,使我们有下手处。我们应该怎样做?己欲立而立人。立是立志,立志干什麽?在《论语》裡面孔子开示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个立就是你要立志于道,立志做圣人,你能够志于道,一定据于德,你就要去修德,修德才能够证道;还要依于仁,仁是我们的存心,就是爱心,爱一切人、一切物,从这裡去做。自己要这样做,也要帮助别人这样做,这叫做立人,使别人也要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己欲达」这个达就是通达、做到了,立的时候还刚刚开始做,达是已经毕业了、圆满了,自己通达了。这个通达是真正得到圆满的智慧,通达一切法,在儒家讲游于艺,这个艺是一切的技艺,六艺百工全部通达。我们一开始先要通达一门,一门通达了,门门都通达。这个通是通到自性,因为一切法都由自性所生,你通到自性,一切法就通达。你自己通达了,还要帮助别人通达,你真正通达之后,你才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