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夫子从办政治的角度来劝导,特别是在上位的人,自己身一定要正。这些说法在《论语》裡面出现过多次。像在上一篇「颜渊第十二」就讲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政治就是要自己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自己做一个正的表率,谁还敢不正?政治领袖本身要守正,自己不贪,底下的人不敢贪,谁敢贪污受贿?自己能够孝顺父母,全国人民也就兴起淳厚之风;自己能够忠于职守,底下所有官员统统都忠于职守,这就是一身正,一切都正。
下面,这一章本章底下有讲到,「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就是,如果自己身正,你修身修好了,于从政乎何有,这个何有是何有难,有什麽难处?从政就不难了,你不需要再焦头烂额。就像胡小林董事长,他以前管理他的员工那是有点焦头烂额。为什麽?自己身不正,所以大家都不服他,要定很多很多公司制度,还管理不好,自己也很烦恼。结果一学《弟子规》,自己正了,底下人全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你想要正人,首先正自己。不能正自己,你怎麽能正人?这一章底下我们会详细讲,这裡我们就不展开了。这都是说什麽?要懂得以修身为本,抓住根本。《大学》讲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就是万物,宇宙万物有个根本、有个枝末,谁是根本?自己这个身心是根本。枝末呢?枝末是家国天下。你能修身正心,自然齐家、治国、平天下,水到渠成。我们再看下面一章,第七章: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这一章比较短,这是孔子的一个感叹。『鲁』是鲁国。在武王推翻商朝殷纣王的统治之后,建立周朝,于是将土地分封给这些功臣、兄弟、子侄,都有。鲁国是周公受封的封地。『卫』是康叔的封地,康叔跟周公也是『兄弟』,都是武王的弟弟。在这些兄弟当中,总共他们九个人,九个兄弟,康叔和周公是最亲密的。所以鲁、卫两国它有这样亲密的联繫,实际上就是有这个历史渊源。
《雪公讲要》裡面引「集解包注」,《集解》是三国时代何晏注的《论语集解》,他引《包注》,包是包咸,也是东汉的大儒。他的注解裡面讲,「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如兄弟」。这是讲两国的始祖,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康叔,这两个人本来也是兄弟,而且很和睦。国政如其人,这两个国家的政治也像兄弟一样,联繫很紧密,也很相似。
底下《雪公讲要》又引《皇疏》,皇侃这也是大儒,他的《论语义疏》。这是南北朝的大儒,他讲到,「在周公初时,二国风化俱治如兄弟,至周末」,周朝末年,「二国风化俱恶,亦如兄弟」。这是讲两国他们的政治,所谓像兄弟一样,就是非常的相似,同起同落。在周公初时,这是讲周朝初年的时候,周公在鲁国受封,康叔在卫国受封,两国的风化都非常的好。因为两位都是圣君,治理国家都是国泰民安,人民百姓都懂伦理、守道德,所以两国政治都非常好,像兄弟一样。到周朝末年,东周,这是春秋时代,孔子在春秋的时候,两国也就民风每况愈下,愈来愈恶,从国君到大夫、到臣民,都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这也像兄弟一样,都非常的不好。这是孔子的感叹。
《朱子集注》裡面讲的意思也相似,他说「鲁、卫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政治也都差不多这麽衰乱,「故孔子歎之」。《雪公讲要》,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他引了这三个注解来说明这章论语。一个是刚才讲的《论语集解》裡面的,一个是皇侃的《论语义疏》,还有《朱子集注》,三家解释都有道理,大同小异,都可以做为参考。我们再看下面一章,第八章: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这一章是孔子讚歎公子荆,荆是这个公子的名字,卫国的公子,『卫公子荆』。因为鲁国和卫国都有一个公子荆,同名,所以这裡用「卫公子荆」来区别于鲁国的鲁哀公的公子。卫国的公子荆『善居室』,这个善,按照皇侃的《论语义疏》,当能字讲,就是能够治家而不奢侈,这个意思。公子,我们都知道是国君的儿子,如果要继承君位的人叫世子,不是继承君位的其他的儿子都叫公子,都是豪门贵族,所以一般来讲生活都是奢侈。但是这位卫国的公子荆却是非常的节俭,而且常常能够做到知足常乐,所以孔子特别讚歎他。这位公子荆在成年之后结婚成家,他父亲给他一处封地,让他去治理自己的家室。当他开始有一些用具的时候,这就是《论语》这章裡面讲的『始有』,他就会说,『曰,苟合矣』。这个苟合,苟字,按照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裡面讲,当但字讲,就是但合矣,意思就显示很满足的意思,这就够了。合字就是指满足,就是已经有一点,他就觉得满足了。底下又说,『少有』,增加了一些,少有就比始有多一些,用具方面增加了,然后他就说『苟完矣』,这个完就是很完备,我少少的东西就觉得很完备。你看他一点都没有贪心,生活更不会奢侈,很节俭、知足,东西少他都认为是完备。再底下讲,『富有,曰,苟美矣』,富有是积蓄增多了,就变得愈来愈多,家庭富裕,他就说苟美矣,这个美就是美好,完美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