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94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可见发大心多麽重要!世间人讲的要立大志,不能安于小乘。《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这品经文裡面就讲得非常的详细。另外还有读「信解品」也可以知道这个意思。「信解品」裡面,这是佛在《法华经》裡面第四品讲了这麽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个比喻。是说有一个人在很年幼的时候就逃离了他父亲,到了其他的国度裡面。经过了五十年,他也就长大了,年纪也不小了,逐渐也就澹忘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富贵、有福报的这麽一个人,而且父亲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逃走了。可能是像现在很多人有逆反心理,父亲管教他,他就逆反,他就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父亲日夜的思念他,这是他唯一的儿子。这个儿子,他就在外面过着流浪的生活,非常穷困。他父亲非常富有,家裡金银珠宝非常富足,很多的佣人,很多的听差马弁,牛羊马象,很多。有一天父亲出行的时候,正好这儿子沿路乞讨,到了他父亲来出游的地方。他父亲坐在象上面(在印度一般都坐大象)远远就看到儿子,就非常的欢喜,一眼就认出他了,但儿子早已经把父亲忘掉了。所以他父亲立刻就叫自己这些跟从的人,把这儿子请过来。结果儿子看到有这麽一个大富的长者叫家丁来抓拿他,他很害怕,拼命的跑,结果那家丁就拼命追,把他追上了,就押到了他父亲跟前。这个儿子当时被押着的时候心裡就想,完了完了,这回遇到冤家了,被人押着去见大富长者,恐怕这次死定了。结果他父亲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心裡很痛心,知道这个儿子已经是心意下劣,在外面流浪几十年了,他习惯于那种卑贱的生活,所以他见到富贵的人都很害怕。

 

像这样的人,怎麽可以一下子把整个家产交给他?他承受不起。父亲虽然认出这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父亲就想着要用一个方法慢慢的去引导他,让他慢慢的心量打开,他现在心太粗鄙了。所以,父亲就安慰这个人,安慰他自己的儿子说,你也不要害怕,你可以到我的家裡面去给我做点活,我不是为难你,你可以到我那去做点事,你不用乞讨了。结果就想着安排给他一个工作,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安排很好的工作给他,他受不起,别的人也不服他,所以只好让他去做除粪的工作,每天就清洗厕所、粪便,做这些最污秽的事。然后每天就做,他父亲就偷偷在屋裡看着他。时间做久了,他就慢慢习惯于家裡的生活了,然后父亲就不断的来提拔他,给他加工资,而且叮嘱他,你要好好工作。这个人也算挺要好,也很努力的做事情,慢慢地位就逐渐逐渐提升,大家也对他愈来愈尊重。如是经过了二十年,那也是不短的时间。你看要引导一个人、教化一个人,那时间很长。到最后,这个父亲逐渐看到儿子下劣之心已经捨掉,慢慢产生大志向,他自己也到临终了,于是就把所有的亲族,包括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等等这些贵族全部都召集来,然后就跟大家宣告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儿子,他是我所生的。他年幼的时候逃离了我,经过了这五十多年的辛苦,现在又回到家裡。经过我这一番调教,他渐渐也就能够担当起这个家业了」。于是,说完就把所有的财物、财产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佛是用这个比喻来跟我们说什麽?说我们这些凡夫,就像这个乞讨为生的儿子一样,逃离了佛。这个佛是什麽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本来的面目。我们每个人本有佛性,可是现在我们迷失了,而且迷失很久了,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本来是佛。就像这个儿子不知道自己本来是家财万贯,他以为自己就是这样贫穷,在外面流浪受苦,我们现在就干这个事。佛慢慢善巧的劝化、诱导,让我们逐渐逐渐回头,逐渐逐渐认识我们本来的面目,让我们发起大心,发起愿作佛心。我们凡夫心地粗鄙、下劣,不肯作佛,「佛我们怎麽能做?太高了,圣人我们岂能做得到?」发不起这个大勇勐心,所以这是小人。不仅说凡夫没有发这个心,连声闻缘觉都没有发这个心,都感觉到自己没办法作佛,跟佛没得比,不想到自己本来就是佛。

 

佛就是这样善巧诱导,你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古德判作五时说教。第一时是华严时,华严时是佛在定中宣说的《华严经》,世间大众没办法参与,这是法身大士参与的法会。然后出定之后开始讲经教学。佛的意思,就像《法华经》裡讲的,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他为什麽来到世间?他就是为了告诉众人,告诉世间的众生,「你们本来就是佛,现在教你们如何成佛。你们当然能成,你本来就是,你现在又要发心作佛,怎麽不能成佛?」他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来到世间,告诉众人这个大事因缘,实现教学的目标。但是,一开始众人不能接受,「我们怎麽能是佛?」佛看到大家不接受,于是就慢慢开始诱导。所以先讲阿含,就是小乘经,阿含时总共十二年;再讲方等,方等经典是八年;然后是般若时二十二年,讲般若,讲智慧,教我们看破、放下;最后讲法华涅槃,到最后《法华经》是开权显实,跟我们讲佛法裡只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过去讲的都是方便说法,慢慢劝导的。就像这个父亲慢慢的去引诱孩子发大心一样,先让你掏粪,做掏粪的工作,做这些粗鄙的工作,慢慢提升你的志向,最后才让你直下承当。《法华经》就是教我们人人本来成佛,连提婆达多都能成佛,你说还有谁不能成佛?所以从这裡我们看到,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让我们直下承当,自己来做圣人,我们要发起这个大心。儒家讲读书志在圣贤,这佛家讲学佛是志在作佛,你得发这个心。包括你要往生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干什麽的?去作佛的,不是为其他的事情。这一章我们就讲到此地。底下我们来看第五章: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诵诗三百』,就讲读诵《诗经》。《诗经》有三百零五篇,所以这裡叫诗三百。《诗经》是孔子自己编辑的,他删定的。用什麽标准来删定?在《论语》裡面有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用一句话来讲,这个标准就是三个字「思无邪」。所以,《诗经》是让我们思想得以淨化,能够回归本性本善,这是《诗经》的目标,这是圣人的教化。所以古人,读书的儒者都要读《诗》,所谓诗以言志,读了《诗》之后,他能够生起希圣希贤的志向。真正读通了,这人就有智慧,他也就成圣人了。他真有智慧,他处理问题是可谓手到擒来,做什麽事情他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会做得非常的顺,处理得非常妥当。你给他为政,他能够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你让他做外交,他在外交上面也能够处理得很圆融,这是学《诗》学通了的人。

 

底下讲,『授之以政,不达』,这是讲这种读《诗》的人读了很多,读了三百多篇诗,也背得烂熟了,这种人应该是会办政治、会办外交了,可是,如果把政事交给了他,「授之以政」,就是把政事交给他,他不达,他不能通达,做不来。『使于四方,不能专对』,就是派他去四方,就是外国,去办事,办外交。外交最讲究辞令,怎麽样跟人家说话,要说得很得体、很圆融,可是他又不能专对,讲话并不是讲得很得体。不得体的语言那是等于侮辱了自己的国家,因为你出行是代表国家出行。这样的话,『虽多,亦奚以为』,这个多是什麽?诵诗读得很多,读《诗经》读了很多,虽然多,又有什麽用?这个奚,就是疑问词,又有何用。这是没真读通,没有能够活学活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9:40: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55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