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又说,「孔子圣人,曾谓不如鲍氏之子乎?」孔子是圣人,他岂能够不如鲍氏之子?连鲍氏之子十二岁的人就懂得这个道理,就懂得天生万物是平等的,不能够相杀相食,应该以和谐仁爱这样的心共处才对,孔子难道不懂?肯定知道。「故知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者,喻言也」。所以夫子钓鱼不网鱼,射鸟不射巢中的宿鸟,都是什麽?善巧方便,在不断的启发人觉悟而已,他的本意是最后希望人不要去杀生。有的人又会问,人不吃动物、不杀生,因为动物贪生怕死,牠有生命,所以我们不能杀牠;我们吃素,植物也是生命,吃植物为什麽又可以?谈到这个话题,用这章来讲就很合适了,这是什麽?蕅益大师讲的,「现同恶业,曲示善机」。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真的就是业力受生。你来这个世界不得不造业,肯定要造业,造业,尽量不要造恶业,尽量造轻一点的业,不要造重业。吃植物是不是造业?也是造业。
佛劝我们要离开娑婆世界,离开六道轮迴,那你就不用吃这个世界上的菜了。你要吃,说明你跟这个世界结缘了,没办法,因为你必须要养这个身,用这个身来修道。我的身留在这个世间不是为了享受,所以懂得,吃,你尽量少造业。植物和动物比起来,植物无情,动物有情,所谓有情就是牠有灵魂,牠有贪生怕死的念头,牠有恐惧、有痛苦。你杀害牠,牠有怨恨,牠要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轮迴就是冤冤相报,所谓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今日吃牠半斤,来生还他八两,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为什麽?因为跟牠结了这个怨业。
植物没有这个怨恨心,它没有灵魂,它属于无情生命,所以吃它就不会跟它结什麽怨恨。虽然也是造业,反正你在这个世界上吃东西就是造业,没有说不造业的。这造的业就轻了,比吃肉就要好很多,这都是不得已而求其次。就好像你吃肉,裡头给你两种选择,一个是吃猪肉、一个是吃人肉,你吃哪一种?你是不得已,只有这两种,你肯定只吃猪肉,不要吃人肉。吃动物和吃植物就是这样,两种选择,当然我们就吃植物,不吃动物,造业造得轻,就这个道理。这就是什麽?曲示善机,连佛来到这世间给我们示现,他也吃,祖师大德他们也吃。吃素是不得已而求其次,曲示善机,知道我们要养活这个色身,修道用的,你不吃,它就死了,你没成道业就死了,那还要轮迴,下辈子造业更重,不如现在少造点业,出轮迴。这真正是委曲宛转的设善巧方便,是这麽个道理。实在讲,我们对植物也是应该爱护,在戒经上讲,「清淨比丘,不踏生草」,真正的修行人有爱心,见到小草都不忍心踏上去,除非是没有路走,不得已才踏;只要有路走,哪怕是绕远路也不能够踏生草。这都是仁爱之心,万物跟我一体,尽量不要伤害一切万物,哪怕是无情生命,甚至山河大地、这些土石我们都应该爱它,真是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这章主要教我们要断杀业,即使一下断不了,慢慢的断。譬如说我们吃,一下不能吃素,先吃三淨肉。三淨肉是,动物你不见牠被杀时候的样子;不闻杀声,牠被杀害的叫声你听不到;而且这个也不是为我所杀,专门为我杀的不能吃。这叫三淨肉,这个造业就比较少一些,也是不得已而求其次,吃三淨肉就比吃专为你杀的好。现在人吃海鲜都得挑活的,还要特别让伙计把鱼拿给你看看,「是这条」,专为你杀,造业重。慢慢从吃三淨肉,再吃譬如说一个月吃六斋日、十斋日,慢慢断掉肉食。这样的话,你能够戒杀断肉,你是无畏布施,你的果报是健康长寿。你看我们恩师吃素吃了五十多年,现在八十四岁,身体健康,无畏布施的结果。我们来看下面第二十七章。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根据《雪公讲要》裡面说,他引《集解》(《论语集解》)「包曰」,包咸的注解说,「时人有穿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这是此章为什麽夫子要这样说,把背景讲了出来。「时」就是那个时候,有人,「有穿凿妄作篇籍者」,就是他有创作,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着书立说。夫子讲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能够创作。只能是什麽?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当时有人这麽做,所以夫子在这裡特别说这个话。说这个话,对当今来讲就更有必要了,因为现在人,你看有几个人说不想创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都已经觉得不能理解了,现在都想自己搞发明、搞创作,自己要搞创新、创意,写的书都是自己的意思。
我们知道,为什麽夫子要述而不作?因为圣人证得自性,他所说的这些教诲是自性性德流露出来的,他都是教我们也回归到自性上,也像他一样成为圣人。我们现在没有回归自性,还没成圣人,先学习圣人教诲,依教奉行,总有一天也能像他那样成就圣人。我们不能自己搞一套,搞一套肯定搞不成功。没有证得自性,需要依据圣贤的教诲来做,他们是过来人,他们已经成就了,教给我们这个经验、这种方法,我们照做就能够成就,用不着自己创作。创作的,离不开妄想、分别、执着,而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正是需要放下的,这就是回归自性的障碍。等你回归自性,你成圣人了,你讲出来的教诲也是跟圣人讲的一模一样。所以,孔子成圣人了,他还是述而不作,用不着创作,大家都证得自性了,所以大家的看法、想法完全一致,因此说法也是一模一样,何必要自己创作?讲古人的就行了。
佛法更加严格。你看释迦牟尼佛讲,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讲一个字,他自己说没讲一个字。为什麽?都没有一个字是自己的意思,所谓今佛如古佛再来。现在你成佛了,你所说的跟古佛讲的一模一样,真正是述而不作,完完全全述而不作,没在古佛的经典上多加一个字,完完全全是按照古佛所说。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现在学习这些圣贤经典,我们只有学习的分,不用提出自己的创意。创意离不开妄想分别执着,要把它放下,这是修定、修忍辱。忍到一定程度,定功深了,智慧就现前,那时候你也不需要创作,你所讲的肯定跟圣人一模一样,只是把圣人的意思发明出来而已,没有在圣人的意思上多加一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