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十八集) 2010/7/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58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论语》,请看「述而第七」,第二十五章。上次我们讲到这章,没讲完,我们再把这章念一念,第二十五章。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恆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恆矣。】
夫子感叹。根据「雪公讲义」裡面所讲到的,这裡讲的『圣人』、『君子』和『善人』以及『有恆者』,都是对于天子、诸侯这些当政者而言;而《朱子集注》把范围扩展了,统指,这个意思也很好。从这裡我们关键是学《论语》反求诸己,自己要志在做圣人。做圣人,必须先得做一个君子,如果君子都做不到,圣人是根本不可能;要做一个善人,必须先做个有恆者,就是你要有恆心,能够锲而不捨、恆常的来求道,这才是有恆者。想做一个有恆者,夫子在这裡给我们提出,要注意三个方面,『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这三个就很难成为有恆者。根据《朱子集注》裡面的解释,说这三点都是虚夸、浮躁,本来无,充作有;本来是虚的,充作盈,俗话讲的打肿脸充胖子那一类人;本来是贫穷(约是贫穷),或者是捨不得布施的,他就充作很豪爽,泰也有骄奢的意思。这些都是虚夸的行为,华而不实,有这类行为就不可能有常,为什麽?因为他心中对于名闻利养放不下。他为什麽要虚夸?因为他希望有名利,希望别人讚歎,希望别人恭敬他,这是属于心中有欺诈,口裡就会讲妄语、身体就会造作妄为。他不是从真实心中去求道、去成就自己的人品,而是做一个幌子出来,做给人家看的,心不真,就不可能有恆。
在战国时期有一位道家的修行人叫列子,他是跟老子、跟庄子几乎是齐名的一位道家代表人物。江谦先生补注裡头有引用过《列子》,《列子》裡面有一些着名的文章我们也读过,譬如说「杞人忧天」、「愚公移山」,这些都是出自于《列子》。他是郑国人,也就是现在河南郑州人。他学道发心很真,崇尚清淨无为,一生就致力于道德学问。他不想出来做官,不求名、不求利,真正是隐居修道。他在郑国隐居了四十年,一生就是自己学道,然后着书。他的这些着作蒐集在《列子》裡头,总共有二十篇,十多万字,有一些失传了。相传他道行很高,可以乘风而行,就是飞,可以乘风来飞行。后来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他学道,他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因为他是能乘风飞翔,所以叫冲虚真人,因此列子的着作也称为《冲虚经》。列子真正跟颜回一样,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心胸很豁达,真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家裡虽然很贫穷,甚至吃不上饭,自己饿得也面黄肌瘦的,妻子、儿女也都跟着他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但是他一直都是非常的泰然,还是坚持修道。
当时郑国的宰相叫子阳,有人对子阳说,列子是个修行人,你最好资助一下他,供养供养他。子阳这个人是好名的,他也很乐意做好事,但是想做一个出名的好事,于是他就派人给列子送了十车的粮食来供养他。列子再三的致谢,但是不肯收受粮食,把这个粮食退回去了。他妻子就埋怨说,「我听说修道的人,妻儿都很快乐,我们却跟着你挨饿。现在宰相送粮食给你,你怎麽不接受?我们怎麽这麽命苦!」妻儿都有埋怨了。列子就笑着对她说,「子阳并不真了解我,只是听了别人的话,就想博一个好名声才送粮食给我的。说不定如果我接受了,以后他还听别人的话会怪罪我的,所以我不能接受」。结果,果然一年之后郑国发生了变乱,子阳也因此在政乱当中被杀了,许多他的党羽也被株连,唯有列子安然无恙,因为他当时没有收受子阳的粮食,没有瓜葛,所以不受其害,没有受牵连。
我们看到列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真的他是一个有恆者,他心裡绝不沾染名闻利养。名闻利养是修道人的大障碍,心只要有名闻利养,他的心一定是心浮气躁,不可能安定下来学道、修道,他就会有务外的心理、有攀缘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所以修道,关键是在自己真实心中作去,人家知与不知都无妨。我们修道不是为别人看到,不是为别人讚歎我,更不图名闻利养,这个心才是真实。而如果能够真正像列子那样清淨修学,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定此生有大成就,这个成就是这一生自己成圣人。成就之后,要看跟世间有没有缘分,有缘分,别人请我们出来,我们再出来;人家不请,依然像列子一样隐居,着书立说,或者是教养后代,带几个弟子出来能够有传承,这就很好。能不能够成名、能不能够利益大众,这个我们不需要自己去筹划,不用主动攀缘,一切就是随缘。你看这个心多清淨!只有这种清淨心才能入道。这个是恆心,一直坚持这种心,你有恆,最后你就是善人,你就是圣人。贵在坚持,不是我今天明白了,今天就把它放下,过几天境界现前、诱惑来了又心动,又跟着缘去,那就不叫有恆。
我现在逐渐逐渐意识到,人生过了一半,剩下的时光能不能真正成道,关键是在现在自己的抉择。所以,我们跟着恩师学法,就是要死下一条心跟他老人家长期的修学,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就是这样学下去。在前两年,国内外很多地方邀请我们出席一些论坛、参与一些讲座,那是什麽?做些普及教育的工作,跟众生结结法缘,但是自己还没有真正得度、没有成道,你所讲的,影响力、教化的效果很有限。不像真正古圣先贤,他们都是厚积薄发,他们留下的东西真正是传世的,几千年都使世人受益,为什麽?因为他的功底厚。你功底愈厚,你所发出来的力量就愈强。
像佛门的高僧印光大师,几十年在藏经楼裡面深入经教,到了七十岁再出来弘法,只弘了十年,他八十岁走的。这十年的力度,超过他同时代任何一位高僧大德。他留下来的《文钞》这部着作,我们相信传九千年末法时代都没问题。人家真正得道了,着作可以传世;现在我们没得道,如果想要着书立说,那些都属于浪费时间,现在关键是自己学法。我自己本来是根本没有想着要出什麽书,只是国内有一些同修要发心,把我讲座的这些光碟听了之后,把它整理成文字,在国内也出版了。出版了之后寄来给我看,我都没有怎麽去关心这个事情,印得也不错,当然可以给初学的人参考。但是现在这些着作出来,如果给专家、给大德看了之后,人家只会笑一笑,为什麽?自己根本没什麽功力,学得很浅。所以不是我自己想要出什麽着作,人家出的。当然,我们讲的这些东西没有版权,人家拿去整理、印刷、流通,我们都不管,我们不限制,他要是觉得能利益众生就拿去。而我们自己真的不敢出自己的着作,现在只有学的分。真正学个几十年,功力深厚了,自己真正行道有得于心,那时候留下一部、二部着作足矣,甚至不留着作也没有关係,留下这些光盘给后进的人参考。所以学道,永远都是用这种谦卑的心,不敢去冒充做老师。
现在国内还是请的人很多,虚名在外,人家知道你讲得好,都想请你去讲,弘扬传统文化。而我,找到我的,我全部婉言谢绝了。除非是恩师指定的,让我出门去结法缘,我是听恩师的话,不敢违抗师命;其他的找到我的,我说我不能够出门,我现在最重要的自己深入经教,等以后成就了,我一定来给你讲。所以充实自己重要!而充实自己,最关键心要定得下来,不要羡慕别人在外面法缘多麽殊胜,恭敬讚歎的人有多少,那些都是表面的现象;最重要是看我们自己是不是真有德行,真要做一个有恆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