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第二个讲以「习」字为趣。这个习是要径,趣是要径的意思,你要达到成圣的目的,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圣贤之道重在一个习字,习是练习、实践,把你所学的圣贤教诲,认认真真在你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去练习、去实践、去运用,这样你就能够得到圣贤的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不亦悦乎。如果只是学,没有去习,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没有用,都是口头上的、文字上的,不是实学。所以学贵力行,要真去干、真去用。所以我们恩师给我们讲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儒学,一个是学儒,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搞儒学是什麽?光是在口头文字上去学这些道理,没去用,那不是实学,美其名曰叫儒学。你是一个儒学学者,你能够讲四书、讲五经、讲十三经,讲得头头是道,你能够拿博士学位,你能够当教授,发表很多论文。对,你是个儒学家,但是你能不能够真正不亦悦乎?你还是天天很多烦恼、很多贪瞋痴,《大学》裡讲的好乐、忿懥、恐惧、忧患,你能不能放下?你真能放下这些烦恼,你就真正得到喜悦,这才叫学儒。学儒是学什麽?像孔子、孟子那样,学得跟圣人一样,这叫学儒。我们读四书,学《论语》,目的是学儒,不是搞儒学的研究而已。文字上的这些当然是有用,它指导我们学儒,但是不能够执着在文字语言上而没有去力行。
行门的关键就在于格物,《大学》裡讲的格物。格是什麽?格斗,物是物欲。自己的陋习,自己的烦恼、欲望,这些现前,障蔽了你的自性,使你的明德本善透不出来。所以你要跟它们格斗,要把它们压下去、控制住,让它不能起现行、不能起作用,时间久了,成为自然,你格物的功夫就成就,你就致知了。致知是恢复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本有的,你就能诚意,你就能正心,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成圣人了。《论语》裡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克就是克服,克服什麽?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复礼,这个复是回归,礼是自性的性德、明德。仁义礼智,这是讲的性德,你回归性德了。这从哪裡得到?克己的功夫中得来,就是格物的功夫,这就是习的内容。所以学了一定要去做,真干、真放下,这叫学而习了。
第三我们来讲「时」字,以时字为枢机,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时习。时就是不间断,时时、时常没有间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你看孔夫子一生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他老人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你看是没有间断,发愤学习,废寝忘食。为什麽能废寝忘食?因为他快乐,他喜悦,不亦悦乎。你看快乐得忘记了忧恼,不知道老之将至,连自己年老都忘了,可见得夫子之好学如此。圣人没有别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学,时时刻刻在习,念念始觉合本觉,时时明其明德,念念回归本善。无时不学,无时不觉,那你就成圣人了,你就圆满大学之道。
所以学人最怕的就是自己有毛病、有习气现行的时候,譬如说见到财、见到色起贪心,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高兴、起瞋心,念头起现行的时候不能够勐然觉照,你浑然不知,这是最麻烦的,这就不是时习了。或者是觉知之后,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气烦恼,明知见到财色起贪心不对,明知道遇到不如意事生瞋恚、烦恼不对,或者是起种种的贪瞋痴慢,傲慢、嫉妒等等的这些烦恼不对,而不能够断除。他知道自己起念头了,但是不能够决然放下,这也不行,所学的功夫就间断了。有的学人,我们是专讲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在大庭广众之中保持着庄敬谨慎,大家一看也尊敬他。但是在自己閒居独处的时候又不能慎独,就放逸了,这都难以成就圣道。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做到时习,这个时是时时刻刻不间断。
《中庸》讲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要修慎独的功夫,不能够在须臾顷刻之间离开道,这讲「时」的意思,不可须臾离也。念念都要皈依圣道,回归自己的本善,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别人看不见你的时候,有所不睹,有所不闻,看不见你、听不到你的时候,那是要戒慎恐惧,害怕放逸。这一放逸,修学的功夫就堕落下来。所以一个人的德行就在隐微处见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不被人发现的地方,最显示你的德行,那是你真实的表现。最微细的细节裡头,显示出你真实的德行,所以君子要慎独。
这个独是别人不睹不闻、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当然,你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属于在独处,你在大庭广众之中,你起心动念别人也未必知道,这个时候也是要慎独。所以最隐微的地方是我们念头起动处。这一念刚起来,我们能不能够觉了,马上观照我这个念头合不合道、有没有离开道?如果不合道,立即要把它放下,这叫「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很难说不起来,这个很难的,念头是习气,过去的习气,你要不起念头,很难做到。你起了念头怎麽办?马上觉照,不能迟缓,立即把不合适的念头放下,这真正是时习,时时刻刻都在做圣人,克念作圣。
第四个方面我们讲悦,以「悦」字为受用。圣学是心性中流出来的学问,你能够学而时习,就无时不觉、无时不悦,你真正喜悦,你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你自己不断的亲证,证明圣人所说的理论境界,从这裡得来的,跟外面的物质条件好坏没有关係。你看夫子的学生颜回,《论语》裡面讲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夫子讚歎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穷得吃饭碗都没有,要用竹子编的篓盛饭,叫箪食;喝水杯子都没有,用瓢,瓢饮;居住在陋巷裡头。别人在他的这种境遇,不知忧虑到什麽地步了,但是夫子看到颜回是不改其乐,他乐得不得了,他不愿意改变他现在的环境,真叫安贫乐道,心是安宁的,常处在喜悦当中。正因为有这种喜悦,所以修学的人能够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发愤去学习,学而后教人,教人是传道,这个精神动力就是这种不亦悦乎,所以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