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古诗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人可能是在山野裡头,住一个小茅屋,你想想那个境界,每天读书,快乐喜悦,甚至外面的草长到窗前都忘了去除,整个就沉浸在读书之乐当中。这种意境我们有没有体验过?这个喜悦不是世间的五欲享受那种所谓的快乐可以同日而语的。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你这个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不是真正的喜悦,那是外部的刺激而已。学圣学贤,学者都必须经历信、解、行、证四个层次。首先你得相信,你相信圣道你才能去学,你不信,你就是把自己自绝于圣人门外了。所以首先要有对圣人的信心,对自己能成圣人也要有自信,那你才肯学,这是信。信之后要解,解是学习圣贤的经典要理解,理解是第一步。理解都不能理解,你怎麽去运用,你怎麽去实践?光理解也不行,理解只是文字上,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力行,把圣贤的道理用到自己的言行生活。然后你就能证,证是证明,证明圣人所说的确实没错,你得到了圣人的体验,所以你能够不亦悦乎。
信、解、行、证,学是信解,时习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离圣道,你就得到悦,悦是证。所以学而时习,不亦悦乎,这就是信解行证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不是孤立的,它是相互提升、相互促进,你的信解提升一层,你的行证也加深一层,行证深一层,你信解又提升一层。愈学愈喜悦,愈行愈踏实,所以你能够不退转,学习圣道你不退步,你只有进步。《大学》裡讲的,「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进步。
我过去是在大学裡面商学院教金融的,追随恩师学习圣贤教育十几年,也仰慕恩师的德行。我们的恩师真的是像夫子一样,做到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存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行持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十多年从事圣贤教育的弘扬,让我们非常的仰慕,深受鼓舞,立志效法。所以把这个大学教授的终身教职工作辞掉,追随恩师学习圣道,学而习,学了之后去力行。曾经也有人问过我,你放下工作,你没有收入怎麽办,你吃饭怎麽解决?当时我就笑着回答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你看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他不改其乐。这个乐,不是你吃得好、穿得好、住豪宅、开名车这个物质的享受能够比拟的。所以孔颜之乐,我们现在浅尝一点点,已经很有受用了,真的不会为衣食所忧虑。你的衣食、你的受用,「命裡有时终须有,命裡无时莫强求」。《论语》裡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只想着自己的衣食受用,物质生活,这是喻于利,就是他只知道利。君子只存着义,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这叫义。
我们从师学习这麽多年,知道现在世间最需要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师资。这桩事情如果已经有很多人做,我们也就不需要参与,人家做得比我们好。但是这桩事情现在没有人做的话,我们就得挺身而出,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应该做的。为了要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大学》裡面讲的「明明德于天下」、「平天下」,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和谐世界。孔老夫子的志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大同世界的理想。我们恩师是这样的立志,也是毕生投入到圣贤教育的工作。「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谐世界如何达到?最重要的要靠教学。教什麽?伦理道德,教做人。大家把自己人做好了,这社会自然和谐,大同世界也并不算遥远。所以我们为了这桩事情,有这个志向走这条路的,也就要把个人的私利、享受置之于度外,才能够对不亦悦乎稍有点体会。如果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不肯放下,怎麽可能得到这个喜悦?得不到圣人的受用!
你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你放下十分就有十分的受用。所以圣学是用来练的,无非就是把自己的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享受放下,把贪瞋痴慢的烦恼放下,那就叫格物。物一格,知就致,意就诚,心就正,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真正要去体验才行。
时间到了,我们这第一章没讲完,只讲了前面一句,后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留作明天继续向大家汇报。谢谢大家。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