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他化自在天王,我们就介绍到此地。接着请看第二段「化乐天」,长行有十一句,十一位天王来代表。请看经文:
【复次善化天王。得开示一切业变化力解脱门。】
我们还是一位一位来介绍。大前提我们要记住,这些人全是诸佛如来慈悲示现的,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就像《普门品》裡面所说的,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应以天王身得度,他就现天王身而为说法。在此地示现的『善化天王』,这是欲界第五层天,化乐天。『开示一切业变化力』,开示是对别人,注解裡面说「为物开示诸业如化」。他没有说为人,若是为人开示,这个范围就小,六道十法界裡面只限于人道;为物开示范围大了,十法界都包括在其中。他所示现的欲界第五天的天王,他的开示可以教化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裡面的佛,听他的开示,看他的表演,也帮助觉悟,也帮助他提升境界。所以物把十法界全都包括在其中,不仅仅是指六道众生,古人所说的下学上达。四圣法界的那些圣者,当然在形相上来看比他高,他才是个欲界第五天,但是看他的开示、看他的表演,往往也有所觉悟。正如同我们世间,譬如他拿到博士学位,他拿到硕士学位,这地位很高了,往往听小学生讲演,触动他灵感,他有所觉悟。这个事情有,我们往往也看到。我们自己学佛,觉得自己境界不错了,好像地位也很高了,可是往往我们接触到初学的同修,是连佛法完全不懂,他讲几句话,我们在当中也有领悟。这才想起《华严经》裡面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我们在生活上就能够证实。初学的菩萨,初发心的菩萨,可以学等觉的法门,等觉菩萨也不捨弃初发心所学的那些原理原则。所以佛法跟世间学校不一样,世间学校课程真的是有隔碍,一年级学生决定不会学二年级的课程,小学生决定不可能学大学生的课程,但在佛法裡是圆融的,大学生还要学小学课程,小学生可以兼修大学课程,佛法是个很特殊的教学。
「开」是开启,「示」是指示,古德在讲解这两个字用比喻。佛为众生开启自性之门,自性之门虽然开了,你见到了,但是你不识货,你不认识,所以还需要一桩一桩指示给你看。像我们去游览博物馆,博物馆门开了,我们才能进去,进去之后,看到那些展览的东西不识货。像我们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一般人进去之后,看看裡面陈列的东西,喜欢什麽东西?多半喜欢明清的玉器,那个凋得很美;看到商周那些破铜烂铁,理都不会理,那个东西送你你要吗?不会要。可是哪个有价值?破铜烂铁有价值,宝!明清玉器没什麽价值,不能比。可是我们凡夫看到,那个好看,好看的就好,那些破铜烂铁上了锈的不好看,谁愿意家裡摆这个东西?不识货。必须有人给你讲解,一样一样指示出来,你这才恍然大悟,才知道那个是真正的宝物。这是比喻佛菩萨的演说,佛菩萨用演说的方法来开我们的茅塞,所以叫顿开茅塞。
听了佛菩萨的指示,示是表演,经上常讲「为人演说」,不但要说,还要做出榜样给人看。我常常劝导我们的同学,我们在一生当中时间很短促,因缘、好的善缘不容易遇到。这一生要想不空过,人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是大家都羡慕、都希求的。要怎样做得有意义、有价值?那就是每一桩事情都要做到给世间人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很好的模范;不但给今世要做好样子、做模范,还要留给后世,这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所以要建个道场,道场跟别人道场一样,你建它干什麽?道场太多了,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你要建,建得跟别人不一样,要有个好样子。建个念佛堂,一天二十四小时念佛永远不中断,这是个好样子,这个样子可以给现在、可以给后世做典范,这就有价值。建一个讲堂弘扬正法,这个讲堂裡面讲经天天不中断,这个有价值,我们应该要做。如果我们做不到,做不到就不可以做,不能浪费施主的布施。佛经上讲的话决定不会错,「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你以为佛说这个话是吓唬人的?佛说的是事实真相。什麽叫了道?《华严经》上这些大德都是了道;了道就是我们讲的修行证果,依照这个经的说法,你契入一真法界,你这才算是了道。你出不了六道轮迴,你没了道;出不了十法界,你也没有真的了道。换句话说,脱离不了六道轮迴,你就得要还债,你要受报,你将来要还债,你今天接受施主多少供养,将来一个一个去还,麻烦可大了!所以,深明因果的人不敢接受人供养。
我一学佛,真是得到善知识的指引,我第一部念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介绍给我的,那个时候老居士七十多岁了,我才二十多岁。我念了之后,我懂得这个道理,我能接受。佛法、世法都建立在因果的理论上、基础上,所以学佛这一生当中,我守住这个原则,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都要以因果为依据。出家人以法布施为主,自己修行,做出修行的样子是法布施,让人家看,有缘讲经说法也是属于法布施;财布施是其次,出家人没有财。所以一定要懂得,人家供养来,就给他做布施,供养得多,多施;少,少施;没有最好,没有就不要布施了。这是唐朝庞蕴居士,也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好事不如无事」。可是在社会上,你是个真修行人,大家对你有信心,来依靠你,他不晓得怎麽修福,钱偏偏送来,那怎麽办?你没有办法,不能不替他做好事。他是来求你帮助他种福,他不晓得福田在哪裡,把种子送来,你替他种,送来了,我们不能不做。所以我们哪裡有求做这些事情的念头?不能有这个念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