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第18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太上感应篇汇编评论阅读模式

 

『当请易志洗心』,你看这作者多麽谦虚,他不是用教诲的口吻,而是请你,应当请你易志洗心,易就是改、转变,改你的志向、洗你的心。可能我们原来的志向是为了功名富贵、为了多多赚钱,是自私自利的想法,现在要改变。自私自利,你所得到的不是福,而是祸。心地上有种种贪瞋痴慢疑的恶念,要把它洗除掉,有一念不善都不能允许它留存。『从善去恶』,我们能够努力的修善,除去恶念、恶行,『则天心仁恕,不诛悔罪之人』,上天的心地是仁恕的,仁者爱人,恕是宽恕,天爱人,所以能够恕人。人有过恶,只要肯改,上天都不会诛杀、惩罚悔罪之人。最怕的是不肯悔罪,继续我行我素,虽然天心仁恕、天爱人,可是他不自爱,天也没办法,那灾祸该降临的时候就会降临。『前愆可赎』,愆就是过恶、过错,以前的过错可以赎罪、弥补,只要你肯忏悔。圣贤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肯改过,这就是大善。没有不能忏悔的罪业,就怕你自己不是真心忏悔。什麽是忏悔?后不再造,以后再不犯,这就是赎过去的罪了。『后行可图』,以后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变成善行,福报自然就会跟来,意思就是还有好的希望,不要自弃、不要灰心。你看佛家裡面有讲到,那些十恶不赦之人,甚至造了五逆重罪的人,这种人是临终必定堕阿鼻地狱的。只要临终能忏悔,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淨土,他能够一心念佛,一样能够带业往生,这就是「前愆可赎,后行可图」。

 

『生知、困知』,这是出自于《论语》裡面的话,孔子讲,学道的人有三等人,上等的人「生而知之」,这些道理他生来就知道。实际上佛家从三世的角度看,这个人是属于再来人,所以你不用教,他就会了,就自动的行善,他不受污染。这种人是属于前生善根深厚,或者是菩萨再来,生而知之。其次一等人是「学而知之」,他的善根有,但是不算很深厚,也不是再来人,要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才能够懂得圣贤道理,这是学而知之。一般的人都要通过学,不学真的不知道,而且非常容易在社会中受污染。受了污染,恶念恶行就会遭到报应,报应就是困,遇到困境、遇到挫折、遇到灾难了。第三种人,他没有学,又不是再来人,在人生路上碰了很多壁,甚至碰得头破血流了,「困而学之」,这是又其次,又次一等的人。第三等人是困而学之,也不错,困而能学,学而知之,我们现代大部分人可能都属于这种人,困而学之。学而知之的也是很有福报的人,从小父母、老师教诲,他就不用遇到那麽多困境。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育,打下做人的基础,根基牢固,心地能够善良、慈悲、爱人,行为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很深的根基,他自然就不会遇到太多的困境。从小没扎好根的,现在要恶补,困而学之,而且终生都要学,经书不可一日不读。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那是古代社会,社会风气还算不错。现在三日太久了,一日不读圣贤书、不学习圣贤经教,就面目可憎。甚至求学的心稍稍懈怠了,烦恼习气就会现起来,可能压都压不住。所以天天都会遇到困境,天天要学才避免困境。

 

如果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孔子讲的,遇到困境还不肯求学,这个人就没救了。民斯为下,这是下等人,根性陋劣到极点,这种人将来必堕恶道。佛家裡面称三类人,一个是正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一个是邪定聚。这种人属于邪定聚,聚是类,就是邪定这一类人。他的心与贪瞋痴慢疑相应,他的行为常造杀盗淫妄酒,未来当然是入恶道,所以可见得学多麽重要。

 

《感应篇彙编》是我们弥补因果教育最好的教材,我们有幸能够遇到这麽殊胜的圣贤教育,我们一起来学习、来悔罪、来改造命运。『成功则一』,我们不是生而知之,从小也没有认真的学过,现在困而学之,学成了,最后成功是一样的,也有指望、有机会成为圣贤,这一生求生淨土就有把握了。『万毋自弃也』,这个毋就是不要,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什麽叫自弃?不肯学就是自弃,学了不肯依教奉行、改过自新,这也叫自弃。人一定是先自弃而天弃之,自己不肯自弃、肯努力改过自新,天心仁恕,一定会给他机会,一定会加持、帮助他。下面一段又讲到:

 

【行恶之人。人人厌恶。盖公道在人。亦其良心本善处。但望推此一念。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自勉于有善无恶之地。若徒疾人之恶。而不去己之恶。岂免又为人恶哉。】

 

行恶的人造恶多端,当然人人厌恶,为什麽?因为『公道在人』。人心都有一把秤,你是好是坏,久而人皆知之,这不可能隐藏很久的。天理自在人心,即使是一个造恶之人,他也有本善、他也有良心,他也知道什麽是善、什麽是恶,因此造恶之人就会感得人皆厌恶。公道在人心,『亦其良心本善处』,也是人良心的本善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就是天良、良心,佛家讲佛性,人皆有之。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能够保持自己的良心,在万事万物之中致良知,处处是良心起用、本善起用,所以得到天下人的敬仰。而凡人、恶人不肯用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的良心给障蔽了,我们讲昧着良心做人。良心虽然在,不起作用,被蒙昧了,于是就沉沦于恶道。这裡讲『但望推此一念』,「但」是只,只求你能够推此一念,这一念就是良心、就是本善。其实在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第一念就是良心、就是本善。

 

孟子举了个例子,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很危险,可能会马上掉下去,这个人第一念就会想到救这个孩子,快步冲上去,一把把这个孩子抓住,不让他掉到井裡。此时他这一念是善心,就叫良心本善,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是圣贤得到的境界,仁者爱人,爱心广大、博爱,这是圣贤。一般的人做不到博爱,可是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孩子危险,马上去救,没有经过思考,直下是良心本善起用。孟子就告诉我们,这是人皆有之,就看你能不能够将这一念本善推广、延续、保持。你能够保持不变、终身行之,这不就是圣贤吗?凡夫往往不能保持,可能第一念就想到要救这个孩子,这是本善起用。但是马上第二念起来了,「这孩子是谁家的?我该不该救他?万一我救不成,那小孩掉到井裡了,他的父母会不会诬赖我,说是我把小孩推下去的?我救成了,他的父母会感恩我吗?」首先起了疑虑,疑虑一起来,把良心本善就蒙蔽住,紧接着自私自利就会起来,有自私自利的心就不敢行善了,可能就眼睁睁看这个孩子掉到井裡而无动于衷,不仁到极处。这都是把第一念本善给蒙蔽了,用第二念、第三念,自私自利,那就堕落成凡夫。所以这裡说,但望推此一念,这第一念可贵,要勇于行善、斩尽疑惑。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论语》裡面的话,在「季氏」篇裡面。孔子说,见到善言善行,见到善人,如不及,就好像远远不及他,所以要起心发愿追赶、效法,这是见善如不及,是努力行善的意思。见不善如探汤,汤是热水、沸水,你手伸下去就会被烫伤,所以赶紧得收回来,赶紧收住。这是比喻见到不善的言行,我们要赶紧收住,不能够造下去。这是对自己,就是断恶修善要勇勐,不能够有迟疑。『自勉于有善无恶之地』,自勉是自我勉励,要很勤奋、很精进的断恶修善,最后自己的心地和行为都到达纯善无恶的境界。像《十善业道经》裡面讲的,菩萨修行以十善业道为基础。而能够像这裡讲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勉力行之,最后到了纯善无恶,能够「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有善无恶之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26日21:55: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36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