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11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后面这几句话说,能信是大智慧,而且是大福报,「顺此信心,发成佛度生同登淨土之愿」,往生极乐世界。去干什麽?跟阿弥陀佛学习,极乐世界老师是阿弥陀佛,同学是诸大菩萨,到那边去拿极乐世界的博士学位。极乐世界的博士学位是地上菩萨,十圣,硕士学位是三贤,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贤,十地博士学位,这到极乐世界去拿去。然后才有智慧、才有能量、有神通,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发这样的大愿,这样的大心。

 

所以这裡几句话说,「但能真实信受,自然能发如上之心。是又为淨宗之殊胜方便」,淨土宗无比殊胜的方便法门。「如《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必宜早生信愿,是即发菩提心也」。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二十岁,本着自己的根性,老实、听话、真干,他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师父特别教导他,老实念佛。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真的,老老实实念了九十二年。念到什麽程度?念到法身菩萨的境界,禅宗所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念到这个境界。他没有念过书,他不认识字,可是你不管什麽经,你问他,好像他都懂,他都能给你解释,说出一番大道理,叫人佩服。我们同学当中也有两个人,学海贤学得很像。刘素云居士,一生专攻《无量寿经》,每天《无量寿经》念十几二十遍,她念了二十年,熟透了。还有一个北京的胡小林居士,最近六年专攻《大乘起信论》,我听过他两堂课,讲得好,讲得很道地,很难找到一个能够跟他相比的。他《大乘起信论》念了三千多遍,其义自见,不难。

 

培养真正有成就的善知识,弘法利生,无论在家出家,方法是一样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三千遍是持戒,诸位要晓得,那是戒,三千遍之后就得定。心定了,三千遍书念下来,妄想没有了,杂念没有了,分别没有了,执着没有了,你得定,定能开慧,就是经典裡面所讲的意思你全懂了。现在学习没老师了,上一代这些高人都往生了,走了,现在没人,现在全靠自己,自己什麽?无师自通。你依照这个方法,一门深入,读书千遍,就能够无师自通。要持之有恆,用真诚心、用恭敬心、用清淨心,你一定能成就。

 

真正成就之后,你才能教人,讲经是帮助广大的群众,帮助他们认识圣贤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大乘佛法,目的在此地。认识之后,你才会选择,选择一门专攻、深入。中年以上都来得及,甚至于老年,对淨土真能生起信心,都能往生。这个法门殊胜方便,无与伦比。所以要发心,不然我们的光阴空过了,这叫真可惜!能够把光阴抓住,一分一秒都不放鬆,这个人必定成佛,往生就是成佛。念老最后两句话劝我们,这劝念佛人,必须宜早生信愿,愈早愈好,真信真愿,这就是发菩提心。

 

下面第四段,「问答解释」。这个问答是念老假设的。「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这个问题来了,针对前面所说的,你提出的,要备修万行,能感菩提。那经上说,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这话怎麽说?下面解释,「释曰:有人根据《诸法无行经》中所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可得,此求者乃远离于菩提,如天与地之相隔远。既然如此,今何云,修万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耶?以下作答」,下面作答。这个问答看起来好像很容易懂,实际上很深,问得很深。

 

我们看下面答覆的,「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你现在着相,你着相求,「不当理实」,跟菩提的理体不相应。「故名人远」,所以举比喻说你跟菩提距离愈来愈远了。「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下面解释:「菩提真正之本体,契理,则无一切相。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执,即是作相。自离于理体之实际,故云不当理实。此人则远离于菩提也。」这几句话的意思讲得很深。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24日16:23: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3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