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55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从观行即佛再提升到「相似即佛」,相似就是事一心不乱,我们未必能达得到,但是观行位中是任何一个人都做得到的,就是你肯不肯干,所以这个法门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道理就在此地。其他的法门,观行即是决定不能成就,我们这个位子就成就了。到相似即佛是事一心,到「分证即佛」是理一心,分证是出了十法界,往生是生实报庄严土。所以我们对于理事、方法、境界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念佛才欢喜,知道自己念得是有功行、有功夫,功夫得力。分分修持,分分利益,自己圆满的得到,他都能相应。周遍、周圆的意思很多,我们在此地也不过就是略举几端而已,细说说不尽。

 

再看第五尊,『永断迷惑主方神』,不但是要断,要「永断」,「迷惑」就是烦恼。烦恼裡面特别着重痴,痴迷,痴很难断。贪瞋这两种烦恼,古德常说,虽然勐利,但是好断,唯独痴烦恼难断,古人有个比喻,比喻作藕断丝连,藕断掉了,丝还连在一起,说明痴烦恼很难断,叫愚痴,愚痴也就是无明。因为贪瞋,戒定就能断,你持戒能伏烦恼,烦恼虽然没断,但是它不起作用。持戒的意思广,我们今天说持戒,特别是在华严会上,大家决定不可以把它坐实在戒条上,那你就错了。戒条当然包括在其中,但是它的范围比戒条广大,佛所有一切的教诫都叫做戒,我们都要奉行、都要遵守,这才叫持戒。所以持戒能伏烦恼,因戒得定,定能断烦恼,定功能断烦恼,永断。永断是什麽?让烦恼永远不会起现行。要到什麽程度?要到四果罗汉。佛将修定,修行人修定,他们的功夫分为九个等级,像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等级。前面八个等级都不能超越六道轮迴,四禅定生四禅天,四空定生四空天,合起来我们称它作四禅八定,这是修定的八个阶段,三界之内,没出去。第八定再加功夫,超越过去,到第九定成功了,出三界了。第九定是四果阿罗汉所证得的,所以阿罗汉出了三界,超越六道轮迴,阿罗汉的见思烦恼永断。见思烦恼虽然永断,迷惑没断,迷惑是无明,所以他能断见思烦恼,不能断无明。无明还要更深的定功,到定开智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断迷惑了。由此可知,永断迷惑,浅而言之是什麽境界?圆教初住菩萨,超越十法界,你才是永断。如果要讲到究竟处,给诸位说,要证到如来的果位才永断迷惑。

 

《华严经》上给我们说,无明有四十一品,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从哪裡来的?断无明上说的。断一品无明,断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是圆教初住菩萨;再断一品无明叫二住菩萨;再断一品,三住菩萨;断十品,你十住就满了;再断一品,断十一品,就到初行位的菩萨。四十品无明断了,还剩一品,等觉菩萨;这四十个位子︰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品无明断尽,他就是等觉。等觉把最后一品破尽了、断尽了,这就证得圆满佛,就永断迷惑,这个的确不容易。诸位从这个地方去看,我们就深深体会到,他们这些人不是真的法身大士,给你讲老实话,都是诸佛示现,诸佛如来示现的。应以法身菩萨身得度者,他就现法身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法身菩萨,诸佛如来所示现的,你才知道华严海会是多麽的殊胜,无比的殊胜。

 

我们今天要怎样来断迷惑?如果要是从研教上来下手,怕的是不但破不了迷惑,可能会增长迷惑。何以故?我们研教往往把教义曲解了,不是如来的意思。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是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你不是增加迷惑?我在过去遇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早年听我讲经,也跟我走得很近。以后听说他去学密去了,我们就很少往来。早年他学经的时候,他是一个教师,是个中学的教师。在台湾中上学校都有学佛的社团,学生学佛的风气很盛,老师也学佛。他告诉我,他在学校佛学社裡面开了一门课,讲《百法明门论》,他也是听我讲《百法明门论》,到学校去讲。我听了之后,我特别提醒他,我说你要特别注意,明门不要讲成了暗门。他听不懂我的话,问我,什麽叫明门?什麽叫暗门?暗是黑暗,明是光明,不可以把光明讲成黑暗。这个话什麽意思?会讲、会听的人,从这一百法裡面开悟,那就是明门。如果讲这一百法,又把这一百法一条一条记得很清楚,那就变成暗门。众生烦恼、妄想已经够多了,你再加一百个妄想,叫他去听、去想,那不叫黑暗吗?不容易,这是学教的难处,你要是不能够正解,正信、正解、正行,你就搞错了。今天学佛的人,学佛有那一番宗教的热忱,但是他不是正信、正解、正行,所以佛法裡头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他没有得到。

 

如果我们用近代科学的方法来说,诸位体会比较容易一点。现在大家都晓得,我们起心动念都会发出思想的波,都会发出波,我们从医院心电图裡面可以看出来。如果你的心与道相应,就是与自性相应,你在心电图之下,你那个电波画出来的一定非常好看,它是平的,到一个时期它会震动一下,震动很微弱,幅度非常均匀,说明你的思想正常,你的心地清淨。如果这个心裡面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心电图的震动不正常,幅度很大。这个道理现在人都懂得。我们修学如果不是正信、正解、正行,你的思想波就是不正常的,跟你没有学佛之前差不多,没有什麽改善。果然修行功夫得力,把从前那些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真的放下了、减少了,与正信、正解、正行相应了,你这个思想波就产生很大的变化。你心地非常平和、清淨、慈悲、充满智慧,你的生活自然吉祥,你的工作自然如意,充满了幸福,前途一片光明,必然是这个道理,这个就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功夫不得力,你心裡面的念头起伏还是那麽大,还是那麽複杂,还是那样的不匀,功夫不得力。虽然天天没有离开修学,没有离开你的功课,早晚功课一堂没缺,甚至于在我们此地念佛堂,十二个小时从来没有缺过课,功夫还是不得力,这就是不相应。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警惕,从这个地方警策自己、提醒自己。所以正信、正解、正行重要!

 

古时候社会环境单纯,没有太大的诱惑,人心厚道,听经少也行,没有关係,听了之后他就能信,他就能理解;解得不多也没有关係,他就能够老实念。「老实」两个字重要!老实的标准,古人所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那叫老实,如果有疑惑、有夹杂就不老实。所以老实念,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现代的社会跟从前不一样,人心没有从前那麽厚道,可以说许许多多人用心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诚的,欺骗别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知不觉,自自然然的它就起现行,就造罪业;虽造,不知道这是造罪业,还以为这是很正常的。而社会诱惑的力量,比过去加了一千倍都不止。所以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在教理上下功夫,那怎麽行?你的正信、正解一定要从经论上建立,所以现在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大家又要听清楚,不是叫你一切经论都学,不是这个意思,那又把我们搞乱了、又搞杂了。我们广学多闻裡头一门深入,这一部经锲而不捨,学一遍再一遍,学一百遍、学一千遍,要这样下功夫才行。所以我们今天讲多闻是遍数多,不是一部经讲一遍、听一遍就了事,那是得不到利益的。不断的重複去读诵、演说,这是多闻;广,从义理上广。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6日10:12: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26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