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二十五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发大誓愿第六评论1阅读模式

发大誓愿第六     2010/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17集)  档名:29-204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MP3链接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六十八面第八行,新罗元晓法师,从这裡念起。

  

「新罗元晓师于《宗要》论无上菩提之心曰: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我们先看这一段,这是唐朝时候,现在的韩国,元晓师他在中国留学,是个很出色的留学生,回到韩国之后,成为一代的祖师。《宗要》是他写《无量寿经》的注解,称为《宗要》,他在这上面给无上菩提心做了一个解释。他也讲随事发心,顺理发心,跟前面我们所读的《往生要集》裡面所说的「缘事菩提心、缘理菩提心」很接近,意思都差不多。言随事,前面讲的是四弘誓愿,这个地方他只讲三个,只讲三句,意思跟四弘誓愿也很接近,你看第一个,四弘誓愿说「烦恼无尽誓愿断」,他此地说的,烦恼无数,愿悉断之。由此可知,发菩提心不能不断烦恼,为什麽?菩提心是觉心,烦恼是迷,因为有烦恼,觉心就显不出来。

  

我们知道,觉心是自己的真心,是我们自己的本性,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三字经》裡的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迷就不善,觉就善了。所以本善在大乘法裡面称为本觉,中国古大德讲本善,本善跟本觉实际上是同样的境界,是一桩事情。现在我们不善,不善是习性,因此教学就非常重要。教学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个教学的目标,古人讲宗旨,主要的,就是如何能够保持本善而不迷惑;其次,已经迷失了本性,如何帮助他恢复本善,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所以中国古时候教学,学生读书志在圣贤,圣人那就是保住本善而不会变质,贤人一定是从不善回归到本善,这是贤人、君子。古时候教学,你看看,以这个为目标,跟大乘教裡面,烦恼无尽誓愿断。

  

第二,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什麽是善法?利益众生的都是善法。反过来,利益自己的都不是善法,这一点大乘教裡头讲得清楚。你要问为什麽,为什麽我利益自己不是善法?我们想想,大乘佛法学的是什麽,终极的目标是什麽?是要成佛。大乘经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不是佛了,为什麽不是佛?现在你为自己,你就是六道凡夫,错了。为什麽说为自己就错了?《金刚经》是中国人必读的,不学佛的人也喜欢读,你看《金刚经》上半部讲的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具足是六道凡夫,不再分别执着这个四相,你就入佛门了。你要再问为什麽?四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执着假的不肯放下,这叫迷,迷什麽?就迷这个,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断烦恼,头一关就是放下身见,就是破四相,什麽人破了?《金刚经》说得很清楚,须陀洹就破了,小乘初果;大乘,像《华严经》上所说的,十信菩萨初信位,初信位就是刚刚入门,好像小学,大乘裡佛教的小学一年级,就破了。这一关不能破,你没入一年级,你还在幼儿园,不是佛的正式弟子,这个一定要知道。烦恼不破,善法就不能建立,烦恼障碍了善法、破坏了善法,道理在此地。

  

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向老师请教,佛法殊胜,令人仰慕,有没有方法让我很快能够契入?老师告诉我两句话,「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入门。看得破是明暸事实真相,放得下就是放下烦恼。烦恼裡头,头一个是放下身见,无我,确实没有我,六道十法界,执着这个我是假的,特别是六道,执着这个假我,永远出不了六道轮迴。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什麽是正法?特别是大乘裡面,纯正纯圆,那是什麽?纯淨纯圆,《华严》、《法华》这是标准,我执没有破,你就入不了门,这叫正法。经论裡面,佛讲得很多,须陀洹断烦恼,断哪些烦恼?三界九地八十八品见惑,这个统统断掉才能证须陀洹果,也就是十信菩萨的初信位。

  

佛在教学,把这些东西归纳,归纳为五大类,这容易教,也容易学。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身见就是执着身是我,这个错了,身不是我。边见就是现在所讲的对立,我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法对立,我们今天讲相对的。这是什麽?这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从对立才起矛盾,从矛盾才产生冲突,冲突再提升就是斗争,所以今天的社会都讲究竞争,这是搞六道轮迴,这决定不是佛法,佛法裡头没有竞争,佛法讲六和,哪来的争?有争的念头、有争的行为,那永远搞六道轮迴,而且六道轮迴应该多分是三恶道。你看人天,圣人君子他不争,他讲究让,古时候我们中国人教学,教小孩,从小就教他让,先是忍让,慢慢学会了谦让,提升了,谦让,到高境界的时候,礼让,让到底!哪有争的这个念头?争的这种念头、这种行为,君子之所不齿,没这种道理。真正能够放下边见,放下对立,社会就和谐,冲突就化解了。

  

第三种叫见取见,第四种叫戒取见,这两种我们可以把它合起来,中国人所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有两类,属于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属于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就是这两个我们中国人合起来叫成见。没有成见的人,心地清淨,在这个世间一切可以就像普贤菩萨一样,「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他什麽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为什麽?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最后一种叫邪见,就是除上面这四大类,不属于这四大类,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就归到这一类,叫邪见。这个东西没有了,才入佛门。所以佛门不是说你研究多少部经,你持戒、行善、念佛,不是这个,与这个不相干,关键是你烦恼还有没有?它障碍自性。诸位要知道,学佛终极的目的是明心见性,不仅仅是禅宗讲,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最后都是明心见性。所以《般若经》上佛说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麽?到最后都见性,没有两样。只是修学的方法不一样,门道不相同,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一个,这就是所说的佛佛道同,法门平等就这个意思。

  

佛为什麽说这麽多法门?因为烦恼太多,个人根性不一样,法门多了,便利于大家学习。你觉得哪个法门适合你,你就用这个法门。但是一定是烦恼轻、智慧长,那你就修对了。如果你修学这个法门,烦恼断不掉,甚至于烦恼更多,那你就全错了。功夫得力不得力是清淨心有没有现前,我们这个经的经题上,这个标准是清淨平等觉悟;阿罗汉证得清淨心,菩萨得平等心,佛是大彻大悟,觉字,觉是佛。这很管用!烦恼断了之后,才能修善法,你才知道什麽叫做善,这个善的定义你搞清楚了。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是相对的、是对立的,那就不善。六道裡面讲善恶,修善生三善道,造恶呢?那你就会生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迴。所以它不是佛所说的善,佛所说的善超越六道轮迴。

  

五种见惑断了,还有思惑,思惑是思想上的错误,三界九地一共八十一品,佛也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贪瞋痴慢疑,这五大类,这个东西也要断。不但没有这些行为,念头都没有,贪瞋痴慢疑的念头都没有了。这个疑特别是对于圣教,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你要有怀疑,这说明什麽?说明你出不了六道轮迴,你要想出离六道轮迴,你要相信圣贤教诲,中国古人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麽不能怀疑?圣贤人是开悟的、明心见性的,我们是在迷惑,六道裡头迷得深,四圣法界迷得浅,也没开悟。四圣法界裡,有声闻(就是阿罗汉)、有辟支佛、有菩萨,最高的有佛,那个佛也没有大彻大悟,十法界的佛。所以十法界,我们今天讲六道是凡夫,佛在经教裡面把凡夫分为两种,六道裡头叫内凡,六道之内的;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外凡,六道之外的,他还是凡夫。为什麽说他是凡夫?他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但是他们的妄心用得正,正在哪裡?因为他对于佛菩萨教诲不怀疑,他完全接受,依教奉行,所以他行得正。十法界裡面的佛虽然不是真佛,很像真佛,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很像真佛,就是三藏经典裡面的教诲他做到了、他落实了。如果他能够转八识成四智,那他就是真佛,就不是假佛,他就不住在十法界。告诉你,十法界也是假的,不是真的,他用真心,不是用妄心。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18:42: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08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