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90集/视频/文字)

 

(四)从释自了法师的心得报告看一生学放之成佛捷径

 

之所以要捨弃今生,是因为贪着今生是解脱道的最大障碍,也是一切罪业的来源。

 

要求往生,必须捨弃今生;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放下娑婆世界。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放不下娑婆就决定生不到极乐。

 

古德说「贪着今生非行者」,贪恋、执着今生的人不是修行人。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修行人,看他内心是否放下对今生一切事物的贪着?

 

省庵祖师说得真乾脆:「尽扫万缘如涕唾,凭将四字作资粮。」今生的一切美好,都如同擦鼻涕、吐口水一样毫不犹豫的抛弃,阿弥陀佛保送你永脱轮迴,不退成佛。

 

总之,佛法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放下二字。刘素云老师说,佛法说一个字,心;说二个字,放下;说三个字,无所有;说四个字,回归自性。弟子认为,佛法说一个字,放;说二个字,放下;说三个字,放得下;说四个字,彻底放下。

 

如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开示:「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厌秽须捨至究竟,方无可捨;欣淨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这不正是彻底放下的真实写照吗?

 

记得有一次,弟子向皈依师(一位善知识,九十年代就专门烧录、流通师父上人讲经的录音带和录影带)汇报刘素云老师提到的她认识的一个师父体悟到的九字真言:「无事僧、閒道人、清凉汉。」师父说,他也有九字真言:「没关係、无所谓、不在乎」,这不正是彻底放下的高度浓缩吗?

 

四、结语

 

记得师父上人在讲经中开示到,大家提的问题,他老人家从众多印章中选择两枚就可加以解答,那就是「专念阿弥陀佛」、「放下便是」。希望大家能体会到恩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往生成佛」、「念佛成佛」、「放下成佛」之成佛至简之道。

 

最后,还是用恩师乙未年新春祝福一段开示与大家共勉:

 

希望大家以海贤老和尚做为学习的榜样,做到「老实、听话、真干、真诚、清淨、恭敬」,听经念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必定能够在今生得到成就。

 

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同修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遵贤顶礼敬呈。

 

老法师:遵贤仁者的这份报告,我们听了也看了,说话要算话,果然依教奉行,你就名符其实,真的遵贤了。遵贤必定走圣贤之路,必定成就圣贤的事业,非常难得。希望听懂的同学,听明白的同学,我们都要依教奉行,他这裡面举的都是古圣先贤、祖师大德修行的好榜样。

 

佛法能不能成就,确实全在放下。我学佛,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章嘉大师。我向他请教,我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说给我听,我明白了,知道这是一门大学问,是无比殊胜的成佛之道。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境界?老人就给我讲的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相辅相成。还嘱咐我,我今天教你六个字,你回去好好的做六年。佛法的功夫全在放下,没有放下,还要搞轮迴,放下之后,真的放下轮迴、放下十法界。一定要以西方极乐世界做依归,我们的皈依处。

 

后面还有一篇。今天这三篇都非常好,很值得一起来学习。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鉴:弟子法音今日恭敬报告的题目是:愿解如来真实义——《无量寿经》第十品玄义浅释

 

《无量寿经》「皆愿作佛第十」,经文虽短,但其义趣弥深,当重视之

 

甲、两位师公之解

 

师公李炳老于此品眉注应警三点为:「第一、过去无量劫中修行,供养四百亿佛。听到佛讲《无量寿经》,动了念头,将来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但没有发愿往生。第二、虽然将来会成佛,他不发愿往生,还要继续搞生死轮迴,还要受无尽的苦恼。第三、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节录师父上人于新加坡二次宣讲《无量寿经》共二十九集讲经片段)

 

而师公大慈念老于本品前言解曰:「品中有两要义:一者,阿闍王子等闻经欢喜,发愿成佛,如阿弥陀佛,世尊即为证明。是为启发我等,今日得闻此经,亦当如阿闍王子,发起大愿也。二者佛说是诸王子,已于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过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复相值,此表一切法不离因缘。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经,闻是淨宗妙法,亦必多生以来,蒙受两土导师教化济度,故于今日方能有如是殊胜因缘也」。

 

乙、本品玄义浅释

 

本品乃世尊为此界未证念不退之菩萨所说,举阿闍王子等获得实利以证明弥陀加被十方菩萨之愿力之不可思议也。

 

其要义有四:一者,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相:欢喜信乐,发无上菩提心;二者,菩萨蒙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加被现生不退,当来成佛;三者,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条件:必须往世供养四百亿佛以上,方名多善根福德因缘;四者,隐证本经正摄六道凡夫众生,兼度四圣及以上菩萨。

 

丙、分别释义

 

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相:欢喜信乐,发无上菩提心。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是他方诸菩萨闻名后所得之利益,分别为:普等三昧愿、定中供佛愿、获陀罗尼愿、闻名得忍愿和现证不退愿。此五愿为弥陀专为极乐世界以外之菩萨而发。大欢喜,非一般之欢喜,乃触动往世善根之欢喜;花,表修因,即本经中第二十五品之往生正因也,以花供佛,表恭敬供养以修因;阿弥陀佛为无上佛果,发愿作阿弥陀佛,表发无上菩提之心。阿闍王子等皆大欢喜、礼佛以花盖上佛、发愿作阿弥陀佛,此三者可视为菩萨得阿弥陀佛五愿加被之相,缺一不可。得佛力之加被,方有此气象也。

 

菩萨蒙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加被,现生不退,当来成佛。

 

故世尊以佛眼察而知之,于私下预授阿闍王子等佛记于诸比丘。此处应注意,是私下告诸比丘。何以故?因本品中佛告诸比丘,而非大众,且末后有「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可为呼应。也即世尊并没有当众宣告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等人将来成佛之事,而是将此事以神通之力仅告知诸大比丘知之。是故,诸比丘替王子等人欢喜。

 

或问:世尊为何不当面给阿闍王子等人授记?

 

答曰:未到时也。菩萨圣众地位差异悬殊,世尊知王子等菩萨根机高下程度不齐,故隐而未宣,然有弥陀五愿神力之加被,当来必获此胜益(成佛)也。

 

三者,菩萨蒙弥陀四十八愿最后五愿之力加被之条件:必须往世供养四百亿佛以上,方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经中阿闍王子等人于前世行菩萨道,经无数劫,尚不能得证不退转。以何知之?世尊言「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即为明证也。迦叶佛表究竟佛位,世尊当时为补处菩萨,表法身菩萨位。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为世尊当时弟子,表权教地前菩萨位,未得念不退也。然由已曾供养四百亿佛之缘故,今生得遇弥陀大愿之加被,方能信受发心,故当于此生定证不退也。

 

或问:以何知之弥陀愿力加被条件必须为供养四百亿佛以上?

 

答曰:佛佛道同,弥陀成佛已十劫,本经第一品末后,「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贤劫千佛出世必宣此经,迦叶世尊亦不例外。阿闍王子等五百馀人同为补处菩萨弟子,于迦叶会上必亲闻佛宣《无量寿经》。彼时王子等人未授佛记,足证其人还未曾供养四百亿佛,故推知王子等人彼时身意之表现,也必无三种弥陀加被之相也。是故,供养四百亿佛乃为得弥陀愿力加被之先决条件无疑也。

 

又此条件不仅适于十方菩萨,亦适于十方众生。菩萨具此条件,可受弥陀末后五愿加被;众生具此条件,则可受弥陀第十八愿至第二十七愿之加被也。无论大小凡圣,得弥陀愿力加被身意所表现之三相,无异也。且缺一不可也。

 

又问:经中言阿闍王子等人「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经中未提此五百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是否为发愿往生之菩萨?

 

答曰:依阿弥陀佛最后五愿来看,愿文中虽并未提及菩萨必须往生才得加被,只言「闻我名」之他方诸菩萨即受加被。此地「闻」,「不是但闻,必能起行。意兼信受,不仅是一经于耳也」。(详见《大经科注》五二二页)。又《占察善恶业报经》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弥陀要解》亦云:「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明闻慧。」故知受加被之十方菩萨必定愿求往生极乐世界也。然于本土未往生前可现证不退转,往生极乐后则可速证无上菩提。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30日11:33: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10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