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9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jingkong法师主讲(第二十九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45-0029

 

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9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第十五页,我们接着看第四句:

 

【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捨。】

 

这段经文是讚歎菩萨的行德。经文裡面每一个字的意思我们都要清楚,然后才能学到东西,经才不至于白念。读经最重要的是要解义,解义之后要有观行,我们才真正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不解其义,不知道观行,经读了之后,不能说没有利益,利益很少,要是以佛家通常来讲,只是种善根而已,这一生当中得不到受用。如果这一生当中得受用,一定是解其义,有观行,随文入观,也就是说真正能够随着经文、随着文字,或者你听讲经,随着音声你能够契入境界,那是你真正得利益。像这一段第一句,菩萨有能力将一切诸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昨天已经跟诸位详细说过了。像这些地方我们一定要懂得学习,他能,我们为什麽不能?如果把不能的原因找出来,把这个原因消除,换句话说我们也能。

 

第四句,『一切如来得菩提处』。我们看了这句经文,会不会联想到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大悟?随文入观!给诸位说,这个不叫随文入观,叫随文打妄想;这不是入观,这随文打妄想,你想起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了。怎样才叫随文入观?记得前面讲过,前面讲到维摩居士讲道场,维摩居士所说的道场就是诸佛如来得菩提处。不得菩提怎麽叫道场?所以菩提是觉悟,只要能帮助你开悟,处处都是道场、时时都是道场,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帮助你证道的增上缘。维摩居士一番开示,很值得我们玩味,一定要在其中细心去体会。这一句我们要怎样学习?『常在其中亲近不捨』,这句话什麽意思?帮助佛教化众生,菩萨不离开佛,佛在什麽地方,菩萨一定在那个地方。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应当如何学习。

 

佛是示现的,菩萨也是示现的,谁作佛、谁当菩萨,「总在遇缘不同」,善导这句话很有味道。我们这一会,这一会不是说现在这一会,释迦牟尼佛这一会,这一会的法运一万二千年,释迦牟尼佛作会主,他以佛的身分出现,作会主、作主席;一切诸佛示现为菩萨来拥护他、来讚歎他,大家都来捧他。为什麽这样做法?做给众生看的,这个意思深了。什麽人能在一生当中闻法修行而能够证果,证果就是入佛的境界,诸位要晓得,第一个是信心。你对这个老师没有信心,你什麽成就都没有,这是一定的道理,世出世法没有例外的,你的成就跟你对老师的信心决定是成正比例。老师再高明、再有学问、再有德行,你对他没有信心,你跟他一辈子,听他讲经说法,你什麽都得不到。所以《华严经》上才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道是什麽?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根源。前面我们讲过,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功德之母,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能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在一个信心。

 

世尊示现成佛,谁认识他?谁能对他产生信心?这一定要许许多多菩萨来做榜样。这才所谓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要没有千佛,千不是个数字,实在讲是无量佛菩萨拥护,不止一千,千是说多。许许多多佛来拥护,让这些众生看到这麽多人都来听释迦牟尼佛教诲,大概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是个有德行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人来拥护的话,释迦牟尼佛虽有学问德行,没有办法让一切凡夫对他生起景仰之心。所以这些诸佛如来、诸大菩萨示现为佛的四众弟子,出家二众、在家二众,都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凡人,才能成就度化众生的事业。而度化众生的事业,是一切诸佛菩萨的本愿,所以哪一个人示现作佛没有关係,自他不二。不一定要自己作佛,不一定,任何人作佛都行,都是一样,心都是那麽清淨、都是那麽平等。我们这裡是看到佛、菩萨、法身大士。

 

可是有同学来问我:佛弟子当中菩萨示现,为什麽还有作恶的,还有专门跟释迦牟尼佛捣蛋的,还想种种方法障碍的?障碍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大权示现,迹象上是障碍,实际上是帮释迦牟尼佛的忙。譬如六群比丘,这是佛弟子很不听话、顽皮,天天在外面造作一切罪业,都是大菩萨。他为什麽这麽做?让大家看了,到释迦牟尼佛那裡告状,你的学生在外面干杀人的事情,在那裡干犯罪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听到之后制订戒律。所以说没有他们造罪业,戒律怎麽制法?他们故意造作许许多多的过失,让释迦牟尼佛一条一条订戒律,大权示现。另外一个障道的是魔,魔王眷属,他为什麽障道?嫉妒、瞋恚,从嫉妒、瞋恚裡面生的这是魔,魔障道。魔不希望大家道业成就,魔喜欢看到人受罪受苦,他就欢喜,看到人离苦得乐他就不高兴。我们自己要想想,我们是魔还是佛?如果我们是佛弟子,看到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会生欢喜心,看到一切众生遭难受苦,我们会有怜悯心,不忍心见到,这是佛弟子。如果看到别人受苦受难欢喜,看到别人得福、得利益,心裡起嫉妒心,我们是魔一类的,不是佛一类。魔一类的也不怕,魔会回头,不再当魔,我再作佛弟子,那就对了。所以佛法长时间的薰习,魔也会觉悟,也会回心转意来拥护佛法。

 

我们读了这句经文,应当怎麽学习?我们遵从谛闲老和尚的教诲,谛老教他的学生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着念,决定不懈怠,你会念得法喜充满,你会念得跟阿弥陀佛相应,跟诸佛如来相应。现在灾难太多太多,一些同修们来跟我见面的时候,都给我说他们是在哪裡看到电视,在什麽地方看到的消息,来告诉我,到处都是灾难。我们应该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如《无量寿经》上所说善护三业,要端心、要端身。佛教给我们做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要懂得经上给我们讲的,教我们是些什麽事情,不是说念了就算了,念了没用处,念了要晓得怎麽做。我们念这句经文就晓得,有时间到这个地方来念佛,到这个地方来听经,这就是常在其中亲近不捨。末后这一句:

 

【恆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

 

这一句是明白的告诉我们,以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绝不是给众生小利益。昨天我们这边现场网路的开放,昨天开始,所以我们现在在此地讲经,大家不要看到我们这个讲堂只有这麽多人,不止,全世界现场听到;不在这个道场,电脑网路上,连手提的电脑都能接收我们讲经的音声。有些同修告诉我,电脑裡面所听的比现场听的还要清楚。我问他什麽原因?现场扩音器有回音,电脑裡没有杂音。全世界听到,这是佛法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是这个地球),弘法方式上一个新的纪元、一个新的开端,过去没有的。这个开端之后,实在讲对弘法利生方便太多,而且省了许许多多的费用。将来我们要不要印书?不要印书,CD、卡带都不必做,全都在电脑裡面。而且每一次所讲的都储存在电脑裡面,去年讲的、前年讲的,往年所讲的,你都可以收听。今天我们就发了一百多封信,把网址告诉大家,以后不要寄书,省很多邮费,省很多的麻烦,那麽笨重。以后诸位要真正想学教、真正想听经,买一个小电脑就可以,什麽都不需要。行李就很简单,几件换洗衣服,小电脑就像书包一样,你看看多自在,旅行多潇洒,哪裡还要去寄行李,还要大包小包,还要付超重的费用,那麽麻烦!这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我们要会用。

 

所以对众生我们帮助他,绝不是以小乘帮助他,绝不是以权教帮助他,这裡佛告诉我们,要以普贤大愿帮助他。普贤的愿行是真实究竟圆满,海是比喻,普贤大愿是什麽?诸位听了这句话,一定又想到十大愿王,那又叫打妄想,又着了相。普贤行愿无量无边,这部《华严经》自始至终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普贤行愿,给诸位说,不止是末后十大愿王,不止是「离世间品」所讲的两千法门,不止。两千法门是归纳,后面十大愿王是总归纳,每一愿裡面所摄的行门都是无量无边。普贤行跟一般大乘菩萨行差别在哪裡,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不知,差别是心量不一样。普贤的心没有障碍,所以是尽虚空遍法界,他是清淨心、平等心,所修任何一个法门,功德都是遍虚空法界。大乘菩萨没有到这个境界,依旧还有分别、还有妄想,这就是比不上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心与自性是圆满的相应,大乘菩萨与自性是部分的相应。佛在经上举的例子举得好,佛用月光来比喻菩萨的境界,初发心的菩萨,这是大乘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那就像月牙一样,初二、初三我们看月亮弯弯的,像月牙。虽然是月牙,你要晓得那是真月,不是假的,那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等觉菩萨就像十四的月亮,快圆满了;普贤菩萨的光明是满月,十五的月亮。普贤菩萨是满月,等觉以下其馀的大乘是十三、十四、十二的月亮,光明不能跟满月相比。诸位从这个比喻裡面去体会,什麽叫普贤行。由此可知,大乘菩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31日09:40: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1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