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6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唯有真正发心学佛,自然就得佛力加持,为什麽?跟佛同心,同心就有感应。前面我跟诸位说过,我们虽然是凡夫,业障习气一品也没消除,我们这个方向非常正确,对着成佛之道,对着成佛的门径,一点都没有偏差,那个感应道交的力量非常之强。正如我们世间物理裡面所讲的磁力、磁场,你看看方向对准的时候那个力量多强;角度偏差一点也有力量,但是力量就减弱;如果完全相违背,一百八十度相违背,一点感应都没有。同样一个道理,我们真正发四弘誓愿的心,这个方向就是一丝一毫都不偏差,这才能得佛力加持。诸佛成佛要得佛力加持,众生成佛还是要得佛力加持。

 

『庄严』,这一段是讲心地的庄严,说不尽,太多太多了,所以经上用个『一切』就统统包括了,说个一切。「影现」好!影,告诉你是影相,影相不是无,有;但是不是真有,没有自体,体性是空的,缘起性空。相是缘起的,所以把它比作梦幻泡影。它有,它不是真的,不是真有,可以受用,不可得,不能执着,执着就错了;受用没错,执着就错了。我们对于一切事物有受用,我们每天穿衣吃饭、衣食住行,许许多多这些器皿都是我们日用生活当中必须要的用具,可以受用。佛菩萨应现在这个世间也一样受用,佛菩萨跟我们的差别在哪裡?我们在受用当中起妄想分别执着,佛菩萨在受用当中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诸位要晓得,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那个心裡面生起来的是无量智慧,我们生起来的是无量无边的忧虑、牵挂、烦恼。所以一样的受用,两种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凡圣的差别。我们今天学佛,要学佛的受用。

 

一切影现,范围非常的广大,或在地中现,或在地面现,或在树中现,或在种种庄严具上现(种种庄严具就说之不尽),或者在有情众生身相上现,或者在有情众生德行上现,或者在一些植物、矿物形相上现,不定,太多太多了。心在极清淨的时候,妄念不生的时候,六尘表法的义趣你统统都能够领悟到。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间何尝不是六尘说法?正报裡面一一毛孔,依报裡头一一微尘,都在转妙法轮。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细,心地清淨,一尘不染,他能感受得到,而且是强烈的感受、明显的感受;我们在这个世间六尘同样说法,从来没有间断,从来没有差别,我们的心粗,感受不到。这个事情,理与事在《华严经》上都能得到证明,然后才晓得《华严经》所讲的佛的道场始成正觉,道场在哪裡?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处不是道场,处处皆是菩提场,时时皆是成正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此界他方也同时存在、同处存在。这个意思很深,但这的的确确是事实真相。

 

请看下面的经文,第三页倒数第三行,这是第二段,「树严」。

 

【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燄。与华间列。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恆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段经文总共有十一句,十一句也分四个小段。第一个小段裡面只有一句,『其菩提树,高显殊特』。我们这裡有个小标题,「总显高胜」,胜是殊胜,高显殊胜。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宝树,宝树就太多了。为什麽叫宝树?任何一棵树,觉悟的人看其妙无穷;迷人看不出来,觉悟的人看得出来。为什麽?任何一棵树都说妙法,那怎麽会看得厌?而且所表之法无有穷尽,深广无际,细说就是诸佛如来共同来说,说上一个阿僧祇劫也说不完。但是佛很慈悲,希望我们都能够略知大概,所以在众多宝树裡面举一个例子,菩提树。你要问,为什麽举菩提树不举别的树?这个问的没有意义。如果他这裡举一棵松树,为什麽选松树不选其他的树?你的问题永远找不到答桉。所以举例是任意举,随意来举。举菩提树这是理所当然,菩提树,佛在菩提树下说法,就近取比喻,佛住在这个树下,就以这个树为例子。其实我们以后叫它做菩提树,印度人不叫它做菩提树,叫「毕钵罗树」。佛在这个树下示现成等正觉,所以以后就把这个树称之为菩提树,是这麽个意思。菩提是觉,佛在这个地方觉悟,以它做为一个纪念。

 

觉,觉之体是智慧,没有智慧你怎麽会觉悟?换句话说,觉的因是智慧,觉之体是智慧。所以佛法的教学是以智慧为目的,以定为手段,因定开慧,而戒律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禅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开智慧。佛能成大觉,对于虚空法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内,彻底明瞭心性;外,知道虚空法界的一切现相,因缘果报,没有一样不知道。所以成正觉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大智慧。佛告诉我们,我们的智慧跟佛是一样的,无二无别。佛所谓「成」,成是什麽意思?发现、明瞭,说之为「成」。我们有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没有现前,我们没有发现,所以我们不能叫「成」。我们的智慧为什麽不能现前,为什麽不能发现?有障碍把它障住了。

 

障碍很多很多,佛在经教裡面将这些障碍归纳为两大类,一类叫烦恼障,一类叫所知障,这两种障碍把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障碍住了,不能现前,不起作用。佛把这两种障碍除掉,将这两种障碍转变过来,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他把它转过来了。我们今天修学要想功夫得力,你要不做个转变是决定不能成就的。我们从前的老习气、老毛病、老旧的习惯都是造作一些罪业,与性德完全相违背。譬如佛在五戒十善裡面告诉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性德。十善裡面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身三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是性德,是我们自性裡头本来具有的,所谓是良知良能。人人自性本具,一切众生个个皆有,这哪裡是佛提倡的?哪裡是佛教我们的?我们有,忘掉了。现在所干的恰恰相反,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尽干这些,心裡面贪瞋痴慢,这就是与自性性德、与佛的愿行是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得不到感应,佛很慈悲,想保佑你、想加持你加不上!诸位要晓得,佛家讲的这些戒律、教条不是佛制订这些东西来约束我们的,你要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佛从来不干这些事情,不会约束别人。佛给你说明白,全是你自己的性德,是你自己的良知良能,如果你要觉悟你就很欢喜,回过头来,回头是岸。这是能感。

 

菩提树的高,「高」是你的德高、智高;菩提树茂盛,「胜」是讲你的行殊胜,你的行为殊胜,你的表演殊胜,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菩提树茂盛的样子。从这个树显示出性德体相德用无不周圆。古大德在注解裡面也注得好,「智超数表为高」,你的智慧高超,高超得世间人没有办法形容,这就是高的意思。「本性不昧为显」,这个不昧就是我们常讲的觉而不迷,无论在什麽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无论在哪一种人事环境裡面、物质环境裡面,他都能够觉而不迷。这是显,总显的意思,这是显。自己的德行流露在形相上,前面讲的光色,流露在形相上,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成就一切众生修学佛法,这叫「殊」,殊胜。除此之外别无馀法,这是「特」,独特之行。佛是独特之行;佛的弟子,每个学佛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独特之行。独特之行还是用世间术语说大家容易懂,出类拔萃,就是这个意思。你在群众裡面所表现的跟人家不一样,人家是迷,你是觉悟;人家作恶,你独修大善。所以在此地用宝树来表法,特别选定用菩提树来细说。

 

确实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的众生,没有不喜欢树木花草的,世尊将树木花草裡面说出这麽多的妙法来,让我们以后一看到树木花草,都在说法,没有一样不在说法。才知道《华严经》裡面所说的「尘说刹说」,尘说刹说是一切万物都在说,「无间说」,从来没有间断的在说,说什麽?说大方广佛华严。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真正领悟到佛说法的高明、善巧,确确实实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表现。佛要不是把尘尘刹刹这种说法的义趣给我们显示出来,我们听佛讲经,听完就完了,出了讲堂就没有了,都忘掉了。你懂得这些义趣,表法的义趣,今天我们念到菩提树的庄严,我们将来在任何地方一看到树就想到这段经文,就想到佛在《华严经》上的教诲。你这一想,全部的大华严不都现前了吗?这个方法才妙!等于释迦牟尼佛在这裡讲《华严经》永无中断。教你看到地,金刚妙宝所成;看到这些树木花草,这裡面含的有甚深的佛法、圆满的佛法。真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法裡头含摄圆满之法,虚空法界,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诸佛如来尘说刹说、无间之说,都在任何一法裡面显现无馀。这个说法真是巧妙到极处,我们今天讲艺术的境界,世间哪一种人在艺术境界裡面能够跟佛相比?没法子。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7日19:35: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99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