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7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jingkong法师主讲(第七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45-0007

 

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7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第三页,我们从经文开头念起。倒数第三行:

 

【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燄。与华间列。】

 

第三段:

 

【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

 

昨天讲到这个地方,「杂宝枝条」。佛在此地教我们如何观察万物,体会六尘说法。说不一定要用言语,任何表示都可以说是说法。在我们人间,我们有意表示的,这个大家很明显的能够领悟,所谓生活当中,特别是在舞台上,讲台也等于舞台,眉目可以表情,动作也可以表情,这些有意的都属于说法。而无意的那种表法,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同样是很明显的能够领悟。如果领悟到一切植物、一切矿物、一切自然现象,中国古书裡面记载的所谓「上天垂象」,这个意思就是说大自然的现象,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他能够领悟。这裡面的道理很深,实在说也唯有佛法能说得透彻。理是什麽?因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我们自己向内观察比较难,观察我们的心性,观察我们极微细的念头,实在是相当不容易,但是我们对外面观察就比较容易得多。可是一定要晓得,内外是一如,没有两样。所以从外面境界能够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与法是否相应,都能够体会得出来。杂宝枝条,一棵树枝条多,愈是大树枝条愈多。杂宝,这不是一宝,杂宝比喻差别的智慧,在佛家讲后得智,也叫做权智;权对实说的,后得对根本说的。后得智能知一切万事万物,所谓是无所不知。他用杂宝来比喻,这是说我们解能随境生,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都能够开悟,都能够觉悟,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四句是讲枝条,『宝叶扶疏,垂荫如云』。条如果要是没有叶,那就变成枯枝,就很不好看,所以枝条的庄严就是绿叶。佛在此地用这个法来表定与慧密切的关係,慧能够帮助定,定也能帮助慧,所谓是「智资定而深照」。宝叶虽然多,虽然不同,它共同成就了大树的荫凉,比喻「百千定门」,或者我们讲百千三昧,「同归一寂」。三昧翻作正受,也翻作禅定。为什麽说有那麽多?禅定跟正受都是说明我们在境界裡面能保持着如如不动,这个时候的受是正受;如果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心动念,那就不是正受,你起心动念就落在凡夫的感受。凡夫的受,佛经裡面把它分作五大类︰苦、乐、忧、喜、捨,五大类,每一类裡面无量无边。身体有苦受跟乐受,心裡面有忧受跟喜受;忧喜是心理的,苦乐是生理的。捨,捨算不错,身这个时候也没有苦没有乐,心也没有忧没有喜,这叫捨受。捨受很好,但是捨受的时间太短,不能常常保持,如果常常保持就叫三昧,那就叫禅定。所以捨受我们凡夫有,三昧、正受凡夫没有,差别在此地。如果我们一个人对财不贪,财摆在面前不动心,你在财裡面得三昧、得禅定。可是有些人不贪财,他贪名,他在名裡面三昧就没有了,财裡面有三昧;如果也不贪名,那在名裡面也得三昧。由此可知,境界无量无边,三昧就无量无边。无论世间法跟出世间法,《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捨,何况非法」。《金刚经》上那个法是佛法,佛法都不贪着,何况世间法?他的心真正得到寂定,百千三昧,同归寂灭,这种清凉自在。

 

定慧不仅仅是自受用,自受用就好比大树,树荫很荫凉,也能够庇佑别人,这就是你定慧的影响力,就能够普度众生。影响力有有形的、有无形的,就像水上的波纹一样。我们在池子裡面,这个池子水是很清很平,我们投一块小石头,它就有个波浪,慢慢波浪就扩大,普遍整个池面。由此可知,我们的影响力决定是跟诸佛如来一样尽虚空遍法界,可是这种影响力往往我们自己不能够觉察。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说没有因果、没有报应,你要这样想就完全错了。极其微弱的念头,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发觉到的,诸佛如来都清楚,都能够明瞭。为什麽?他们的心清淨,感应的力量特别强。我们心不清淨,粗心大意,感应的力量很微弱,耳朵边敲钟都听不见。那个耳根灵的,马路旁边掉一根针他都听得清楚。这就是心地清淨与否,产生这样一个现象。

 

第五句『宝华』,色彩众多,分在枝条裡面。这些花的颜色,在光明照耀之下显出非常之美观。光照之下,投射在地面上有影子,树影,树影、花影也很能引起文人的遐思,我们一般说,对文人给他带来灵感,他因这个灵感能够写出很美的诗词歌赋;带给音乐家,写出微妙的乐章;带给画家,作出画作。这是我们世间一般人讲的灵感,可是总是不能超越六道轮迴。修道的人就不一样,为什麽不一样?我们在前面讲过,修道的人,他的方向、角度是正对着真心本性,正对着大方广,他领悟的决定不相同。这是佛家讲的,他看到这些景观领会的,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明心见性,提高他修证的层次,这个不一样。这些文人,他在这裡面也得到许多灵感,能够成就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世间人欣赏觉得很美,可是在佛法裡面,美多动感情;换句话说,都是叫你生烦恼。过去东晋时代慧远大师,这是我们中国淨土宗第一代祖师,在庐山建东林念佛堂,以虎溪为界。谢灵运居士想参加这个念佛堂,被慧远大师拒绝了。远公大师为什麽要拒绝他?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大文学家,他有许多作品一直传留到现在,《四库全书》裡面有他的作品。就是文人习气太重;换句话说,他很聪明,有智慧,他那个角度不是对着大方广,他角度偏差,偏到感情裡面去了。远公怕他常常看到六尘境界,又写诗、又写词、又写文章,扰乱大众念佛修行,不要他,拒绝他,文人习气太重。

 

宝华光影表神通,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能力、技能,一定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不同的才艺。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我们是以世法来说,对于音乐家,他得到灵感,他能够谱曲;对于画家,他得到灵感,他能画出一幅名画;诗人,他写得出好的诗句。这就是说明他的能力依他的定力,没有定力不会有感应,也就是你得不到灵感。可见得灵感,你要得到深度,与你的心有密切关係。定心,在世间人不讲禅定,专心,专心接近定,他心专于一门,往往触目动心,他就有灵感产生。世法都要专,何况佛法的修学!所以佛家讲定、讲慧,都是这些智光光影现在心地。阳光照着树的影,枝条花果之影在地面上,比喻六尘落谢的影子在我们的心地上,它才能触动、才有感应。本经「淨行品」裡面说:「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佛在「淨行品」教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清淨心。综合全品的义趣,我们如果念念为众生,清淨心容易成就;反过来,念念为自己,清淨心决定不能现前,这是「淨行品」整个的义趣、大意。

 

花,表法表得很多很多,深广无尽。花开之后一定会结果,果表受用,表果报。果皆如意,这是真实的果报,自在如意。它表无边的行海,海比喻广大,比喻数量无尽。菩萨的行门无量无边,六度万行那个「万」不是数字,六度是六个纲领,每一个纲领裡面细行都说之不尽,无量无边,所以把行比喻作海。菩萨行,菩萨觉悟了,觉悟的人,他的生活行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趣向于大菩提。这个话我们还得要用白话来讲,只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不求其他,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我们学佛学什麽?求什麽?求究竟圆满的智慧,那你就对了;如果你要是求福、求名、求利、求长寿、求儿女,都错了。我们要问,世间人求的这些东西,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如理如法的去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道理?我们读袁了凡居士的家书《了凡四训》,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世间像了凡居士这样的人很多,像了凡居士这样成就的人也很多,不过是没有把它写成书而已,很多。这种求,这个心依旧是轮迴心,你虽然求到了,真实智慧不开,三昧正受你不能够获得,这一生依旧是空过,非常可惜。

 

所以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一定要把目标定在无上菩提,也就是一般人讲的成佛。我们学佛,要学得跟诸佛如来一模一样,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佛果。成佛难!世出世间一切法裡头没有比这个更难,这麽难的事情,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办得成吗?行,《华严》在末后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我们念佛往生淨土就成就了。但是要记住,前面讲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大愿王我们虽然不能像诸菩萨那种的修学,最低限度也要有几分相应,相似的相应,我们念佛往生才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人人有分。既然能够到这个讲堂来,就可以证明你善根、福德、因缘深厚,你跟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因缘,只要这一生能真正发愿,决定得生,这个果一定是菩提涅槃的大果。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7日19:38: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00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