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33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阅读模式

 

【其下辈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先看到这裡,这下辈往生的人,功夫又差一等。这种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他不是不想作功德,他想作功德,但是他能力不足,所谓心有馀而力不足。像前面上辈的人,行作沙门、大修功德,他只是羡慕,他作不到。中辈的人,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他也很想作,可是自己生活困难,真的是养活自己都很艰辛,更何况要作那些事情?他确实不容易作到。这种人的福报很小,所谓业障比较重,可是不要紧,一样能往生。怎麽往生?『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你看这就行。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是平等,你福报大的、福报小的,业障重的、业障轻的人,都可以,他的条件都是一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修的因相同,你的果也相同,果就是往生成佛。

 

这裡说到不能作诸功德,还有一个要注意,这个功德虽然不能够自己独立来作,但是可以作随喜功德,普贤菩萨他修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跟自己作的功德没两样。譬如说看到别人作功德,你能生随喜,你讚歎,你由衷的高兴,好像自己作的一样。虽然你自己没能力作,别人有能力作,别人作跟我自己作是一样的,你没有一点嫉妒,你不会嫉妒他,你随喜他,你跟他的功德一样,这个就是你善用其心。如果你不会用心,看到别人修功德,你嫉妒他、障碍他,不仅没有功德,那真的是造业,往生是不可能的。所以,善用其心最重要。你懂得用心,你即使没有那麽大的能力,可是你心发得很真,你也能得上辈,上辈是大修功德,你天天都修这个随喜功德,你也叫大修功德。譬如说看到法师出家,行作沙门,讲经说法,利益众生,虽然你没有这个缘分,但是你很随喜,你很护持,哪怕是为这个法师倒一杯水,他渴了你给他喝一杯水,你心裡由衷的去讚歎、去护持,你的功德跟这法师一样,甚至比法师还大。怎麽说?那个法师要是讲经说法了,生起名闻利养的心,他就会堕落;你不会有名闻利养,你默默无闻,你功德都保全下来,所以你比他还厉害。这是懂得用心,不用出力,也不用花钱,你就修了功德,这个要懂得。

 

底下说的,『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你听到淨土法门,就生欢喜心,是由衷的高兴,「我这一生真是大幸,得到了这麽好的法门!」真的我遇到很多同修跟我讲,他说一听到老法师讲经,都是抱着电视机从早听到晚,晚上可以不睡觉,太高兴了,他也不睏、也不累,为什麽?人逢喜事精神爽,听得欢喜,他就不用睡觉,吃饭都忘了,废寝忘餐,欢喜心令他能够做到这样。信是真信,乐是爱好,对这个法门一点疑惑都没有,以一颗真诚的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你根本不用做什麽,你真有这个心就行了,你就决定往生。『以至诚心,愿生其国』,你的心真诚到极处,至诚,真愿意往生,这个世间一定什麽都要放下。有了这样的条件,底下经文告诉我们果报:

 

【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这种修行人到临命终的时候他梦见阿弥陀佛,因为他的功夫比较浅,比上辈、中辈要浅。上辈、中辈,他是看得非常清楚,临终见佛,这个下辈的人他是梦见。这个梦见,不是说真的睡着了在那梦境当中见,不是那意思,你还是临终见到,你头脑还是清醒的,只是你因为有业障,所以你虽然清醒,你不能做主。譬如说你重病,身体可能不由自主,甚至说不出话来,临终见到佛来了,你很想告诉别人,增强别人的信心,但是你说不出来,太虚弱。我们送往生的时候也会见到这种情形,有的人他就会流眼泪,那是太激动、太欢喜,那个眼泪是激动、欢喜的眼泪;有的就会笑,但是他没有办法去表达。这种人就是属于像梦见,就不是那麽清晰,如同作梦,但不是作梦,他是很清楚的,似梦非梦,自己清楚。那麽『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比中辈差一等,品位比较低一些。

 

这裡讲到上中下三辈往生,《观无量寿佛经》裡面把三辈开出九品,讲得就更详细了,每一辈就有三品上、中、下,上辈有上中下,三辈九品这麽来的。大致原理,这部经已经给我们讲清楚了,只是在每个人断烦恼的功夫上有差异,才形成三辈九品,这是论自己断烦恼的功德和智慧。如果论福德、神通、受用,决定平等的,没有三辈的区别,这一点我们要注意,一到极乐世界,哪怕是下下品往生,全是阿惟越致,全得到平等的神通受用。

 

末后一段经文,慈舟大师讲这部《无量寿经》,他讲的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那个初稿的版本,那时候是分成三十七品,后来改成四十八品。慈舟大师讲那部经的时候也做了个科判,他判下面那段经文是「一心三辈」,那是讲不是专修淨土的人,修其他大乘法门的人,他们得到的果报。这个法门接引所有修大乘的修行人,不管你修什麽宗,禅也好,密也好,教也好,凡是大乘宗派,你只要真正修,真正也得到清淨心,你迴向求生淨土,一样也能往生。所以,这个法门所被根机非常的广泛,不是专接引专修淨土的人,其他法门就不接引,不是,阿弥陀佛统统接引。但是,一定要修大乘,小乘不行,小乘心量小,他没发菩提心,往生淨土必须得发菩提心。所以这个法门,古德讲「小乘种不生」,小乘那种根性的人不能往生,就是你只为自己,你不肯为众生,对不起,你跟极乐世界无缘。所以一定要发起大菩提心,要能够捨己为人,要能够为度尽一切众生求生淨土。我们来看经文: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淨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这个住,是讲的心安住,安住在大乘佛法当中。不论是修哪个宗派的,只要是大乘就可以。什麽叫住?你要得到清淨心,『以清淨心,向无量寿』,这个是条件,你修其他的法门,还是要得到清淨心才行。清淨心没得到,那对不起,你往生不了,因为这个法门叫心淨则佛土淨。怎麽才能得到心清淨?最重要的是要专,你不论修什麽法门,你只要专一,你就容易得清淨,《三字经》上讲,「教之道,贵以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清淨心才能得到。所以,无论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他只要愿意求生淨土,迴向往生,都能往生,但是要专。所以我们不要一定要求别人改他的法门,不必,他就修他自己的法门就行。哪个法门都是佛讲的,都是好的。你喜欢这个法门,你就认真修下去,不要改变,一门深入,得到清淨心,然后「向无量寿」,你向阿弥陀佛,迴向求生淨土。『乃至十念,愿生其国』,你到临终的时候能够十念也行,如果你平常也修十念就更好。像我们师父讲九次十念法。《禅门日诵》裡面我们看到,修禅的人晚课也要念《阿弥陀经》,也要念阿弥陀佛,这都是修淨土的资粮,叫禅淨双修。修密的,密淨双修。就是修其他法门,你迴向淨土。

 

『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你愿求生极乐世界,你对于甚深的妙法要生信解。甚深法是什麽?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这个淨土法门,你要对这个法要透彻的明瞭,你才能往生。如果信解没有,说老实话,你那个愿也不可能真。愿是在信心上得来的,信是通过解得来的,理明信深,愿切行专。『乃至获得一念淨心』,这个非常重要。清淨心,一念是没有妄念,你专一。『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你念阿弥陀佛要用什麽心?清淨心念,一念心就是清淨心。

 

这个人『临命终时』,他得到什麽果报?『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在临终的时候,当然也要看他自己功行的浅深,如果功夫浅,瑞相就比较少,就好像刚才讲的下辈往生梦见彼佛一样,他临终不是清晰。如果是功夫深的,清淨心他这个功夫很深,见到就很清晰,他也能上辈往生,「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只要见阿弥陀佛,就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得不退转,无上菩提』,到了极乐世界,永不退转,必定成佛。从这个方面我们看到,修其他法门的人也是要得到清淨心迴向淨土,他才能够往生。这个「一念淨心」很重要,一念淨心,还要加上愿生彼国。如果你得到一念淨心,你不肯发愿往生,那你也不能往生。

 

你看虚云老和尚,他修禅定功夫很深,他是发愿到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他去了,他没往生极乐世界,他去弥勒淨土了。那是什麽?他的愿不同,但是他得到一念淨心,只要他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他一念心起来要发愿往生,他就能去,可是他不愿意去,当然也就去不了。所以,这是看你自己的愿,你修其他的法门,只要迴向往生,就决定往生。西土,就是印度,古印度,马鸣菩萨、龙树菩萨他们都是发愿往生,他们不是专修淨土,像龙树菩萨是八大宗的祖师,人家是初地菩萨,所以他只要愿意往生,他也能往生。中国的智者、永明大师,智者大师,天台宗,教下;永明延寿禅师是禅宗的,宗门,他们也发愿往生。永明延寿大师到晚年从禅转向淨土,他就成为淨土宗的祖师,淨土宗六祖。这种都是清淨心得到了之后,发愿往生。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这一品经文就讲到此地。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我们一起合掌恭念迴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淨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十三集)  201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34-0033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4日21:08: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81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