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32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1阅读模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

锺茂森博士主讲(第三十二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让我们先来合掌恭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开经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晚上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七十八页,倒数第二行,从中间看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这一段经文讲的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裡面第二十九愿「住正定聚愿」以及第十二愿「定成正觉愿」,世尊为我们讲述极乐世界众生的这种修行的状态,兑现了弥陀的本愿。经文说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在经裡面常常都看到这两句话,善男子、善女人,往往读了随口滑过,没有怎麽去注意它,这裡「善」字我们要特别注意,如果只是男子、女人,但是不善,后面就不可能说『住于正定之聚』。说到善,有世间善,有出世间善。一般讲世间的善,所谓无贪、无瞋、无痴,没有贪瞋痴,这叫做善。再具体一点,那是讲《观经》三福裡面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才叫做善。这是世间善的标准,你能做到这个世间善,你能够得人天福报。但是本经所讲到的善,标准比这个高,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观经》三福都要做到。《观经》第二福说的「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福,修这个福能够出三界。第三福是大乘菩萨福,所谓「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菩萨三福。本经讲到这个善字要三福具足,才能够叫善。这三福总共十一句,恐怕能记下来的人不会很多,那记都记不住,怎麽修法?确实也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去修。那能不能够把标准简化一下?可以,这本经裡面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善就是做到了。或者用《阿弥陀经》的标准,是信、愿、行三个条件都具足,这个也能够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所以真正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信愿行,我们真信、切愿求生淨土,还要念佛。

 

这种人,底下经文说的,『若已生,若当生』,已生是讲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已经是阿惟越致菩萨了;当生是指虽然还没有往生,但是已经具足了往生的条件。那我们要问问,我们是不是属于当生这类的?我们有没有具足信愿行?具足信愿的人是什麽样子的?对这个世间一切都放下,没有丝毫的执着,什麽事都不放在心上,他只有一桩事,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人决定往生,他住在『正定之聚』。

 

正定之聚,这个是佛法裡面的名词术语。佛在经上一般把众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正定之聚,正定聚;第二类叫邪定聚;第三叫不定聚。这个聚就是类的意思。什麽叫正定聚?这个意思就是说,他修行的方法正确,符合经典裡面的教诲,因此他决定能够证果,这个叫正定聚。不管他修什麽样的法门,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参禅也好,念佛也好,学教也好,他只要依据佛在经裡面教授的理论和方法,决定能够修行成就。这个证的果,果有大有小,但是总能够有所成就,小的果,小乘初果须陀洹,这也是圣人;大果,大乘菩萨位,总共有五十一个位次,这都属于证果。第二类叫邪定聚,邪定聚就是说他所依据的理论方法是错误的,所以他这样修,无论他修得多麽精进、多麽认真,他都不能够证果,因为他方法错,方向错,这只是南辕北辙。像现在我们也看到有一类的人自己创出一种什麽功、什麽派,教授众生,也能够迷惑好多的众生跟着他学,但是他所修的这个法门跟佛经不相应,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他最后所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不好的,因为他入了邪门,叫邪定聚。第三类叫不定聚,不定,就是他心没有定在一个法门上。这种人就看他的缘分,如果他跟正定聚的人修行,他也能变成正定聚;如果跟错了,跟着邪定聚的人在一起修,最后也就变成邪定聚。所以这是三类众生。那麽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佛所宣说的,在本经裡面我们看到非常的明显,我们依这个法门修学,最后一定能够得生淨土,圆成佛道,这个是正定聚的法门。

 

底下经文说,『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下的保证,这个法门是让我们当生成佛的法门,不用等到来生,就这一生就成佛。这一生怎麽成佛?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在西方极乐世界必定成佛。所以我们现在只要一心一意的求生淨土,也是住正定聚。这个法门,你看释迦牟尼佛说「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这是我们学佛的最高目标。学佛,人家问你,你为什麽要学佛?你告诉他,我要成佛,这就没错了。我们的目标不是世间什麽功名富贵,也不是希望将来生天,那都是太小了,甚至你要想将来证阿罗汉,做菩萨,还是小。我们的目标是成佛,最高的。怎麽成?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念佛成佛。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如来都讚歎,因为这个法门太容易、太快速了,你想再找其他的法门、比这个法门更简单更容易的,找不到了。所以古德所谓「十方诸佛同讚,千经万论共指」。为什麽十方诸佛都讚歎这个法门?就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你最快速、最容易一生成佛。但是这个法门又是难信之法,它是易行,行起来容易,可是很难信,太难信了。为什麽难信?它不好理解,它的道理太深了。如果不是把《华严》、《法华》都参透了的人,他对淨土经这个道理确实还是并不明瞭。《华严经》末后我们看到,普贤菩萨这是华严经主,上首菩萨(我们后面背景,这边骑白象的就是普贤菩萨,那边的是文殊师利菩萨,中间是毘卢遮那佛,华严三圣),《华严经》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他给我们做示现,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能相信,他是何等人物!《华严经》的等觉菩萨。所以这个法门难信,那我们能相信,确实我们也是善根深厚之人,对自己要有信心。

 

底下讲到,『何以故』,就是为什麽?『若邪定聚,及不定聚』,这两种人,『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彼因」是什麽?就是讲带业往生、不退成佛,这是因,成佛是果。往生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因果一般人不能相信。不仅是凡人难以相信,连菩萨很多都不能相信,就是因为善根还是不足,他对这个道理还并不是透彻的明瞭,所以他不能「了知」,了是明瞭,他知是知了一点,知道得不是彻底的,所以那个信心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那要怎麽办?得多听经!把这个道理彻底搞明白了,他就能够相信。除了道理要明白之外,我们还要多看一看前面往生的人的例子,从这些事实上建立信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太多太多。我们师父常举的一个例子,民国时代谛闲老法师的那个徒弟锅漏匠,什麽文化都不懂,师父教他念佛,念经他不会念,只会念佛,教他念佛,说你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不要停,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徒弟他就非常的听话老实,他没有什麽妄想,师父教他干什麽,他就干什麽,他不会起第二念,更不会顶嘴,去质问老师,「干嘛要念?我念这个有啥好处?」他没有这些问题,你教他念他就念。所以心清淨,念到最后站着往生。这个示现了不得!让多少人生起信心。像这种功夫是肯定开悟了,念佛念到开悟。为什麽他能开悟?因为他老实,老实人心清淨,所以他容易开悟。开了悟之后,你让他讲《无量寿经》他会讲,他虽然没读过,但是道理统统都懂。你问,他既然会讲《无量寿经》,为啥他不讲,他不弘法利生?这个要懂,弘法利生要看有没有法缘,就是有没有人来听他的。如果有缘,他肯定会留下来,因为他已经有把握往生了,往生自在了,有缘他就会多住几年,可是没有缘分他就走了。他没有文化,没念过书,虽然他已经开悟了,可是别人不听他的,对他没有信心,那他就走了。因为世人不认识他,他在那裡讲,人家会讽刺他,瞧不起他,毁谤圣贤这是招很大的恶报,他慈悲,不忍心众生造作罪业,所以他走了。所以佛菩萨留在世间是慈悲,走也是慈悲。他走了,这是什麽?还是教化众生,身教,不是用言教,身教这个榜样的力量最大!比我们费尽心思在这儿讲课效果大得多。假如你们看到一个人站着往生,你肯定相信。

 

所以,我们要弘法利生,先得自己成就。锅漏匠他老实听话真干,心裡面绝不贪求名闻利养,不贪着五欲六尘,安住在清苦的生活。你看他就住在破庙裡,吃的用的都是极其简单,他的心是定的,他没有老想着到处去参学,到处去跑道场,没有。老师教他这一个法门,他就死心塌地修下去,这种人是真正的法器。所以他的成就,谛闲长老说,名山宝刹的住持方丈都比不上他。那我们想想,他也是真有福报,你看谛闲法师等于给他护法,给他找了一个小破庙,让他进去住,没人,找了一、二个居士给他护法,每个月送点钱买点米、买点菜,还有一个老太太发心给他做饭,给他洗衣服,他就一天到晚就是阿弥陀佛。虽然生活那麽简单,但是心地清淨,法喜充满,这是真正的福,我们也想这样修,但是没这个福。福从哪来的?人家这个福就是从老实听话中得来的,从放下、真干得来的。如果你也能够老实听话,你也能放得下,你是真干,我告诉你,你也有这个福,肯定,佛菩萨来护你的法。最怕的是,真有这麽个因缘,你又待不住,在那个破庙裡面待上一个月,就想着东奔西跑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就不行。所以佛菩萨也不会来护你,知道你不是诚心来修行。所以决定住于正定之聚,这就是一生成就的祕诀,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正定聚,真是善导大师讲的「万修万人去」,没一个漏的,个个都有成就。这一章我们就讲到这裡。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十三章: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这一章的经文是兑现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七愿,「诸佛称歎愿」。为什麽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愿要诸佛称歎他?难道阿弥陀佛还想要名吗?名闻利养,这修行人早就该放下了,阿弥陀佛还要这个名干什麽?要知道,他这个名不是为自己的,因为这个法门真正是让众生一生平等成佛的法门,太殊胜!如果没有人去弘扬,没有人去做宣传,众生不知道。所以必须要愈多人弘扬愈好。而这个法门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够弘扬得了。为什麽?它这个理太深,要谁才能够把它讲清楚?那真的只有诸佛能够讲清楚。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裡头说到,这个是「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这九界众生,包括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连等觉菩萨对这个法门还不是完全透彻明瞭,还隔着一层。而且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要让大家相信,讲这个经的人、讲这个法门的人他得要德高望重,大家才相信。那菩萨不德高望重吗?是德高望重,还不够,还得诸佛来才行,诸佛来讲,大家服了;菩萨来讲,有的还不一定相信。所以阿弥陀佛发愿,诸佛称歎,十方诸佛都来宣说、讚歎、流通这个法门。

 

因此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他做这个科判,判六方佛讚这一部分判作流通分,它流通分很长。我们一看,真有道理,为什麽?这个法门谁有能力流通?只有佛。所以你看看,中国各宗各派的祖师,唯有淨土宗的祖师被称为大师,其他禅宗的祖师就称禅师,律宗的祖师称律师,学教的讲法师,唯有淨土宗都称大师,你看慧远大师、善导大师等等,到最后第十三祖民国时代的印光大师。大师是对佛的尊称,菩萨不能称大师,只能称大士。为什麽淨土宗的祖师能称大师?就是因为淨土宗祖师宣说这个法门,这是跟佛同心同愿、同解同行,他就是佛一样,所以后人就尊称这些祖师作大师。我们来看经文: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4日21:03: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8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