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礼乐篇(共5集)周泳杉老师主讲/2018两岸三地中华传统文化青年学术研习营课程

2018两岸三地中华传统文化青年学术研习营(悟道法师、周泳杉老师、张亚中教授主讲) ◎ 2018.7.23 启讲于 台湾台北市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 编号: 60-010 / 共 21 次讲演

《群书治要360》礼乐篇 (共5集)

第1集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文字版点击加号

展开收缩

文化与生活漫谈(六)  周泳杉老师主讲  2018/7/25  台湾台北市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档名:60-01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午安,阿弥陀佛!

 

我们接着早上讲到的部分。就是佛法这三个,或者是说传统文化这三个层次,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其实都是心,完全都是心在改变的、调整的一个过程。所以全部都是生命的质量在做提升,灵性在做提升的过程。所以我们知道,原来人生不是让我来享受的,人生是让我来历练的。经由我们每天的生活、每秒钟的生活,我们都在历练我们的生命。因为我们的生活当中,会遇到人事环境,会遇到物质环境,这些好人也好,坏人也好,好事也好,坏事也好,不管是善人、恶人,不管是顺境、逆境。为什么会遇到它们?因为我跟它们有这些业缘,因为过去我有这些造作,造作这些业累积的这些能量,现在成熟了,所以它现前给我看,我会遇到。遇到了之后,它就是我历练的媒介,我必须要去历练它们。在顺境、在善缘,我如何能够让自己不要再起贪心,我的生命的质量就提升。

 

因为过去我不知道历练,所以我的生命质量不够,我一直在六道里面打滚,一下子在善道,一下子在恶道,苦不堪言。所以,我知道这是我生命的质量不够所产生的问题。所以我如何历练生命,在生活当中善缘恶缘、顺境逆境去历练,对于逆境,对于恶缘,我如何训练自己、磨鍊自己不要起瞋恚,回归到清净的一个心念,把自性里面本来的智慧开发出来,然后在生活当中念念为众生服务,把自己的德能,把自己的福报显出来,显出自己自性的庄严相。这些庄严相,我们跟大家说过,是为众生的他受用,给众生受用的,显这些庄严相是为了摄受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一个媒介,对我自己,我不受用,决定不受用。那你这一生就过圣贤人的生活,过佛菩萨的生活,你这一生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就是传统文化。所有的基础都在哪里?都在礼,都在《常礼举要》,都在礼这个字上面。所以我们才从这当中,再去跟大家抽丝剥茧。

 

礼是什么?礼从它的本体来讲是敬,从相貌来讲是仪,从作用上来讲是和。所以大家可以去做实验,也就是说当你跟大众在相处的时候,你把自己摆低,把自己摆低,对立、控制、占有就淡化了,我的意见、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就放淡了。当这个恭敬出来的时候,自卑而尊人,把别人摆高;把别人摆高,你就能理解对方,好人你会随喜他,坏人你会同理他,你会想要协助他,你不会计较他。这就是把他抬高,把对方抬高,把自己降低,当这个时候恭敬出来了。当然这当中有很多样貌,譬如说《常礼举要》里面提到的这些样貌,怎么样让,怎么样能够谦卑,我们说恭敬、撙节、退让,这个等一下讲。当你做到了,你会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样貌出现,那就是和,团体就能和谐。

 

和有多重要?和,对内身心健康,对外,团体能和才有福报。我们要知道,人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间的,人是一个群居的动物。我们活在这世间,不会独立的活在这个世间,一定要跟人,不能离群索居。既然活在这个世间就要做事业,你看我们现在在这里做什么事业?做圣贤的事业,做佛菩萨的事业。所以圣贤跟佛菩萨的事业是什么?是教育。是教大家,第一个,转恶为善;第二个,转迷为悟;第三个,转凡成圣。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做事业,事业能不能一个人来做?不能,一定要团队。注意,就是说一个人是不能做事业的,一定要团队。而团队能够发挥出力量,那就是福报。如果一个团队不能发挥力量,这个团队就会瓦解,一个国家就会灭亡,一个家庭就会衰败。所有的团体要产生事业的力量,都必须要团结,团结才有福报。所以一个不团结的团体,是没有福报的团体。反过来,一个团体要有福报,必须要团结,团结就是和,六和敬的和。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要经营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是做这个世间最了不起的事业,那就是佛事。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业比佛事还要高贵的,办圣贤的事业、办佛菩萨的事业是世间最高贵的事业,因为他做的是让人离苦得乐的一个事业。做这么高贵的事业,谁才能够胜任?顾名思义,佛菩萨的事业只有佛菩萨才能胜任。那我是佛菩萨吗?我不是,我是凡夫。怎么办?把自己变成佛菩萨。只有这条路,你没有路了,真的,这不是抬高自己,不是的。就是说,我们怎么思考?我们的事业要怎么走下去?我们现在办的是佛菩萨的事业,谁来办?当然是佛菩萨来办。那我不是佛菩萨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把自己变成佛菩萨,没有了。那我怎么把自己变成佛菩萨?放下烦恼,放下自性里面本来没有的东西。所以这个事业太重要了。

 

你看,当初在鹿野苑五比丘,五比丘修六和敬,这是这个世间第一个僧团,你看它创造的福报有多大。大家想想看,佛的事业要传几年?一万二千年。对不对?这大家都知道的,法运。我想请问大家,我们这个中国的历史五千年,最长的朝代几年?八百年。你看周朝的福报已经很了不起了,才只有八百年。佛的事业要传一万二千年,这个福报有多大?怎么来的?六和敬,没有了,就是六和敬。我们今天有这样的福报吗?为什么没有?不和。为什么不和?不敬。我们看人不顺眼,为什么?因为我的意见、我的看法、我的想法,起来都是我,因为你不合我意。我的感受,你让我太委屈了,你让我有挫折,你凭什么?请问这样怎么做事业?这就是在破坏团结。这问题出在哪里?没有礼。可是大家还九十度鞠躬?对,仪,仪式做得很好,可是没有实质,只有形式。

 

所以我们要在这里痛下决心,痛定思痛。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个生命到底出现什么问题?我们的这个生命的质量够不够?当然就会连结到我们的福报够不够?我们的能力够不够?所以能力跟福报不是说我怎么样去学得来的。或者是说他有我没有,我嫉妒他。我嫉妒他,请问他的能力会不会变成我的能力?不会的。怎么做?发心为众生,发心为别人服务,不要怕吃亏。然后要怎么样?要礼让,要让。敬表现在让,有没有?我们这几天一直在告诉大家这些概念。也就是说,我很恭敬你,怎么表现出来?让。让要怎么做到?「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人家不要的我要,他不要扫厕所,我扫厕所;他要的,我统统可以给他,他要名、要利,我都给他。你能做到,你敬这个功夫你就扎下去了。所以这个不是口号,这是生活,就是在生活当中历练这些东西。

 

我们想想看,人为什么会有冲突?譬如说这个东西,我要你也要,怎么解决?抢!这是第一种方法,抢,看手段。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有,我不要。就你要,我不要,就解决了,和平解决。问题是你能不要吗?这才是重点。「财物轻,怨何生」,财富你可以放下了;言语呢?我们到了这个道场来,大家出钱出力可以,可是什么不可以?听你的不可以,你得听我的。就是你要我也要,这就出了什么问题?争。里面有没有敬?里面没有敬。里面没有敬,一切人都是坏法之人。注意!就是佛法也变成了把人引导到错误方向的媒介。不是佛法有问题,是我们操作的人有问题。所以讲礼不好讲的地方都在这里,因为我们的心一定要先与它相应,就是你一定要做到让,绝对不能争。而且是哪里让?心。让,让到底,决定没有争论的心。「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这个宗是指我们的佛法,佛法没有诤论的,你看须菩提,无诤三昧。我们现在叫斗争坚固的时代,末法什么最坚固?斗争最坚固。我们今天人斗性很强,一定要跟人家争,要跟人家辩。现在最可怕拿什么来辩?佛法,因为佛法最有力量。所以怎么办?学让,学忍让、谦让、退让。要让,让到底。我们能做到吗?「我」降低就能做到,「我」要提高,那一定做不到的,所以要学谦卑。

 

我们刚刚讲礼,《礼经》里面定义有三个,第一个恭敬,第二个撙节,第三个退让,这是《礼经》里面所定义的。恭敬我们刚刚说了,自卑而尊人,把别人抬高。我们众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把自己抬高,把别人贬低。这叫什么?这叫慢,就是傲慢,慢。慢是什么?慢就是我跟你差不多,已经慢了。实际上是我比你差,这就是谦;我跟你差不多,已经慢了。然后,我比你高。你看,我差不多已经慢了,我比你高,那就是什么?那就是过慢,比慢还要超过了。我明明跟你差不多,我觉得我比你高;我明明比你差,我觉得我跟你差不多,那叫慢过慢,那比过慢还慢。对!那就太过分了。

 

然后再来,还有人拿邪法来傲慢。譬如说在监狱里面,刚关进来这个人,问他,你判几年?我判十年。哼,我判二十年,我比你厉害,我判二十年。怎么样?这叫什么?这叫邪慢,就是邪见的慢,邪慢,这个也能慢。那我们学佛学了很久,你学几年?三年。我已经学十年了。增上慢。学佛是增上什么?增上智慧,怎么能增上傲慢?这都是错误的见解,这都不敬,这都是不可以的。所以不轻一人,不能轻慢一个人。常不轻菩萨,这是在我们佛门里面一个菩萨,他都不轻慢一个人,任何人他都不轻慢,这就是恭敬。所以把自己摆低,一定要把自己摆低。

 

你看佛已经成佛了,他已经到最高了,叫无上正等正觉,他老人家在讲经的时候说什么?生佛不二。你看,还把众生摆在佛的前面,生佛不二。他不是讲佛生不二,你看他还把自己摆低。所以圣贤为什么那么的高?因为他谦卑。我们为什么罪那么重?因为我们「我慢高山,法水不入」。我们的我慢太高了,法的水入不进去,这就是没有恭敬的罪过。所以学佛没有恭敬心,学传统文化没有恭敬心,是一步都踏不进去。那个恭敬心是什么?就鞠躬,看到人就鞠躬?不是的,那未必。是什么?从内心当中真正把自己放下,把我的感受、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淡化。所以对人要找好处,要认不是。找好处是就是「观功念恩」,观察他的功劳,念他的恩。如果我们观察他的过失,我们就念他的怨,观过就念怨,那是不可以的,那是罪过。所以我们要观察一切众生对我们的恩德,这是化解傲慢最好的办法。

 

再来随喜,随喜就是我替你高兴。你好,我替你高兴;你不好,我想方设法的想要帮助你。可是帮助人需要靠什么?靠缘分,没有缘分,那只好怎么样?沉默。所以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协助或者是守默。协助就是有缘分,守默就是没有缘分,不是不帮,是没有缘。没有缘怎么办?结缘。对不对?怎么结缘?四摄法,四种摄受众生的办法。对不对?第一个是布施,四摄法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是不一样的。四摄法的布施是什么?是多请客、多送礼。你看,让他欢喜,不是巴结他,不是谄媚他,为什么?因为里面有礼敬。没有礼敬,没有礼敬的称赞是巴结,没有礼敬的供养是谄媚。但是有礼敬,那就是称赞如来,那就是广修供养。老和尚告诉我们,广修供养的广不是修得很多的意思,是平等的意思。所以要用平等心来看待众生,不要嫌弃众生,不要批评众生。所以我们年轻人学佛,尤其是我们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学佛的时候,学人要告诉大家,奉劝大家一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起?从不批评开始学起。我们学三年不要批评,你的口业就会守得非常的圆满,三年不批评。就是我们为什么能不批评?因为我们没有看不顺眼。我们当然会有看不顺眼的事情,可是要告诉自己,不能批评,因为我们要学恭敬,不能学傲慢,这是礼的第一个入门的功课。

 

第二个,撙节。撙节就是什么?就是不浪费、节俭。对物质,对物要能恭敬,对资源要能够恭敬,不可以浪费。我们这个时代,资源非常的丰厚,可是由于我们的浪费,造成这个地球现在出现很大的负担,有很多的污染。所以我们来到这里住饭店,不能浪费。我们在这里住五天,我们这个门就挂上一个「请勿打扰」。什么意思?就是打扫的阿姨就不会进去打扫了,床单都不要换,五天不需要换床单,就挂上一个请勿打扰,她就不进去给你打扫了。然后自己带牙膏、牙刷,带毛巾,他们这里的资源全部都不用用到,完全一个都不要花到。那谁打扫?自己打扫。空调不要开到最大。然后用水,你不能说不用白不用,我已经缴钱了。不是的,我们用的是地球的资源,尽量节俭,尽量节省。垃圾,一定要怎么样?减量,能少用一个东西就少用一个东西。一切都自己准备,不必要麻烦别人,你看这就是撙节。这叫什么?念念为众生。我多用一度电,别人就少用一度;我多用一度水,别人就少用一度。你看,这是学礼的基础。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概念,我们《常礼举要》怎么学?没办法学。

 

你看,我们《常礼举要》里面有一条,它说拜访公务人员的时候,一定要问他上班的时间。为什么?撙节。就是你连别人的时间都不能浪费,那是公家的时间,他办公的时候你去找他,就是浪费他办公的时间。你去找他是什么事情?不是公事是私事,那你就是怎么样?以私废公,那怎么可以?连这个都要撙节,都要恭敬。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有节度,不可以放纵。所用的一切的东西都要节俭,不可以挥霍。换句话说,节约跟你有没有钱不相干,弘一大师讲,「惜衣惜食,非为惜财,乃惜福也」。我再说一遍,惜食惜衣,就是珍惜食物、珍惜衣服,不要糟蹋衣服,不要因为这衣服过时了,没有流行了就丢掉。惜食惜衣,非惜财也,不是因为你吝啬财富,不是,乃惜福也,是因为惜福,不是因为惜财,跟你有没有钱不相干,那是一种品德,那是一种生命的质量,是你生命的素质。这是撙节。

 

所以学礼,一定要做到节约,做到节俭。印祖,有个居士去拜访他,他这个水,白开水没喝完倒掉。印祖呵斥他,你有多大的福报!是不是那杯白开水很贵?不是,是他的态度太轻慢了。印祖所呵斥的是他的态度,不是因为那杯水很贵。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并不是说现在资源很多,我就要拼命的花,不是的,不可以的,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节俭,一定要惜福。

 

最后讲退让。这刚刚我们说了,什么都要让,我们大和尚早上讲到汉儒、讲到宋儒。他老人家讲到,汉儒注重训诂,虽然没有微言大义,可是他没有过失,他把这个字讲清楚而已,他没有发挥,他注重师承。宋儒微言大义,虽然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他的错误大,过失也就重了。而汉儒当中,学人举一个人,就是他们是真有修行的人,郑康成,郑玄。郑玄遍注诸经,就是什么经他都注。为什么?学问了不起,遍注诸经。有一天,郑玄在客栈,他听到两个人在谈话,他就在那里听,就隔壁桌在谈话,他在那里也顺便就听到了。这两个人他不认识,其中有个人在谈什么?谈《春秋经》。就是这个人在谈他要注解《春秋经》,讲注解《春秋经》的一些理念,郑玄在那里听,听完之后大为赞赏。不认识!那个人是谁?那个人是服虔,是另外一个汉儒,姓服,衣服的服,虔诚的虔,服虔。

 

结果郑玄听完之后,从包包里面把他注解《春秋》的手稿拿出来,给了服虔。不认识,就在路上遇到而已,听到这个人的理念跟我一样,他把他《春秋》的注解拿出来给服虔说,我本来要注解这本经,可是因为我刚刚在听你的理念跟我很相似,既然你已经在做了,我就不要再做了。他把他的注解给了服虔,这种心量,大家去看《世说新语》,刘向的《世说新语》里面就有一篇「郑玄让注」,他把注让给了服虔。你看,他一点诤论的心都没有。他有没有想说我要注得比你好?有没有这个念头?没有。我们来拼一下,较量较量,我也不会比你差。他有没有不平的心?完全没有。你看,就把注解,而且他自己注解的手稿都让给了服虔。大家去想想这种心量,我们能不能做到?他是一个大儒者。黄巾贼在世乱的时候,有一天在路上遇到郑玄,郑康成正好走在路上,遇到黄巾贼。黄巾贼的首脑问他,你是谁?我是郑玄。这个首领就说,下马,所有的黄巾贼全部下马跪拜,拜郑玄。然后问他,您老家在哪里?他说我老家山东高密。下令所有的黄巾贼,不许侵犯高密,这个人是一个大儒者,他的故乡我们不去侵犯。你看这样的一个德行,这就是他生命的质量。

 

我们听这种故事听得太少了,所以我们生命的质量没有办法被激发起来,因为我们的教科书都把这些删掉了,我们现在学的都是小猫叫、小狗跳。所以大家要知道,教科书不是乱编的。这就是让,我们能让吗?这还是学儒的,我们是学了佛,我们如何?所以这跟我们讲学礼,先把这些精神,我们一定要融入到我们的内心里面。我们就是争着这口气就是说,我们一生不要出名,我们让台上的人能够,就是谁有能力谁来出名,我们来替他抬轿。我们一般人都喜欢坐轿,我们佛门里面有位菩萨专门抬轿的,地藏王菩萨。他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希望所有的人成佛都在他之前,他不要跟你争,我要在你之前成佛,他没有争论的心,他希望地狱空了,他希望所有的众生都度尽了,他才成佛。

 

大家去想想看这个局面,所以为什么《地藏经》序分的局面那么大?佛讲《地藏经》的时候都是谁来?十方诸佛,不是菩萨,不是十六正士,十六正士还是等觉菩萨。《地藏经》的格局你看都是诸佛来,那些都是什么?那些都是地藏王菩萨的学生,他们都成佛了,所以都遣他的侍者去跟地藏王菩萨问讯有没有?作礼有没有?对!你看这种格局。所以我们在别人之下有什么关系?我们让别人超过我们有什么关系?我替你高兴,不是很好吗?这就是心量,所以这样的态度,你才能学礼。如果没有这个态度,我们学礼,礼变成什么?礼变成装饰我们虚荣心的媒介,愈学愈虚荣,愈学愈假、愈虚伪。那有什么好处?那不如不学。那不如就像一个不认识字的人,都觉得自己比谁都差,比谁都不如,那不是更好吗?所以我们年轻人要学,学人一定要告诉大家,先要把这个心端正,正心术比什么都重要。把心术摆正,不能偏。

 

恭敬、撙节、退让,我们不受用那些福报,你就会撙节,你只受用清净心。所以我们只要维持这个身体能够活在这个世间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多浪费一分的资源?所以大家在用纸的时候,这个纸,白纸,还有空白的地方,拿来做什么?拿来练书法。把这个纸填满了之后,这张纸才把它放到字纸篓先保存,以后再去化掉。纸片都不能够奢侈,不要认为说我现在纸拿来很好取用,就奢侈,那不行。卫生纸也是一样,没有用完的,把它放到什么?放到口袋里面。你擦嘴,你擦嘴这面擦了之后,你把它折到里面,这一面还可以擦,很多面都可以擦。擦完之后还能擦哪里?还可以擦马桶,最后再丢掉,都可以用好多次的。不能说一个洗手洗完之后,抽了二三张、三四张、五六张,然后只为了擦你这个手,然后就把它丢掉。我看了很心痛,他以后会生在无纸的地方,生生世世不闻纸张之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些都要撙节,跟你有没有钱一点都不相干,这是态度的问题。所以学礼必须要有这种态度。所以你看,当你有这种态度的时候,你的生命的质量是不是愈来愈提升了?有没有离开生活?没有。所以我们强调什么?落实。强调落实,一定要做,你做了,你才能讲。

 

这里有几个小问题,其实前几天就有人问了,我是搜集一些问题,我们再跟大家做一些讨论。第一个,有人问后面这个背景,这两张图(这是两张图合成一张的)什么意思?这两张图是「孔子圣迹图」。大家右手边的这张是「问礼老聃」。大家要知道,孔子是圣人,我们叫他至圣,在我们文化里面称他为至圣。至圣的意思是什么?没有再超过了,至就是极处了,可是你看他还问礼于老聃。他有没有排斥别人?有没有?没有。所以我们看到雍正皇帝上谕这篇文章,雍正皇帝讲到什么?讲到当时有些学者,他们的态度是什么?儒者说道家不如我,佛家不如我;道家的人说什么?儒者不如我,学佛的不如我;佛家呢?儒太轻了,道,道没什么,都互相的诋毁,互相的否定。可是你看看祖师爷怎么样?人家互相的赞叹,互相的礼敬,孔子还问礼于老聃。我们要学谦卑,也就是他用这个态度,谦卑的态度去问礼,老聃跟他讲,他才能相应。这就是第一个,问礼于老聃。

 

老子怎么跟孔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当然孔子没有骄,骄傲的骄,还有多欲。你看多欲对到撙节,骄气对到恭敬、退让,都不是随便回答的,当然孔子没有这个问题,可是一问一答就是什么?示现。就像佛经里面有请法的人,然后有教学的人,有当机众,那些人都是为我们表演的。问礼于老聃,老子讲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所以我们学《常礼举要》没有去骄气与多欲,你是绝对学不到的。就像刚刚我们说的,我们会学成什么?会学成虚荣。就孔子在《论语》里面讲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玉帛变成一套一套的,很虚荣的外表;「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学乐变成也是虚荣,附庸风雅。那都是很麻烦的事情,以后要把这层洗掉,洗不掉,很麻烦。所以这是第一个,去骄气还有多欲,把欲望放下,这是问礼于老聃。

 

这边,大家的左手边叫「俎豆礼容」。这是孔子小时候,小时候设俎豆,俎豆就是礼器。他为什么那么小就能够知道这些礼器,然后知道这些礼的规矩?容就是仪容,规矩、次第等等的这些外表。他为什么知道这些?因为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生而知之。可是孔子在《论语》里面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告诉我们他不是生而知之,他隐圣同凡,把自己圣人的身分藏起来,和光同尘,作斯示现,顺世间故。所以俎豆礼容说明一件事情,叫做宿慧有迹,就是过去他培养的这些智慧,在今天显现出来了,那不是一辈子的,那是生生世世的修为。我们听过一个公案,叫「书到今生读已迟」,黄庭坚的公案。你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我现在不要读了?因为读已迟了。那你就一辈子愚痴,那就生生世世愚痴。所以现在要不要赶快读书?要!但是不能急功近利的认为,我读几年书,我就要如何如何了,不是这样子的,那是本分。所以绝对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希望自己一步登天,不可以的。所以这张图告诉我们,孔子是宿世的智慧栽培,宿慧培成,他有基础,有很深的基础。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想要一步登天,一定要把基础打好,然后要发大心愿。这是讲到这两幅图。

 

另外,第二个问题,请问《静老说的话》一书中所言,真信愿行念佛、改习气的人,世间的生活及临终往生之事,佛都会帮他做安排,他的理论、原理是什么?就是我那天说的尽性听命,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他这里说真信愿行念佛、改习气,就是尽性;他的生活,世间的生活及临终往生之事,佛都会帮他安排,就是听命,就是这个道理。换句话说,我们真信愿行念佛、改习气了吗?如果你是,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安排的,这是真的。什么叫真信愿行念佛?什么叫改习气?真信愿行,所以告诉我们重要在哪里?在真。而往生与否看什么?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才是念佛功夫的深浅。所以你说我念佛功夫很浅,能不能往生?你只要具足信愿就能往生,跟你念佛功夫的深浅不相干,就是真信愿。

 

那好了,什么叫真信愿?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大家去看,《弥陀要解》,他把愿举出来讲。为什么?因为有愿一定有信,你没有信,你怎么会有愿?有愿一定会行。所以他只拿出这个愿来讲。这个愿他用两个字来解释,叫欣厌,欣慕极乐,厌离娑婆,他就讲这个。那什么叫欣慕极乐?欣慕极乐就是我要赶快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说,你们好讨厌,你们都是我的障碍,你们都障碍我念佛,你们都得下地狱,我要赶快到极乐世界,我不陪你们玩了。是这样吗?是吗?为什么不是?不是在哪里?所以你看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把它调整过来的问题。因为我们看到这两个字,一个是欣,就是好乐得不得了;一个是厌,讨厌得不得了,你就字面上来解释,那就三世佛怨!他怎么解释的?他用四谛法,苦集灭道,告诉我们知苦,你才会断集,这叫厌;慕灭,你才会修道,这叫欣。你看,不懂了,听不懂了。它不是我们表面上看的那个意思,所以「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所以各位同学,我们要提升心的质量,决定是一生的课题,一定要好学,一定要找老师学,而且不能随便乱找,要有师承,就像汉儒重师承,过失就少了。

 

什么叫知苦?就像学人第一天跟大家说的,你在这个世间没有钱、没有地位,生了很重的病,那当然苦。可是你有钱、有地位,又很健康,旁边又有很多人称赞你,你知道苦吗?请问那个苦不苦?那个也苦,为什么苦?因为没有出路,因为生命没有出路。因为他不能解决生死问题,而他这个福报享尽了,一定会堕落,因为他在享福的过程,一定造恶业。所以苦是苦在这里,我们知道吗?如果知道了,你就知道这苦怎么来的。苦是集来的,所以苦是果,果上不能处理问题,怎样才能处理问题?在因。所以集是什么?集就是烦恼,烦恼能聚集业报,能聚集业,让我们苦。所以要从因上去解决。所以你知苦之后要怎么样?要断集。所以厌离娑婆,其实是厌离自己的烦恼习气,是改习气。不是你很讨厌,你们都是我的业障,那你不是心外求法吗?因为我们真的遇过这样的人。你们好讨厌,阿弥陀佛爱我而已,你们都不爱我,所以你们都要下地狱,只有我会往生极乐世界。那都是烦恼习气在作祟,我们怎么能这样子学?那是迷信。

 

所以断集,断自己的烦恼习气,改习气。念佛要不要改习气?要。大家去看《静老说的话》那本书,念佛不改习气,要念到一心不乱,要很长的时间;念佛改习气,很容易就可以到达一心不乱。改习气就是我们早上讲的七情,那是最粗浅的,静老还讲,改习气不是只有改脾气而已,因为脾气只是习气里面的一分。《静老说的话》这部书非常的好,老和尚有告诉我们,要跟《无量寿经》等量齐观,所以大家一定要看,多看几遍。知苦才能断集,这是厌。慕灭,灭是什么?灭就是涅槃,我们叫圆寂。你要羡慕涅槃的四性德:常乐我净,你才会修道。所以灭是果,希求这个果,一定要修道的因。修什么道?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是这些,要去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叫欣慕极乐。

 

所以我们真有这个愿,这叫什么?发大菩提心。然后你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改不改习气?你当然要改习气。所以念佛一百种果报,第一种为什么堕阿鼻地狱?你没改习气。就是口念弥陀,心是造地狱业,他怎么能够往生?他当然到阿鼻地狱里面去。所以改心很重要,因为往生是这个心去的,是你的心的质量去的。我们现在心的质量看不到佛的法身,事实上佛的法身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只是我们心的质量太差了而已。怎么办?借佛力,仰仗佛力。所以你说一切尽性,尽性哪有这么容易?你说我的生活听佛菩萨安排,往生听佛菩萨安排,那个你不要想了,因为佛菩萨会安排,你想什么?我们现在只要想什么?怎么尽性,怎么发真信愿,怎么改习气,这个才重要。所以念佛要不要改习气?要。不然该怎么生死,你还是怎么生死,因为是你的业在把你牵到六道里面流转,而且强者先牵。我们看我们平常起的念头哪个最强?那个最强的在临终一定起作用。是愿力很强吗?还是业力很强?对!那什么是愿?愿就是在结缘的过程当中没有起贪瞋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愿力才能转业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关键。所以他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另外,我看这里有个问题。学员说:想请教周老师,因为他之前参加台南极乐寺所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当时课程教的是孝顺及《了凡四训》等。当时播放蔡礼旭老师及周泳杉老师的影片,心里很有感触。尤其讲到孝道,觉得自己不够孝顺而哭个不停。从那天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并改进。这里我们先一段。

 

自己不孝,哭个不停有没有用?没有用。怎么办?学习怎么孝顺。也就是说我很想孝顺,你没有学习,你做不到。换句话说,学习才知道怎么孝顺。所以你看《弟子规.入则孝》,要不要学?要!答对了,太好了。《弟子规》容不容易?《弟子规.入则孝》就不容易了。《弟子规.入则孝》,你去对照《孝经.纪孝行章》讲五条,第一条「居则致其敬」,这是总纲;再来,「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都不容易。第一条,居则致其敬,要把自己放低,敬是放低,要让。所以能不能忤逆父母?不能,把自己放低。所以《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教,须敬听」,就是居则致其敬,那几句话就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还分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的慧。从哪一段开始?「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养父母之身。「出必告,反必面」,开始是养父母的心,「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都是养心的。

 

请问养心比较重要,还是养身?都重要。但是养心层次比较高,你不能说我身不能养,我只养他的心,那不行,那饿死怎么办?层次就是说,我奉养父母,还要让父母快乐。所以养则致其乐,请问谁乐?再给你一次机会,谁乐?居则致其敬,谁敬?难道是父母敬?是我敬。养则致其乐的文法有没有变?文法没有变,所以谁乐?我要快乐,就是我要很快乐去养父母。那父母不快乐可不可以?可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你很快乐的养父母,父母可以不可以不快乐?可以,那就是恶缘。你有没有看过这种孝子?他很尽心尽力的养父母,他父母不太快乐有没有?有。他会不会抱怨?他会抱怨,他就不是孝子了。所以养则致其乐是谁乐?自己要很乐,父母可以不快乐,可是我要很乐。你看,这就要学了,你不学你就变愚孝,怎么能不学?哭有没有用?没用,你哭也不会变孝子。所以一定要学,这是理智。你看《常礼举要》有一条是「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有没有?对!理智。养则致其乐,养父母的心,让父母安心,让父母不要心挂在那里,连肝都挂起来。听懂吗?心挂起来,挂念,挂到不够,肝也要挂,胆也要挂。父母会不会这样?会。你有当过父母,你就知道了。所以养父母的心多重要。所以皇帝养太后的地方叫养心殿。

 

再来,养父母之志,志是从哪里讲?从德行讲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都是讲德行。再来,「亲有过,谏使更」是讲什么?养父母的智慧,「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养父母,养则致其乐,结束了。

 

下面,病则致其忧,讲什么?「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下面,丧则致其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下面,祭则致其严,「丧尽礼,祭尽诚」,后面讲的就是。那丧怎么尽礼?首先什么?临终关怀,临终助念,那个都要学的;送父母去作佛,「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所以孝道怎么能不学?哭没有用,一定要学,要好学。所以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才能圆满你的孝道。

 

往下看。他说,从那天开始反省自己的过错。很好!并加改进。太好了!对,这个就是真修。反省之后,改!对,太好了。他说,因为参加完中华传统文化之后,从那一刻开始,发心想要当像蔡老师及周老师一样,到各地讲经说法。当下在教室不断的思考,虽然我们那梯有很多同学参加,可是外面还有很多没有听到的人,我想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宣扬到各地。很好!这就是你念念为众生,你有这个心太好太好太好了。他说,而且把自己愚痴造成自己身体受伤,想把自己的教案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像蔡老师及周老师一样,补足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断层,帮助许多人,帮助生命无希望、没有办法改变的人。太好了!你这叫什么?你这叫发愿。所以他说,想请教周老师,我不断的发愿要像你们一样,到各地讲经说法,可是我接下来怎么做?我告诉你,你的问题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没有各地讲经说法,你说错了,我是有地方邀请,我才会去,没有邀请我不能去。再来,邀请的都是自己家里的,也就是说,我都没有在外面讲,只有净宗系统的邀请我才会去,我没有各地去乱讲,因为我还在学习。所以这是你的问题里面的问题,我先点一下。

 

另外,你说我已经发愿了。注意,我现在要讲愿,很重要。「我已经发愿了」,大家有没有在哪部经听到这句话?有没有在哪部经听到这句话?《无量寿经》对不对?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有没有?所以我已经发无上正觉之心,他要取愿作佛,悉令如佛,还要愿佛为我广宣经法,对不对?因为佛如果没有给我广宣经法,我怎么奉持?我怎么如教修行?我怎么拔诸勤苦生死根本?我怎么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已经发愿了,发愿了,你还要怎么样?要行愿,最后你才能满愿。

 

所以发愿不是最重要的,行愿才是最重要的。我举个例子,发愿是什么?写支票。支票有没有人不会写?没写过。空白支票,空白支票给你,你可以填一百万,太少了;一千万,有点少;一亿、十亿、一百亿,可不可以填?都可以填。问题是什么?领不出来。对!这个愿你可以随便发,你怎么发都可以,问题是你会跳票,人家到银行里面领不出来,那有什么用?所以重点在哪里?行愿。你要去赚钱,就是你写了支票之后,你该赚钱,要去打拼,要去赚钱。这样理解了吗?就是你的愿,如何才能圆满?行愿。所以《无量寿经》第五品、第六品是什么?是发愿,第七品重颂,第八品,行愿,第九品,满愿。第九品是不是满愿?「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在法自在不叫法王了吗?那不就是佛了吗?对!所以第九品是满愿,第十品再讲依正庄严。你们都没有读过《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人生的剧本。对,所以你看,我们把那个精华抽出来,就告诉我们,你已经发愿了,接下来怎么办?行愿。我就给你正确答案,行愿。

 

老和尚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内放下贪瞋痴慢疑,外修温良恭俭让,这就是行愿的第一步。所以你要持戒,你一定要先持戒。然后你要听讲,听经,一部经至少要听,重复听,每集重复听至少十遍。然后你要礼忏,要拜佛,先磕十万个大头。老和尚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先磕十万个大头。《无量寿经》先读三千遍,三千遍读完之后,再读三千遍,这都是基本的条件。十年之后,铺个底而已,十年才铺一个底。所以我是一个不及格的人,我是承蒙我们大和尚的命令,来这里学习,我没有到处去讲。因为什么?因为我不会,实在是不会。我们能知道一点点,那是因为我们得到师父上人经教的熏陶,一点点,我只懂一点点,能够跟大家分享的就这么一点点。所以怎么办?行愿,我也在行,我做的还不够。所以这个你要去问有经验的人,我只能告诉你大纲是这样的。

 

下面这问题是,他说昨天跟家父分享,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家父对金钱相对执着,想请问老师,如果他通过布施,中了五百万的彩票,可不可以布施一百万,自己留四百万?这样希望老师不要嫌弃。我绝对不会嫌弃,其实我也很希望他中五百万,但是这里面有因果。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嫌不嫌弃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本身有问题。也就是说,中五百万有中五百万的因。有人跟我分享过一个意见,他告诉我说,你怎么都不买彩券?他问我。我说为什么我要买?因为他说有买有机会。他的理由,你看,听起来有没有道理?对,有买当然有机会。可是我没买是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对不对?听起来,乍听之下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这叫似是而非,就很象是是,其实是非。我告诉他,我说如果命里面没有,注意,我命里面没有,我的机会叫零;如果我的命里面有,我的机会叫百分之百。能听得懂吗?你看,这就是学佛,这就是对因果有认识、有了解,不是讲条件的,你要真修才可以。就是说农夫种田,你不能躺在那里说,我要收获五百斤,我布施一百斤,我留四百斤。可是你没有耕田,你没有去耕田,这样了解吗?所以你在那里许愿,跟你真正去耕田,那是两回事。这样大家能理解吗?这不是讲条件的。

 

所以,譬如说我命里面有,我没有买,我叫百分之百。为什么?确实你不会中奖。对,我虽然不会从中奖那里得到那笔钱,可是我会从其他的地方得到。这样理解吗?譬如说,我由中奖来得到的时候,我是一次。譬如说我一次得到一千万,我命里面就有一千万,表示什么?表示你这一千万得到之后,你的禄就尽了。所以我选择怎么样?我选择把我这个一千万分期付款的领。了解吗?我可以领二十年,我可以领三十年。你一次把它领光,因为确实有很多人中奖,第二天就被车子撞死;或者是说他中奖之后,他把这个钱花完之后他就死了,禄尽人亡,很多。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他也花得很容易。所以为什么要这样子做?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当然你是为了你的父亲,希望他能相信因果,让他中五百万,然后劝他捐一百万,他将来就相信愈施愈多。可是问题来了,他有没有种过中五百万的因?如果没有,你这样劝他,不是增加他的困扰吗?所以我们应该拿现实的例子来告诉他,你应该告诉他,你看我们的师父上人,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可是他现在经过了六十几年的学佛,到今天财用自在。财用自在是什么意思?就不起念头没有,起了念头就具足,都不用带皮包,一起念头就具足,这叫财用自在。我们应该举例子,你可以举袁了凡的例子,你可以举俞净意的例子,因为他们都认真的在因上修,所有的经典都是劝我们修因。举必正因,所以这个给你做参考。

 

往下我们来看,他说末学于大学开了一门通识课,「中华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初探」。学生有人不喜欢听到「如果你没有如何,就会有何果报」,他不喜欢听到这个。我告诉大家,因果不是你喜不喜欢,它就存不存在。也就是说,你不喜欢,它还是存在;你不相信,它还是存在。不会因为你喜欢,不会因为你相信、你不相信它,影响它的存在。学人告诉大家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印祖文钞》里面说,一切理不离心性,一切事不离因果。一切的理不离开心性,一切的事不离开因果;换句话说,你想要通达宇宙一切的理,怎么做?去图书馆查资料吗?不是。看很多书吗?不是。明心见性。因为理不离开心性,你见了心性,不就见一切理了吗?对,这就是重点。

 

注意,你怎么在一切的事当中,掌握一切事运作的方法、道理,然后进而达到在一切事当中如意?万事如意,怎么做?掌握因果。这是大学问,但是很多人都怎么样?都草草读过。为什么?因为心浮气躁。所以我们学任何学问要定!你看一切的理不离开心性,所以你要参透一切理,就是参你的心性。怎么参?离心意识参,这个我们后面再讲,讲到《群书治要36O》的时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学人再跟大家讲。一切的事不离开因果,你在一切事当中要求如意,在哪里求?因果法则里面求。所以你要告诉学生,不是你想不想听到,你不想听到,它还是发生了,它还是会发生。你为什么要选择不学?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耳朵盖起来?所以你要善巧的引导学生。

 

第二个,他说有学生当听到有间医院对癌症细胞说化散化散,结果癌细胞就从荧幕当中消失了。这样的实验,他跟我说以下的建议说:老师,可以说这是很好的偶然。但是它真的发生了,偶然,学生认为这是偶然。所以是否我们当老师的要调整语气,还有采取其他的做法?对!他已经不能接受了,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告诉他?我们当然要调整做法。因为法无定法,因材施教。还有,我们要调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我们的爱心,真正的爱。你真正爱他,你真正想要帮助他,你爱他,你当然希望把最好的给他,可是当一个人生病生得很重的时候,你能不能一下子给他喝人参大补品?不能,不可以的,因为他受不了,你要先从比较温和的药材给他补。所以不能一下子给他那么大的法,这样大家能体会体会吗?所以这是一个爱心,对学生的爱心启发出来的。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有课程,明天学人会把《常礼举要》过一遍。我不要每条都讲,就是跳着跟大家稍微讲,然后再进入到《群书治要》。因为《群书治要》很难讲,真的非常的难讲,所谓经部的都很难讲,我可能只能讲一条、二条而已。因为大家要知道,经非常的深奥,绝对不能够轻视经典。所以明天我们再跟大家做说明,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7月31日12:02: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223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