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杂志》第472期 本期专栏:谈饮食与身心健康(下) 2017年6月15日

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阅读模式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众生一念,与佛无二;由迷而未悟,则全智慧德相,成烦恼业苦。心本是一,迷悟殊则苦乐异矣。是知一念心性,本是智慧功德海;由烦恼障蔽,无智慧照了,则全体成烦恼业苦海。今以智慧觉照之,则即烦恼业苦海,成智慧功德海。故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即得现前。(三)复陈飞青书

 

 

伦理道德:性相近,习相远

 

四重恩,头一个是父母之恩,身虽然是假身,身从哪里来的?父母生我育我,没这个身,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父母是第一个恩。老师是第二个恩,没有老师,我们怎么会知道佛法,怎么能受到这么好的教育,这是老师的恩。老师,一定要记住第一个老师。

 

中国在古代,读书人考取状元,在现在讲是最高的学位,第一桩大事,回家去祭祖,去感谢老师。教他的老师很多人,感谢启蒙的老师,这是表法,不忘根本。启蒙的这个老师,甚至于还是个秀才,你现在中了状元,这个地位相差太悬殊,但是他是你启蒙老师,就跟父母一样。你父母没有做状元,你中了状元,再高的地位,不能把父母忘掉,不能把启蒙的老师忘掉。

 

启蒙老师是根,以后的老师都是接着一层一层,他是最初的。中国人重视根本,根本重视,枝叶当然没有问题,能尽孝道,这叫人不忘本。忘恩负义,他不会有成就,纵有成就,时间也不长,果报不好。所以人决定不能忘本。不忘本的人,他能够照顾枝叶;忘本的人,只知道自己,不知道有别人。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八集)2012/12/13 档名:02-040-0068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4日19:07: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92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