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贯注在整个生命中——上净下空老法师讲述

admin 电子书评论3阅读模式

五、普贤十愿

 

这就是什么?菩提心的落实。菩提心究竟圆满的落实是普贤十愿,大经里头常说,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你要想成佛道,一定要修普贤行。净宗殊胜在哪里,我们就明白了,净宗是普贤行的落实。你看《无量寿经》序分经文开头第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我们晓得净宗的修学是普贤行的落实。普贤行无量无边,整部《华严经》上所说的皆是普贤行。佛菩萨慈悲,把无量无边普贤菩萨的行持,归纳为十个纲领,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十愿,我们好记,有下手之处。

 

( 一) 礼敬诸佛

 

第一条:「礼敬诸佛」。谁是佛?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个个是佛,有情众生是佛,无情众生也是佛,所以这个礼敬是平等的礼敬,真诚的礼敬。我们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不好,就错了,这一条没做到。决定是以真诚、清净、平等心尊敬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皆是诸佛。佛在经上说得很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皆当作佛,这是佛对我们说的。佛在《华严经》、《圆觉经》讲真话,真话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我们听起来很难体会。要说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我们能够体会,他现在是凡夫,将来慢慢修行,会成佛的。说现在就是佛,我们很难体会,但是佛所讲的是事实。所以我们对于一切众生怎么能不恭敬,怎么能不尊重?我们没做到!不但没做到,甚至于对父母瞧不起,对老师瞧不起,对同学瞧不起,你念佛怎么能往生?你念佛的功夫再好,都不能往生。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统统修普贤行,你与普贤行没有一丝毫相应。阿弥陀佛很慈悲,欢迎你去,西方世界这些大众不欢迎你。为什么?你跟大众不能相处。你到那个地方会尊敬阿弥陀佛,对大众你不会尊敬,你不是普贤菩萨。

 

西方极乐世界,普贤菩萨的法界,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到实报土上上品,全是普贤菩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信位的普贤菩萨、十住位的普贤菩萨、十行、十向、十地的普贤菩萨,统统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十愿,祖师把它列在早晚课里头,天天要念,天天提醒自己,时时刻刻不能忘记,我们起心动念与十愿相应不相应?

 

( 二) 称赞如来

 

第二:「称赞如来」。永远保持一个善心,如何能够落实称赞如来?惠能大师讲的话,「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就落实了。所以普贤菩萨只有赞叹,没有毁谤。见到一切善事,称扬;见到一切不善事,心里头痕迹都不落,这一条才落实。那我们今天是什么样子?人家的好事忘得干干净净,人家的恶事,记得好清楚,永远不会忘记。完全跟普贤十愿颠倒,你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要想真去,得到西方世界诸上善人普遍欢迎我们去,我们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只要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十愿相

应,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没有一个不欢迎你。你要与十愿相违背,说老实话,今天十愿大家会念,十愿里头的意思不懂。你能讲、能解,解得不够深度,所以你没有办法落实。

 

( 三) 广修供养

 

「广修供养」。这个广是什么意思?广是多的意思。你解得浅,你解得不够深。广是平等的意思,是普遍的意思。不分国土,诸佛如来无量无边国土不分、不分族类、不分宗教信仰,清净平等的供养。我们今天晚上大家统统到天主教,我们是修供养,我们参加他的礼拜祷告,这是供养,以我们的诚心供养,以我们的恭敬心供养,以我们的爱心供养,广修供养。你要解得深,你要解得圆,你才晓得怎么作法。我们对于其他宗教,也有财物上的供养,惹来很多毁谤。很多人批评、骂我,我一句话不说。为什么?他们对广修供养的意思不懂,他们只晓得供养两个字,广不知道。广是没有界限,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尽虚空、遍法界平等地供养,这是广的意思。

 

( 四) 忏悔业障

 

「忏悔业障」。是完全对自己,怎么样忏悔?这个十愿其他的九愿统统做到,就忏悔了。如果有一条没有做到,你的忏悔不彻底,你的忏悔不究竟。你们想想对不对?不是说我做错事情,在佛菩萨面前祷告祷告,求佛菩萨赦免我的罪过,那是迷信。对诸佛菩萨来说,你求不求他赦免罪过,与他毫不相干。为什么?你造所有一切罪过,佛菩萨心里头痕迹都不落。他不是凡夫,佛菩萨只记得一切众生的善,决不会记得一切众生的恶。你造的恶业,你自己会感受恶报。忏悔是改过。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给我讲忏悔的大意,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祷告,那个没有用。什么叫忏悔?后不再造。章嘉大师教给我的,跟儒家讲的不贰过一个意思。我知道我做错事情了,以后不再造重复的过错,这叫真忏悔。诸佛欢喜,天龙众神尊敬你。所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大善是改过。知道自己的过,承认自己的过,能把自己的过改掉,这个叫忏悔业障。礼敬诸佛是改不敬一切人事物的过;称赞如来是改对一切人瞋恨嫉妒的过、专看别人错误的过、专宣扬别人过失的过。你看看哪一条不是忏悔?广修供养是改正我们悭贪的过失、改正我们心量狭小的过失,这都是忏悔。

 

( 五) 随喜功德

 

后面「随喜功德」。特别是加强对嫉妒障碍的过失,人家有好事,不能够嫉妒障碍,要随喜。随喜什么?帮助他,成就他的好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做这个事情对社会、对众生有好处、有利益,纵然是我们的敌人、冤家、对头,我看到了,我也要去帮助他。我正面去帮助他,冤家对头他不接受,他说我不怀好意。我们帮助他钱的时候,可以请别人转给他,不要用我的名字,我也帮助他了。时间久了,将来知道了,那个冤结就化解了。所以要修随喜,不可以有障碍。

 

( 六) 请转法轮

 

「请转法轮」,是我们非常容易疏忽教学的过失,我们疏忽了,这是世间第一等的善事。现在社会动乱,人心没有归依,原因在哪里?没有人教他。《无量寿经》佛说得好,「先人无知(不善)」,「先」是前一辈,「不识道德」,没有人教,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我们疏忽了,所以要请转法轮,请善知识来教导我们这一方。我们这一方人无知,不会请,我懂得了,我有这个责任,请法师大德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教化这一方。这个意思就是要提倡佛陀的教育。

 

( 七) 请佛住世

 

如果这一位善知识的教导、德行,受到我们这个地方的大众的尊敬、仰慕,愿意跟他学习,我们更进一步请他长住在这个地方,请佛住世,我们这个地方的人得利益了。古时候,大家在经上念到衹树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倾家荡产请佛住世,礼请释迦牟尼佛,连带他所有的学生长住在舍卫国,在舍卫大城弘法教学,利益众生。如果没有人请,佛就不会来,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要懂得,最后这两条太重要了,懂得请法师来讲经,懂得请有德的高僧或者是大德居士,长住在这个地方教学。

 

普贤的十愿,实际上愿只有这七条,后面三条是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实际,就是回向自性,后面这三条是回向。所谓回向是拓开心量,大乘法里面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后面这三愿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 八) 常随佛学

 

「常随佛学」,哪个是佛?一切众生皆是佛,这谁懂得?一切众生的善,我们要学;一切众生的恶,我们要反省,我们要改正。所以善恶都是善知识、都是老师、都是菩萨学处,我们要认清楚,要懂得。

 

( 九) 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懂得现代化、本土化,我们恒顺众生。诸位想想,两千年前佛教刚刚传到中国,印度这些高僧大德就能够随顺我们中国人。建的道场,中国宫殿式的,不是印度式的。如果把印度式的建筑搬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不会欢迎,不会接受。为什么佛教到中国能够生根,能够弘扬这么普遍,基督教,唐朝叫景教,也是在那个时候传来的,为什么不能够像佛教这样的兴旺?就是他建的那个教堂是外国的样子,我们一看,「洋鬼子」,所以就很不喜欢接近,他不懂得恒顺众生。佛教教人恒顺众生,佛的造像,在中国一定是中国人的容貌;在日本,日本人的容貌;在西藏,西藏人的面孔;泰国是泰国人面孔。他在哪里,他的相跟当地人一样,这叫恒顺众生,我们没有发现。他的建筑一定跟当地一样,从前人懂,现在出家人不懂。很多中国法师到美国去,建道场还建成宫殿式的,常常叹息只有几个老华侨进来,外国人一个都不进来。为什么外国人不进来?外国人一看,「你们是外国文化」,所以不能度众生。

 

我极力提倡,大声疾呼,希望这些法师,他们有福报,在美国建教堂,要建什么样子?建白宫的样子,美国总统住在白宫,建那个样子。我们中国道场建宫殿,宫殿是从前皇帝住的样子。所以到美国要建白宫的样子,佛像面孔一定是美国人,他一看很亲切,就来了。建筑是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佛像面孔是中国人,他很不甘心情愿来学佛。这就是不懂得恒顺众生。佛讲得太清楚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恒顺众生;他喜欢什么法就给他说什么法,恒顺众生。我们自己的过失就是分别执着,这是破我们分别执着的过失。

 

( 十) 普皆回向

 

「普皆回向」。那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拓开心量,救我们小心量的过失。这是发菩提心,一心念佛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我们日常处事待人接物上,统统叫念佛,不是口念。跟这个完全相应,你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应酬是念佛,没有一样不是念佛。我们今天晚上参加天主教的平安夜祈祷是念佛,几个人懂?现在人学佛真是愈学心量愈窄小,愈学愈执着。我今天看到传真过来的一些问题,明天我再来解答。完全违背了佛陀的教诲,还自以为是佛教徒,自以为很如法,自以为天天在修积无量无边功德。真正的原因是不读经之过,不研教之过,不能够深解义趣的过失。

 

这是为我们净宗同学拟定的五个课程,这五个课程做到就够了。佛讲的方法太多太多了,我们只要抓到这个纲领,「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很好记。要懂得每一条的意思,让我们在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与它相

应,这叫真正念佛,你把念佛落实了,不是口念。你的心念,你的身念,你的行为念,这是佛心、佛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真念佛。然后我们提的念佛,这个念佛是专求生净土,把我们的功德,什么功德?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功德,与这前面五个科目相应,都是功德。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西方净土,决定得生,真的是古大德讲的万修万人去。所以末后我讲的是归心净土,世尊教化能事就圆满了,末后总归到净土。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8日10:27: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028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