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五十一集)澳洲淨宗学院

admin 发大誓愿第六评论1阅读模式

 

下面说「《吴译》」,《吴译》是支谦的本子,第十四愿跟这个相同。「又《魏译》第三十八愿曰: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讚应法妙服,自然在身。」前面是讲吃的,你需要饮食,这裡就需要穿的,不需要裁缝,不需要去购物,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商店,也没有餐馆,也没有百货公司,要想什麽东西,东西就来了,自然就来了。你说想得衣服,随念即至,衣服已经穿在身上,如同佛所讚歎的应法妙服。应法怎麽讲?恆顺众生。你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这个地区的众生他们是什麽样的衣着、什麽样的礼服,你跟他们穿的是一样的。这是妙!妙在什麽?这衣服不需要裁缝,这就妙了,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擣染」,这是讲衣服缝製,我们的衣服还需要量身体,还需要去选布料,挺麻烦。西方世界不但不需要裁缝,连洗濯都不要,为什麽?他不需要,他衣服乾淨,一尘不染,永远不需要去洗衣服。我们今天讲换洗,西方世界没有换洗这个习惯。

  

不但是衣服,所有一切法它都没有改变,所以它叫一真法界。也就是说,那个世界只有心现,没有识变,它没识了。像法相宗上说的,极乐世界的居民,同居土烦恼没断,方便土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断,只有实报土完全断乾淨了,转八识成四智,所以是只有心现没有识变。但是,它同居土跟方便土也没有识变,这个太殊胜,就是太不可思议了,这是弥陀本愿的加持,十方世界诸佛四土裡头没有。一切诸佛刹土,上面两土是相同的,常寂光跟实报土是相同的,下面是方便土跟同居土是不一样,那是什麽?那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变出来的,识变的。凡是识变的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读到这段经文,真正明瞭之后,对西方极乐世界自然你就产生嚮往之心,这个世界多好。

  

擣染是染色,我们衣服上的花纹很多染色的,是属于这一类的。浣濯是洗衣服,我们要换洗,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麽多麻烦,都不需要。那麽这一愿,末后说不取正觉,佛这个愿统统都兑现了,这是特别给凡圣同居土人讲的,为什麽?四圣法界,那是天人,阿罗汉以上的,当然也不需要这些。他们禅悦为食,财色名食睡这五样,也叫五欲,他统统断掉了。用什麽来养身体?禅悦,谚语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那个欢喜,欢喜养身体,不需要外面这些饮食。只有凡圣同居土裡面的欲界才要,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要,色界、无色界都不要了,何况是方便有馀土,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他怎麽会要有这些东西?

  

所以,这一愿完全是为带着有浓厚凡圣同居土裡面的习气,佛发的这个愿。你的习气没断不要紧,你还想到有吃东西,有,不缺乏,不缺乏吃的,你想穿的,也不缺乏穿的,吃的穿的全都有,你可放心了,弥陀想得周到。如果没有这一愿在此地,我们看到极乐世界经上所讲的,我们常说,你看极乐世界没有政府组织,没听说,极乐世界没有士农工商,那我们生活怎麽办?我们会想到这个。没有农夫耕种,我们吃什麽?没有这些工巧,我们用什麽?没有商店,我们缺乏之后,东西从哪裡来?极乐世界全没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变现自在,一切所需之物应念而现,只要你有念头,它就能现前。这就是科学裡面所梦寐希求的,但是现在还不能出现,求不到,就是能与质的自在转变,极乐世界做到了。所以科学家想学高等科学,都要到极乐世界去留学,跟这个大科学家阿弥陀佛去跟他学习,你才能学到这个本事。

  

我们再看下文,「今经备集五译文义」,这五种原译本的文义,「结成此愿,名为衣食自至愿」,这是交代会集这个文字从哪裡来的。「如《会疏》释《魏译》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这说得好!《会疏》这是日本法师作的。佛为什麽会有这一愿,兴起这一愿?「见或国土,为衣食故,苦役万般,四时不宁处,一生疲贪求。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镬中杀无量蚕子,依之沉迷无涯,受苦无穷。」这是讲法界虚空界裡确实有很多诸佛国土像我们地球一样,它这裡所说的,地球人都有,为衣为食,人一生为什麽?就为这个忙碌,苦不堪言。「四时不宁」,四时春夏秋冬,春天播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到农夫就知道他辛苦。一生疲于贪求,这句话裡头含的内容就非常非常之多,贪财、贪名、贪利、贪权位,没有一样不贪。贪是所有一切烦恼罪孽的根源,所以烦恼裡头把它列在第一个,第一个字。佛陀清楚,修行要想成功,头一个就要把它控制住。在这个娑婆世界得的这个肉身,虽然是假的,他必须在这世间活上几十年,他需要衣食住行,不能没有。佛菩萨教给我们,应该怎麽办?适可而止,不能有贪心。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对这个问题他给我们表现的,因为佛陀是生在热带,生在热带生活就简单,它没有四季,它只有夏天,所以他三件衣服就够了,叫三衣一钵。钵是什麽?钵是乞食的,盛饭的,饭菜汇合在一起,不需要再用一个菜碗,简单。住在哪裡?住在树底下,找一棵大树,可以遮蔽风雨,树下一宿,过这样的生活。这是什麽?这是人类最低的生活标准,一天吃一餐。那营养够吗?够了。

  

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我跟他的那一年,他老人家七十岁。我发现他老人家日中一食,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日中一食已经几十年了,好像他开始时候是三十几岁,一生没有改变。一餐吃得很少,那个时候我们年轻,他老人家七十岁,我三十一岁,我一餐比他一餐吃得多。我那个时候学佛已经有几年了,我二十六岁学佛的,二十六岁那年的年底,我记得大概是半年,我就把晚餐断掉,我一天吃两餐。很正常,年轻,每餐都要吃三碗饭。我一天吃两餐,我没有把中午那一餐再加两碗饭,没有,还是跟正常一样三碗饭。可是老师,李老师他那个小碗两碗就吃饱了,我两碗不行,一定要吃三碗。他一天生活费用,那个时候台湾钱两块钱,我一天费用一定要三块钱,他一个月伙食钱六十块,我一个月伙食要九十块。我看到他老人家吃一餐,我也就学他,我把早晨那一餐也断掉。我吃到第八个月,我才向他报告,我说老师,我现在也一天吃一餐。他说,多久了?「八个月了。」他眼睛睁得好大,问我,身体状况怎麽样?我说很正常。他桌子一拍,「你永远保持下去」。为什麽?生活简单,需要少,你就不求人了,人到无求品自高。这个话是真的,乐在其中。

  

我那个时候得出一个心得,我向他老人家报告,我说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的运作要靠能量的补充,饮食就是能量的补充。可是人身体有消耗能量的,也有节省能源的,不一样。大概消耗能量的那种身体很多,那种机器很多,一天三餐都不够,还要吃点心,要补充,要不然他就没有精神了。我们观察李老师,李老师他的每天工作量大概是五个人的,所以他很忙碌,五个人的工作量,一天吃一餐,那麽一点点。所以我就想,这能量消耗,消耗到哪裡去?应当是妄念,胡思乱想,妄念消耗能量肯定是佔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消耗在这上。所以人心地清淨,他需要量就少。世尊当年在世,所有学生都日中一食,为什麽?他妄想少,他每天去听经。除了听经,修禅定的修禅定,持咒的持咒,念佛的念佛,他没有杂念,所以他需要量就很少,一餐足够了,这麽个道理。我向老师报告我的想法、看法,老师很赞成,他说一点都没错。告诉我,你看阿罗汉,阿罗汉的定功比一般人深,阿罗汉是一个星期吃一餐,他消耗少,补充一次他就可以用七天。辟支佛的定功更深,半个月出来托钵一次,一个月只吃两顿。这就说明什麽?心地愈清淨、愈平等,维持身体的消耗量就愈少。

  

妄念多的人,你要叫他晚上不吃饭,他受不了,他会生病。所以这桩事情大家不要学,不要勉强,勉强你一定损害身体,你对不起你自己,对不起父母,那叫大不孝。必须妄念真的少了,欲望没有了,真正能够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你的消耗量自然就少了,你就不需要那麽多,这才是个正理。如果自己妄念还很多,习气还很重,你要不补充那就坏了。我三十三岁出家,出家之后两年受戒,我平常的生活都是一餐。受了戒之后,受戒期间当中那一个月,给诸位说,我开缘,我吃三餐。为什麽?戒坛裡生活很辛苦,我需要体力。别人发心,这受戒的时候一定要持午,晚上一餐不吃,吃两餐。过了二、三天,他不行了,他支持不了,晚上又开了,那叫开玩笑!所以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不要搞有面子好看,那就错了,不在乎这些,要在乎实质。我那个时候有很多杂事情我必须要做的、要用思考的,我消耗的能量比平常大,我不讲这些假面子。所以戒坛上的时候,我晚上一样吃东西。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20:00: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