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4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04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上册第一页第三行,会本第三页倒数第二行:

 

疏【此经疏钞,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开章释文,三结释咒意。为顺诸经序、正、流通三分,亦顺净业信行愿故。】

 

前面将「通序大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看第二「开章释文」。

 

演【开章者,是别开章段,即总启十门是。释文者,是消释经文,即别解文义是。大意虽明,本文未委,故别开章段。消释经文,使一经玄文委悉详尽,人人晓了也。】

 

古德法师这个文字很明显,像这样的格局在古人注疏里面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详细的注解非常之难得。『章』就是章句、段落。『开章』是别开章段。底下大师是依贤首的十门开启,把它分作十个大段落来介绍全经的大意,那就是『总启十门』,一般我们称之为「玄义」,或者称之为「玄谈」。在天台宗它是用「五重玄义」,就是用五条,都叫开章。『释文』是解释经文,注解经文。「开章」它是讲全经的大意,全经的玄义。在玄义之中,它是说明全经的大意,但是经文并没有说到,「本文未委」,委是委曲说明,委曲婉转的来给我们说明。这是解释经文有两个大段落,一个玄谈,一个是解释经文,这样才把一部经玄微的文义,委委曲曲详细的给我们说出来,它的目的是叫每个人都能够通达晓了(了是明了)。

 

第三、『结释咒意』。实在讲,往生咒并不在本经里面。他为什么把这个咒附在经的后面,这个意思很深,注子里面就说出来了。

 

演【结释咒意者,咒本不可释,而咒意可释。】

 

咒为什么不可释?咒语是六道的言语,所以翻音不翻字,是音译的,但是它的意思可以翻。

 

演【咒意者,拔业根生净土也。】

 

这个咒的意思是:拔除根本的业障,得生净土。

 

演【此咒本不附经。】

 

这个说得很明白,《弥陀经》后面没有咒,《弥陀经》里面也没有咒,本来不附在经后面。

 

演【而今结归于此为之解释者,正显此净土法门,显密圆通事理无碍也。】

 

莲池大师为什么要把往生咒附在《疏钞》后面,还要加以解释,道理就在此地。大师这个注子里面含摄天台、贤首、性相二宗,正是所谓「圆摄五宗,赅罗八教」。咒附进去,『显密圆通事理无碍』,换句话说,就这么一本,不但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教理全部包括,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经论统统都不出这一本《疏钞》。《疏钞》的价值在此地可以看得出来,古德法师不这么点醒我们,我们的确不容易看出来。如果说是莲池法师把宗门教下的精华都用在这一部《弥陀经》上来发挥,那是他的本事。会不会牵强附会呢?这是个大问题。我们能不能同意?也是个问题。其实不然,他是在这个经文里面发现,这部《弥陀经》字字句句都含摄一切义,一切义当然就包括天台、贤首、显密圆通。这是别人没看出来,他看出来了。他为我们发明出来了,与各宗各派完全相应,这个没话说。莲池大师真正了不起!菩萨的法眼都未必能看得这么清楚,莲池大师也可以说是五眼圆明,能把这部经的经义看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清楚,实在是太难得了。

 

演【又见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也。】

 

这与《心经》里说的一样,《心经》是般若。有些人要学密,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看看是不是密宗?这往生咒是不是密宗?真正是密宗!此地不谈往生咒,专谈这一句名号,『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就是咒语,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无等等咒』,比楞严神咒灵得多!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通达这个道理,他才能把一切法门真正放下,从今以后死心塌地执持名号,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

 

演【序、正宗、流通三分者,晋道安法师,判释东流一代时教,为序、正、流通三分。】

 

这种分法,最初是东晋时候的道安法师,佛经到中国来之后,他首先提倡经文应该有三个大段落,第一个大段落是「序」,第二个大段落是「正说」,第三个大段落是「流通」。在当时一般人都不太同意他的说法,到以后,印度《佛地论》翻译出来之后,亲光大师判教也是这个看法,于是后人对于道安法师的这个观点才重视。不但重视而且遵循,无论是讲经、注经都采取这三个段落。「东流」就是佛法从印度流传到中国,「一代时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无论是哪一部经典,都可以把它分作三部分。

 

演【序者端绪也。】

 

「序」是一个开端、缘起。佛为什么要讲这部经,要把这个原由说出来,这都在这一部分。

 

演【如丝之得绪,能尽一茧之丝。】

 

这是从比喻上说,蚕丝结成茧,你一定要把蚕丝那个头找到,这才能抽丝。经也是如此,你要晓得从哪里开端,所以序是端绪。

 

演【经之得序,能知一经之旨。】

 

一看经的序分,就晓得这部经的宗旨,就晓得这部经的大意。

 

演【又序者东西墙也,如观墙序,则知堂奥之浅深。】

 

这也是从比喻上说。中国过去盖房子不是随便盖的,不像现在,现在不大讲求阴阳五行了。中国人从前盖房子讲求阴阳五行,正统、正规的房子是坐北朝南,门是对南开的,后面是北方,两旁是东西边。东西墙叫「序墙」,序墙长,这个房屋就深,房子就大,所以一观这个序墙就晓得房屋的浅深。中国过去的房子是一进一进的,前面房子跟后面房子当中有小的庭院、有丹墀,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三代同堂,房子就是三进;四代同堂,房子是四进。老人在里面,你要进他家里去看这老人,先见到他,他父亲住里面,祖父又住里面,一层一层的进去,分得很清楚。现在这个建筑没有了,看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有意义。

 

演【观首序,则明全经之妙义。】

 

这个经的幽深玄妙的义理,也都显示在序分里面。你要会看,确实能看得出来。序分,在一部经里面非常的重要。第二是正宗分:

 

演【正宗者,一经正所宗尚。】

 

这部分是一部经的主体,也就是本论。前面是序论,这是本论。

 

演【如法华之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这是说《法华经》的正宗分,当然它正宗分很长很长,精华就是在几句话。那么长的经文,无非是发明这几句话而已。这几句话的意思太深了,发明它而已。《法华》是佛末后所说的,「开权显实」,那就是说《华严》以后,佛所说的这些经论都叫做方便法,到《法华经》的时候,这是讲真实法,佛快要走了,到最后给我们说真实的。真实法是什么?真实法只有「一乘法」,这是真的。从前讲二乘,大乘、小乘;讲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讲五乘,再加上人、天,统统是方便法,统统是权教。真实只有一乘,一乘法叫圆教一乘。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论之中,圆教一乘只有两部,最初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圆教一乘,最后说的《妙法莲华经》也是圆教一乘,「无二亦无三」。禅宗学人得到这个宗旨了,所以印宗问六祖,六祖直截了当告诉他: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是这个意思。印宗问他「禅定、解脱」,因为印宗还是执着在二三上,所以他一句话把他点破,破他的执着而已。这是《法华》的宗旨。《华严》宗旨是一真法界。

 

演【楞严之发明常住真心,专修圆照三昧。】

 

这是「首楞严大定」,这是《楞严经》的正宗,《楞严经》的宗旨。古人对这部经赞叹备至,所谓「开慧楞严,成佛法华」,开智慧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在我们中国凡是读书人,没有人没念过《楞严》、《法华》、《金刚经》的。在从前不学佛、念书的人他也念,因为文章太好了,尤其是《楞严经》,那是第一流的文章,他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所以流通得非常普遍。《楞严经》里面为我们『发明常住真心』,真正是开智慧,确实是开智慧的一部好书。我们怎样才能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读了《楞严》就都能够辨别,智慧就现前。而《楞严》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讲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常住真心」,这个重要!如果用常住真心来修行,你这一生决定成佛。如果你用生灭心、妄心来修行,你这一生最高也不过成个小乘阿罗汉而已。所以《楞严经》的大主意,就是教我们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你确确实实有,用妄心要修无上菩提,无有是处,那就好比「蒸沙做饭」,因为因果不相符。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0日19:33: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27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