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三十四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发大誓愿第六评论1阅读模式

发大誓愿第六   2010/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26集)  档名:29-204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MP3链接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七十九面倒数第四行,我们从第一句看起:

  

「以下第二十七愿」,二十七愿只有一句经文,「常修殊胜梵行」,这解释梵行。「梵者,清淨之义。梵行,清淨无欲之行。断淫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如梵天断淫欲之行,曰梵行。」这几句话把梵这个定义说出来了,梵是清淨,清淨的标准是什麽?没有欲望。这个欲是佛法裡面讲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从他化自在天以下都称之为欲界,欲界有六层天。佛在经上常说的五大类的欲望,财摆在第一,色摆在第二,财色名食睡,这是欲界裡面五大类的欲望。欲界的六层天,四王天第一层,忉利天是第二层,我们通常一般讲天神,多半是讲这两种天,四王跟忉利。能够修上品五戒十善,都能生到这个天上。这两层天,五欲跟我们人间差不多,稍微比较轻一点。由此可知,贪恋,过分的贪恋五欲六尘,连欲界天都没有分。佛在经典裡面常常引用淫欲做一个比喻,四王跟忉利天,淫欲跟人间相彷彿;夜摩天就轻了,夜摩天淫欲是拥抱;再往上面去兜率天,兜率天是握手;化乐天是见面像打个招呼;在他化自在天就更轻了,可能只点个头微微笑一笑,所以愈往上去愈轻薄。

  

到初禅天就没有了,欲的念头他不是断了,没断,如果是断了的话,那就证果,那是圣人,他不是凡夫,他是定功把它伏住。四禅天是修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总共有十八层天,初禅三层,二禅三层,三禅三层,四禅有九层,所以总共十八层天。再往上去四空天,四空天比四禅天的定功更深,我们叫四禅八定,他把烦恼伏住,在定中境界裡面烦恼不起现行,就是他不起作用,他没断。如果要是断了,就不叫凡夫,叫圣人。什麽人断?小乘四果四向。第四果是阿罗汉,他出了六道轮迴,从四果向以下都没有出六道,还在六道裡头,他们是断烦恼,他不是伏烦恼,所以称为圣,小乘是小圣。在大乘,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十信位的菩萨,从初信到第六信没有出六道,还在六道裡头,他是圣人,因为他们是断烦恼,他不是伏,他是断;七信位就超越六道,讲断证的功夫跟阿罗汉相等,八信辟支佛,九信菩萨,十信是佛,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那是圣人。从阿罗汉到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馀土,也称之为淨土,这个淨是对六道来说的,六道是秽土,不清淨,这个四圣是清淨的,淨土。但是没见性,十法界裡面的佛也没见性,没有见性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所以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说他们是相似即佛。

  

天台大师判教讲六即佛,就是六种佛。这是佛学常识,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第一种叫「理即佛」,从理上讲,一切众生都是佛,大经裡面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从理上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我们把这个理迷了,迷失自性,理是自性,迷失了自性,所以现在变凡夫了,而且变成六道的凡夫,这可怜!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不能不知道。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只是破迷开悟,回归自性而已。你修行到最后,你成佛了,回归自性,你本来是佛。这是第一个。六即佛第二个,第二个是我们现在的位子,叫「名字即佛」,也就是说有名无实。这是讲一般凡夫,有名无实。性是佛,相不是佛,相是凡夫,六道凡夫。我们遇到善缘,遇到善知识,逐渐明白这些事情,开始学佛,像我们一般佛门弟子受过三皈五戒,开始学佛了,这是什麽?名字即佛。不像,做得不够好,经典裡面教诲没有真正做到,这是名字即佛。

  

如果经典裡面教训都做到,持戒,依照经典的教训认真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譬如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个五欲一定要断。为什麽?障碍你生天,初禅天都去不了,何况开悟,何况成佛?所以这个东西必须要放下,自性裡头确确实实没有,不但自性裡头没有,连禅定裡头都没有。你要是修定,真正入了禅定,禅定裡面这五种欲都断了,饮食也不要了,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他靠什麽维持?禅悦为食。那个悦是什麽?悦是欢喜,我们中国谚语有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遇到快乐的事情特别有精神,兴奋,什麽疲劳都忘掉了。在禅定当中永远是喜悦的,佛法裡面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由此我们也能够理解,饮食本来可以不必要的,这是习气!这个习气要断了,饮食、睡眠都可以不要,那全是习气。

  

我们《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是什麽意思?这五种欲望都没有那是善,有就不善。财色名食睡是什麽?是习性。你看「性相近,习相远」,本性大家是一样的,跟佛也是一样,跟佛菩萨都一样,我们的本性;习性就不一样了,佛菩萨没有习性,这个诸位要晓得,他没有习性。习性其来已久,什麽时候来的?自从我们迷了本性那一天,习性就跟着来了,这个时间算不清,这不能不知道,佛家常讲无量劫,这个话是真的。由此可知,我们迷得多久,生生世世六道轮迴,连求出六道这个念头都生不起,你就想到这个习气有多深,多难断!佛法裡面修学的功夫,真正的功夫不是别的,不是我们每天念多少佛号,磕多少个大头,念多少部经,不是这个意思,完全在放下,你的烦恼习气放下多少。功夫从哪裡看?从烦恼轻、智慧长,从这裡看。你每年烦恼确实轻了,今年比去年轻,去年比前年轻,一年比一年轻,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这叫功夫,这是你修学真有功夫了,这个诸位要知道。我们念佛念多少,念经念多少,这些是助缘、是方法,你用这些方法。但是方法要能收到效果,效果就是智慧增长,烦恼轻、智慧长,这是效果。没有烦恼,全是智慧,那恭喜你,你就成佛,至少你是法身大士,在我们中国佛教裡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时候烦恼真的没有了。这三大类的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放下了,这是真佛,这不是假佛。

  

「相似即佛」,烦恼还没放下,但是他有修行的功夫,也就是讲定慧,戒定慧三学,能把烦恼控制住,虽有烦恼不起作用,这叫相似位,很不错了。严格的讲,相似位是四圣,阿罗汉以上。没有出六道的,修行功夫也不错,也很像样子,戒律上都能做到,天天如法修行,这叫「观行位」。我们淨土宗讲功夫成片,是属于这个位次,观行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是相似位,那就生方便有馀土。这从六即佛裡头来讲。明心见性,这真佛,这不是假佛,天台家讲「分证佛」,就是说他是真佛,他没有圆满,为什麽没有圆满?无始无明习气还有。分证是真的,不是假的,在《华严经》上,从初住菩萨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统统叫分证。再上去那叫圆满,叫「究竟位」,究竟圆满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断乾淨,没有了。这个位子上他不住实报土,他住常寂光土,回到常寂光裡面去了,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回归自性。天台家讲六种佛。

  

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明白了,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恭敬心就生起来了。一切众生不但包括一切人,一切动物蚊虫蚂蚁、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这叫一切众生,叫情与无情。你生起什麽心?原来都是佛,对他们生起恭敬。恭敬是性德,所以明心见性,性德就圆满的透出来,不会轻慢一个众生。他跟我不二,他跟释迦牟尼不二,他跟阿弥陀佛不二,我要是对它不恭敬,就是对释迦不恭敬,对弥陀不恭敬。所以你修行到某个阶层,在生活当中能看得出来,真的境随心转。世出世法离开真诚恭敬,你什麽都学不到。所以极乐世界那些往生的人,他们在极乐世界成就为什麽那麽快,在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为什麽这麽慢?你会发现十方诸佛刹土那裡面的住众,他们对人那种真诚恭敬都比不上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人对一切众生真诚恭敬做到极处,所以他们的学习、所得的利益是圆满的,不是一分、二分的。印光大师所说,「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是极乐世界的人;他方世界去看,大概是有八分恭敬、九分恭敬。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上的众生,一分恭敬都没有了,所以现在学佛非常困难。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18:59: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09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