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82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又《甄解》据从果向因义,释云: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甄解》这个意思也说得好,从果向因专说念佛法门,因为这名号是果德,名号不是因,我们执持名号,从果上修的,把如来果当作我们的修因,这是特别法门。佛果功德就是如来一切功德宝藏,这个功德大宝海,给它说个名词,叫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一乘是圆满的,一乘在大乘法里头最高的。经教里面讲一乘就两部经,《华严》、《法华》讲一乘,其他教里头都不是一乘教。大乘,小乘,大乘是菩萨乘,一乘是佛乘,声闻缘觉是小乘。「《甄解》之说,显会中诸菩萨皆是大权示现,从果向因,已入如来一乘果海,但不舍因行,故来会赞助释尊」。这个意思深,来参加释迦牟尼佛大会这些菩萨,他们都是果后大权。果后是什么?已经成佛了。现在释迦牟尼佛在这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他们来帮忙,帮忙不能以佛身,他们用菩萨的身分来帮忙。实际上?实际上早就成佛了。像前面所说的文殊、普贤、弥勒,这个地方所说的十六位正士,在家菩萨统统早都成佛了,是佛来示现。所以从果向因,果是一乘,因是菩萨,应以菩萨身分来度众生,统统现菩萨身分,而且都现的是等觉菩萨。使释迦佛这个法会更殊胜,他们这些人在座,让学习的人生起信心,对这个法门不再怀疑,有真诚的信心,有真实的愿心,愿生净土,不再在这个六道里面逗留了,决心一生求生净土,所以他们是来赞助释迦牟尼佛。

 

「究竟」这两个意思,是「至极之义」。到极处,再没有了。究竟圆满是什么意思?帮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这叫离究竟苦。只要在六道,虽然生到天上,他化自在天乐,但是他有寿命,寿命很长,很长也有到的时候。到的时候怎么办?往下堕落。为什么?福报享完了,阿赖耶里面还有不善的业因,那要到三途受苦报。不免轮回,所以不究竟。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叫离究竟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究竟乐。天不究竟,人间富贵不究竟。要得究竟乐,离究竟苦,这净宗,这是阿弥陀佛。世尊跟阿弥陀佛,一个在此地给我们做报告、做介绍,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来接引。「彼岸」,究竟彼岸,「《智度论》云:波罗,秦言」,姚秦时代翻译的,所以称为秦言,「彼岸」,就是中国说彼岸。又说:「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六道十法界都有生死,这此岸;证得菩提涅槃,永远离开生灭法,生到诸佛如来实报土,那个地方不生不灭,那叫彼岸。释迦佛的实报土叫华藏世界,《华严经》上所说。换句话说,修其他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修成之后生到哪里?生到华藏世界。修不成功?修不成功还搞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向一真法界走,这当中还有十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要通过这个一层一层提升上去,都要很长的时间,目标华藏世界。

 

有人问我,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有什么关系?那个时候我在新加坡讲《华严经》,有同学问我。我举了个比喻,我说华藏世界好比是新加坡,极乐世界是新加坡的乌节路。新加坡乌节路是新加坡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最好的街道。我说你就知道了,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在新加坡最好的地区,人人都向往的,生到极乐世界就生到华藏世界了,而且是华藏世界精华的地区。这个不能不知道。

 

生死,涅槃。「又《涅槃经》云:彼岸者,喻如来也」。比喻如来。「是以净影师释究竟涅槃曰:彰果毕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念老在这里有个括号,疏谓彰明已得至极之觉果,到达涅槃彼岸,名为究竟。「按《甄解》意,则为证入佛之一乘大功德宝海,契佛所得涅槃」,两种说法意思完全相同。「是诸大士,圆证果德已,从果向因,遵普贤德,普现十方。来法会中,同宏净法」。这些等觉菩萨,这诸大士都是等觉菩萨,实际上圆证果德,就是都成了佛,都成了佛,现在的身分是佛现的化身。佛能现无量身,能现无数身,能现无边身,他有这样的神通,有这样的道行,他现等觉菩萨,来到释迦牟尼佛道场,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在大会当中做影响众。

 

我们初讲经的时候,在台北中国佛教会的大会堂,那个会堂可以容纳七、八百人,有老和尚来听经,南亭老和尚,是个讲经的老法师,我们的老前辈,我的老校长周邦道老居士,几乎一堂课都不缺。他来干什么?他讲得都比我好,来做影响众。我很感恩。他很客气,来的时候,我上了讲台他才进来,我给他顶礼拜的时候,没办法拜他;我讲经完了,唱回向偈的时候,他就先走了,因为他不走,我见到他一定给他顶礼,这是规矩。他都怕麻烦,迟几分钟来,早几分钟走,做影响众,这是对于后学年轻法师的鼓励。大家一看到这个道场有这么多老法师、老居士,大概讲得不错,帮助听众增长对法师的信心。现在我想很少了,过去老和尚懂得规矩。我们要帮助后学,要帮助下一代,怎么帮助?这最好的帮助,他讲经我们去听。释迦牟尼佛把这桩事情写在菩萨戒里头,他受过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四十里之内有法师讲经,不去听经就是犯戒。他讲的经要不是佛经没有关系,讲的是佛经,大乘经,一定要去听。这就是僧赞僧的意思。僧赞僧,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不能不遵守。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2月13日18:21: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026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