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00集 文字/mp3)jingkong法师讲于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admin 楞严经评论1阅读模式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教给我们,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这样受持如来的教法你才能开悟。不但一切妄想我们要远离,连佛的言说、名字都不执着。要不要?要。我们在《起信论》里跟诸位说得很清楚,要,我们要名字、要言说,我们天天要讲经、天天要读诵,要而不执着。我昨天因为有几个同修来谈到《华严经》的问题,我就仔细算了一下,刚才我还在跟杨居士讲,我们讲堂讲的九十九卷本的《华严经》,我们现在差不多已经讲了一半多。由过去经验来看,这一部经讲下来大概需要二千五百个小时。二千五百个小时我们仔细算一算,一年可以讲得完,而且还有休息的日子。一个星期我们如果讲六天,星期天放假,休息一天,一个星期讲六天,一年圆满。一天讲八个钟点,一个星期六天,六八四十八个小时,一年大概是五十四个星期到五十五个星期,二千五百个小时足够。往年清凉大师在世的时候,一年讲一部,他老人家讲了五十遍,五十遍一年一遍就要五十年。五十年天天受大经的薰习,在言说、文字里面要是会用功的,依文字般若(言说就是文字,文字就是言说),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他怎么不成就?当然可以成就。

 

阿难就是执着言说、文字,这里头没有观照的功夫,所以把机缘当面错过,现在又提出要求,求佛再给他开示中道了义。阿难当面错过了,再看看我们怎么样?我们也跟阿难一样,当面错过。阿难的启请代我们启请,可是我们得要研究,当面错过的根源在哪里?这就好像治病一样,病根在什么地方?古人讲这个根源大概有三种,第一就是前面所讲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从这个地方起了怀疑。这个意思是说,既然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根尘识这些法一切皆空。这里头没悟过来,不晓得如来所指示我们的是即事之理,不是废事来给你讲理,不是的,就在事上指出理性。前面跟诸位提过,我们看东西一一法里头要观察三面,体、相、用。佛是在一一相用里面显示出真如不变的性体,性体就是理,相用就是事,所以不是废事来跟你讲理,是即事里面跟你讲理,理事是离不开的。如果废事来讲理,这是恶取空,这是很可怕的,佛经里面常讲,「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那真正是要背很大的因果,要多注意,不要堕恶取空。这是第一个。

 

第二,可以把这个怀疑、这个原因更往前面去推想,在「十番显见」里面已经就埋伏怀疑的因素。这个意思是说,「十番显见」是从见性上来讲,见性既然不是觉闻知见,能见、所见岂不就等于像天生的瞎眼睛一样?前面虽然没提出来,这个疑问总是怀在心里,到这个地方才把它整个提示出来。这是不晓得如来所示就在这个带着病的眼睛,而不是病眼之外再去找个眼睛,我们要体会这个意思。我这样的讲法,恐怕大家还不甚明了,「十番显见」的见是带妄之真,不是纯真。纯真怎么样?纯真就不需要带眼根。给你讲见性,是带着眼根见性而显出妙真如性,妙真如性是带了眼见。正如同我们眼睛害了病,我们看到灯上有圆影、空中有幻花,我们看到这个境界。境界是什么?是我们的见,眼睛带着病看,而不是把我们的眼根去掉之后再给你讲见性,能不能去掉?不能去掉,为什么?真与妄不二。

 

昨天还有几个道友来跟我谈,他们也很客观的来讨论,讲基督教、天主教他们讲的天堂,又讲到道家的阴阳二气,阴淘汰尽是纯阳,道家讲纯阳,纯阳是不是我们佛法里讲的真如法性?他提出这个问题来。名词不一样,境界好像是一样的,我跟他讲不一样。他把纯阳就代表性,把阴他就想到是那个无明,佛教不是讲无明吗?无明是阴相,本性是明相,本性里头有了无明,就像阳里起了阴,这讲法好像是有道理,实际上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诸位要晓得,刚才讲我们带着病眼看外面东西,病眼跟好眼是一个眼,不是两个眼,所以真如本性跟无明是一不是二,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真妄不二,这才是真正觉悟。道教里头所讲的阴阳是二,二就是不觉。佛法里面讲的是不二法门,诸位要是能够把握这个原则,外面他讲什么东西,他一讲你立刻就辩倒他,就晓得错出在哪里。

 

你要是不晓得这个原则,听到他说的是满有道理;你真正明了了,才晓得他的病在哪里。佛法是不二法,它是二法,它这个阴与阳是二法不是一。佛法里面本觉跟无明是一不是二,悟的时候叫本觉,迷的时候叫无明,所以它是一不是二。迷悟是一个法不是二法,都是一个心,一心,迷了心就叫无明,悟了心就叫本性,所以它是一桩事情上起的迷悟,不是有两桩事情,这我们要搞清楚。这就是讲到前面「十番显见」,佛是举目眚,眼睛有病见外面的境界相,像我们凡夫所见的。病眼跟好眼,记住是一个眼不是两个眼,阿难所疑惑的,病眼不是好眼、好眼不是病眼,他把病眼跟好眼看作是两个眼,这就有疑问。所以我们要晓得佛说法的义趣所在。

 

第三个原因那是更远,从我们这部经一开端,讲的「七处征心」,交光大师在科判里面把它改了,改作「七番破处」。实际上我们仔细看,古人说「七处征心」,这个意思也能讲得通,不是讲不通。他说「七番破处」,意思也很好,并没有矛盾之处,因为处是什么?心之所在处。所以你讲找心,或者找心在哪里,我看都可以讲得通,所以我们不必太计较、太执着,晓得这个意思就行。不管是真心、是妄心,找不到它的处所。但是这个疑还不是在这个地方,在「七番破处」的时候,疑问在哪里?疑问就是圆影,就是我们讲第六意识、妄心。圆影既然不是真心,而因缘、自然,到现在佛都把它排摈,这样就好像这个妄没有一个依靠了;妄没有依靠,佛说有个真,真有什么凭据?你说这个妄心是假的,我们天天用妄心,这个妄心从哪里来的?我们原来是以为妄心是因缘所生的,妄心还有个来处、还有个所依。现在因缘也没有、自然也没有,妄心等于说没有了;妄心没有了,真心你说有,真心在哪里?我们见不到真心。反而变成什么?两头落空了。有这个疑问,两头落空。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7日18:31: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956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