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9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我们看这个礼,「礼者,敬而已矣」,就是恭敬。一个人有恭敬的态度,不该看的东西他不会看。这个礼敬是礼敬自己也礼敬他人。今天看这个东西会污染自己的善心,这个就是不恭敬自己,糟蹋自己。所以非礼勿视,「非圣书,屏勿视」。而且很恭敬他人,假如我们乱看,对人家是很不舒服的,这个时候也不能看。时时能体恤到别人,不给人不舒服,不给人难堪。而一个人事实上看不该看的东西之后,他的整个贪欲都会被,因为看到这些不好的东西都被调动起来这些习性,那他怎么克己复礼?所以《弟子规》里面这些教诲很重要,「斗闹场,绝勿近」,「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一个人看不好的东西,邪恶的东西,可能那一天脑子里都在转那些东西。

 

所以学习传统文化,首先不要看杀盗淫妄这些东西。不然这个心都静不下来,恭敬不起来。所以告诉大家,电视尽量不要看太多,因为电视节目那些污染一看,习性又被它叫醒了。今天回去不要看电视,大家受得了吗?很多人说:那很多事我不知道怎么办?告诉大家,很大的事别人就会告诉你了。但是你自己去看,尤其你上网去看新闻,还没看新闻,旁边那些污染就全部进来。有没有?尤其男士,现在一个什么萤幕一出现,可能是最近布料比较缺货,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得去了解一下,女孩子都穿得比较少。所以一个人要克己复礼,首先得要先守好,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说的不要说。你说人会讲不当的言语,都是因为他的心不正了,可能有情绪了,可能有傲慢了,可能自私了,不能去顾及他人了,才会讲不当的言语,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个动可以包含邪念,不可以动,无礼的行为不可以动。因为你听、看、说,还没有动,身体动手,那一动了,罪业就重了。做非礼的事情就不好了,可能就伤害到他人了。

 

我们看颜回很会问,孔子也很会答。什么样的人很会答问题?这里讲,「善待问者,如撞钟」。一个人很能回答别人的问题,就好像撞钟一样,你撞它大力一点,它就大声回应;你撞它小一点,它就小声回应。所以说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他回答的时候非常从容。大家有没有被人家问问题问到全身紧张的经验?「这,这,嗯,这」,有没有?那就不能待其从容了。所以这一句话值得我们去体会,善待问者他就像钟一样。大家看过钟没有?里面是什么?空的。这有含义。大家有没有经验,比方说明天我要去说服一个人,当天晚上还在想,我明天跟他讲什么?一直想一直想,我明天先跟他讲这句话,接着他会怎么回答,我就再怎么跟他讲,铁定说服他。有时候想得太兴奋,二、三点都睡不着。结果隔天约会到了,跟他讲话,结果你一讲第一句话,他回的第二句话不是你想的,然后你就不知道怎么讲下去了。那请问,假如我们都是想了很多,然后去回答别人的问题,要去说服别人,心里有没有放空?没有。只要他问的、只要他讲的跟我们想的不一样,不知道怎么讲了。

 

孔子曾经讲到,他说,「吾有知乎哉?」现在讲这一段是圣人的境界,我们用心体会,体会不到不要难过,因为这叫正常。但是那是目标,我们望着,慢慢迈过去。这个知,吾有知乎哉,很多人会觉得,孔子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记得。但是孔子说了,「无知也」。老子又讲,「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开智慧的人,他不是,博就是什么都记,记一大堆知识,他不见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博者不一定有智慧。大家有没有看过,拿博士拿二个、拿三个的人,有没有?可是你看他眉头深锁,他还是很多烦恼,但是你看他博不博?他记很多东西,甚至于你告诉他一句话,他说在课本的第三十七页。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人?但是他还是没开智慧,他是知识。记了很多,心性之光还没透出来。甚至于这样的人会觉得他很厉害,「你看,人家不记得,我都记得」,完了,傲慢了,有傲慢就开不了智慧。

 

所以孔子这些话其实都在提醒我们,不要误会了圣人的境界,都觉得圣人一定是记一大堆,愈记愈多、愈记愈多。请问大家,你有没有记东西记到头晕的经验?有没有?那你看,这么继续用这种方式记下去,会开悟吗?可能头会爆炸。所以这个都是心性之学,无知也。你们都觉得我很有智慧,懂很多,其实在孔子的心里,他没有这样子说我很厉害,我很有智慧,甚至于孔子觉得我也还很差,我无知。因为大家去看,孔子说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每天下功夫,是把习性给放下,哪有一直觉得「我很厉害」,圣人不是这种心境。他都一直每天在放下他的习气,就是格物;致知,就是把所知障放下。一个人觉得我很厉害,我这个也懂,我那个也懂,那些意念反而延伸傲慢,智慧打不开。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一般百姓问他问题,「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讲到,平常有人问他问题,他的状态是什么?他的内心是清净,没有装东西。没有在那里想,要拿哪一句话对治他的问题,他是自然而然就起的智慧。所以要学这个空空如也。有一个具体的比喻大家体会看看,叫「用心像镜子」。大家想,那个镜子很干净,它上面有没有东西?有没有?没有。所以任何人站到前面它照得明明白白。就好像我们遇到了哪一件事情,我们心像镜子一样清净,就把这件事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有看不清楚。我们现在遇到什么事,有一点搞不清楚状况。

 

镜子它时时保持清净,假如今天这一面镜子,是照了这一个人,这个人走了,那个影像还在上面,下一个人再来照,照不照得好?照不好了,因为它镜子上面已经有上一个人的影像,下一个来它就照不清楚了。所以这个心就有染著了。大家有没有经验,刚刚跟一个人吵过架,心情很不好,心里面还在那里气,气死我了,敢这么对我讲话。可是已经去上班了。结果刚好跟同事在讨论工作,眼睛是这样,然后脑子还在想刚刚那个事情。然后想想愈想愈入神之后,对方一看我们的眼睛,「你还在不在?」

 

所以你看这个心随时都有染著、都有罣碍,怎么有智慧?这生烦恼了,不是空空如也。所以人的心往往罣碍在哪里?懊恼过去,担忧未来,这个心就不清净了,烦恼就愈多了。所以怎么让这个心呈现觉照的智慧,心有所恐惧,不得其正;有所忧患,不得其正,那担忧未来不就是恐惧、忧患吗?心有所忿懥,不得其正,就起情绪了,这个心就不正了。有所好乐,就是贪心很多的境界,贪心很多的欲望,就不得其正了。所以这个空空如也的功夫,都还在格除物欲,要把这些习性、欲望要放下,这些烦恼要放下,心才能空灵,空了才会有智慧。

 

大家有没有一个体会,我们刚刚是举反面的例子,要去跟一个人谈话就拼命想说服他,想了一大堆,反而应对的时候,对方不按牌理出牌,我们讲不下去了。但有没有另外的经验是,你都没有预设任何立场,欢欢喜喜去跟他沟通,你也没想说我要说服他什么,结果反而沟通得很好。他问你什么,你很自然就可以回答他,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都没有?有一句俗话叫「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人没有刻意的时候,那个心特别清净,清净有智慧,应对得很自然,对方也觉得很真诚。你反而很刻意了,要控制、要说服,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从这个空空如也我们要了解到,学问是透过这些圣贤的教诲,把我们这些分别、烦恼、执著放下,这叫真学问,不是记很多。是明白道理之后,放下自己的分别执著、烦恼习气,这样才能真正有智慧,这叫实学。我们看孟子讲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其实所有千经万论这些教诲都是让我们把妄心放下,回归到本善,回归到真心来。真心本来就是清净的、是无为的。在我们中国的历史当中,这样空空如也的人还不少。举一个例子,六祖慧能大师,大家听过他的故事没有?我想华人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以前还没学这些东西,小时候也听过,嘴巴在那里「本来无一物」,其实啥也不懂,这叫口头禅。他那个本来无一物那就是完全恢复到清净。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1日05:26: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5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