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9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所以这一段里面提到,「以为无益而舍之者」,就是一般在种植的农民,他假如比较过与不及,有这两种情况。一种,觉得什么都不用帮它,帮它做什么都是没什么大作用,不管它了,让它自生自灭,舍之就是任由它去吧。有人是这么管孩子的,什么都不管他,让他活泼一点,自由一点,不约束他。这个就好像种田,都不管它,让它自己长。结果杂草长一大堆。就是你没有去陪伴他,怎么知道他什么时候染上错误的思想观念?怎么帮他除草?怎么帮他长善救失?这个里面讲,「不耘苗者也」,就都不管的,这个耘就是拔杂草,耕耘耕耘,这个耘就是去掉这些杂草,才不会把苗的养分都给吸走了。

 

所以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的父母、老师会有什么功力?因为用心就有很多的潜力。孩子昨天做了不该做的事,这个妈妈一看他的气色就知道,眼神就知道,赶紧用几句话把他套出来。「慎于始」,他可能昨天第一次说谎,整个气色很不好,印堂发黑。这时候赶紧诱导他,慢慢的把真相讲出来,导正他,就好了。很多妈妈说,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会撒谎?其实都是忽略了孩子的情况。等都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性了,才知道要去帮忙,就不好了。

 

「助之长者」,另外一种,一种是什么都不管,一种是管太多的。「揠苗者也」,硬把它拉起来。「非徒无益」,不只没有帮助。「而又害之」,还害了他。我读小学的时候,我母亲也在我的学校教书。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小学老师,你儿子在学校读书,你会希望你的儿子成绩怎么样?同事在办公室里面,「你儿子怎么样?」在那里比的时候,我们坐在旁边,心跳会不会加快,咚咚、咚咚,真没面子,会不会?那假如会,你孩子的成绩又不怎么样,回去就开骂了,你看人家某某老师的孩子考几分,你考这什么成绩,真给我丢脸。啪啪啪,就骂十五分钟以上了,是不是?那不就开始在逼孩子了吗?我成绩不怎么样,都差不多十几名、二十几名,可是我妈从来没有用成绩压过我。所以父母不在乎面子,我们也没形成好面子。告诉大家,好面子的人生轻不轻松?告诉大家,没有轻松的时候了。儿子要给我长面子,另一半要给我长面子,那你看要有多少面子?一大堆面子。面子是我的面子,痛苦是从我来的。

 

假如能体恤,每个孩子他的根性不一样,基础不一样。我的二姐的文章都是给全校做榜样的,我的文章都是让老师丢在地上的,你说差这么远。那我爸爸妈妈假如用姐姐的标准来衡量我,我铁定压扁了,是不是?但是不去这样比较,还是信任孩子,「你一定可以」。我爸最常讲的,「加油!」「要自爱!」慢慢、慢慢的,在这样的爱护之下、信任之下,潜力慢慢就会发挥了。大家要知道,每一个人潜能发挥的时间不大一样,有些人发得早,有些人发得晚。所以有一句成语叫「大器晚成」,闽南话叫「大只鸡慢啼」。这个是很有逻辑的,为什么大的鸡叫得比较慢?因为牠体积大,牠吸一口气时间就比较久,牠才能咕咕咕。所以我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但是父母跟我遇到的几位老师对我都很信任。最后在他们的鼓励之下,慢慢的我们也有所成长。

 

这个是举孟子讲的不要「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紧接着看下一段。「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记问之学,就是能背、能记很多的东西、很多的知识,那叫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他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那不是真实的智慧,他不见得懂得怎么让人真正过有意义的人生、幸福自在的人生。所以韩愈先生讲到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个才是人师。我们这一篇文章可以跟「师说」,可以跟《四书》的「大学」来搭配着去体会。我们看「大学」是成就「大人」的学问,这个「大人」就是指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大学」里面说记问之学即是大人,没有这样。「大学」里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个人有要利益国家、利益世界的宏大志愿,这很好,但是学问得从哪里下手?得从根本,得从修身才能齐家,得从格物才能致知,得烦恼轻了智慧才能长。

 

现在一般整个在学校里面,他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积累。那个充其量是说,我们懂得这些知识跟技能去运用,但不见得我们能把这些做人的道理贯通,把人生经营得有价值,这不一定能。我感觉到,我们在求学的过程当中不快乐。有没有人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很快乐的?这个人不是一般人。因为一直记那么多东西,然后硬记了就很烦躁,又不得不读。人烦,烦到最后会想怎么样?吃,吃东西,或者去发泄一下,是不是?你很憋,工作压力、课业压力很大,我去发泄一下。所以现在所谓的游乐园很多。以前都没有游乐园,都是游山玩水,跟大自然融成一片。现在没办法,人不会跟大自然融成一体了,但是又很闷,发泄不了,怎么办?去游乐园。然后就开始做那个高空掉下来,把你,那个东西几十公尺这样掉下来,然后上面人就「啊……」,这叫快乐。现在人的快乐就是这样,那叫苦中作乐。因为他内心有很多苦闷解决不了,可是想着这苦闷又很痛苦,忘了它、忘了它,然后就去找乐子。那叫刺激。刺激完了,啊,好乐,乐多久?一下子就没了。那个跟打麻药一样,麻药退了不就苦就来了吗?

 

我曾经带学生去游乐园。我是引导他们要去接触大自然,我讲了半天,民主社会,「好,诸位同学,你们要去哪?」游乐园。我就没办法了,要陪这些小朋友一起去。我就在旁边一直观察,这些东西真的能乐吗?最后没办法了,我自己试试看。我就去坐那个,有一个圆轮,四个人坐在上面,绑得紧紧的,然后那个轮子就开始,咚、咚、咚。结果我坐完,才从器具下来,东西南北我都搞不清楚,突然直想吐,头晕到都想吐。我实在很不能理解,这样叫快乐。

 

所以真正我们自己这一生有没有把苦闷解决掉,有没有真正体会到为善最乐、助人为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问心无愧?那乐!有没有体会到,有父母可以奉养,有兄弟可以相互扶持人生?这个是人生的乐,找到真乐。人生的真相我们都很明白了,这样我们才能把人引到幸福的人生去。所以《大学》里面告诉我们的,怎么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回到格物,回到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才是智慧,不是记问之学。

 

「必也其听语乎」,这个必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人他要具备,听语,听就是听学生发问,听完以后可以把道理马上指导他,听了马上告诉他,叫语之,马上可以告诉他。这个我们又回到刚刚讲的,真的听了以后马上能回答,差不多是孔子那个空空如也。还没达到那个情况,人家问我们这个问题,「你让我想一想,明天再说」,那是我们还没达到智慧起用的状况。那为什么智慧没起用?烦恼太多。那还是要回到务本。烦恼轻,智慧就能长。

 

我们刚刚讲到六祖慧能大师,他不只没有记问之学,他连字都看不懂。不是,他不识字。这不太一样,不识字跟看不懂不一定一样,有时候是他装着看不懂。也不是装的,他自然表演出来的。大家能听懂我的意思吗?有时候这些圣人的境界,用讲的不好讲,讲了又怕讲错,讲了叙述又不完整。他不识字,这个表演,提醒那些记很多经典的人,你别太傲慢了,你以为你很懂,你解决不了的我都能解决。所以六祖慧能大师,他开悟是因为什么?他悟到了《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无住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他的真心就起用了,无量的智慧。我挺羡慕的,但是肯放下才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1日05:26: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5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