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28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我们这一个时代为什么吃那么多苦?丧失民族自信心。老祖宗的经典,一句话就把整个人生的理完全彰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了解了自己,你了解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经营这个人生,一句话。可是我们没有民族自信心,不看了,去看翻译的书,西方的书,抱着一本原文书,头还高高的,「我非常有水平」。大家注意,很多理论,比方说,你现在要了解一个理论、一个专有名词,然后他在解释这个专有名词的时候,那一段话里面又有三个专有名词。然后你再去查这三个专有名词,它那三个专有名词底下又有三个专有名词。注意,几个了?九个了。然后你再去找这九个专有名词下面的解释,又有专有名词。请问,发明这些专有名词的人是觉悟的人吗?你钻进去以后,那个脑袋会怎么样?大家注意看,现在忧郁症的人很多是书读很多的,读到最后被这些说法给困死了,然后活不下去了。所以那个明白的人,是一讲,你马上心灵领会了,那才是明白的人。

 

所以,师长面对的是外国的这些专家,他们对中华文化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师长用比喻,「你今天要化解冲突,就跟病人治病一样」,那没有人听不懂,谁都有去看病的经验。「你先要把病根找到,病才能治」,都听明白了,简约,「约而达」。「而这个病根在哪?在家庭。因为夫妻冲突了,孩子从小看父母打成这样,冲突成这样,你说他的人格相信谁跟谁能和平?那不就冲突的根源就在那里?」好,说完了,Two minutes,两分钟讲完了,没人听不懂。您现在去市面上找化解冲突的书,都一大本,您去翻翻看。所以约而达,而且是什么?那个达是完全的从根本去解决问题。你不从根本解决问题,都是枝末在那里打转,自己也不明白,告诉别人,心里还虚。

 

所以,我们跟着师长学习这些教诲,这些最好的开显、道理,跟这些最好的譬喻,我们要多学习,领纳在心上。刚好你同学会了,你给他讲个譬喻,「就跟大夫治病一样」。你的同学马上眼睛都亮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个时候你可不能傲慢,不能得意,你要说这是我师长他给我指导的、教导的。

 

【微而臧。】

 

这个『微』就是义理非常的微妙。『臧』是他的解说,义理很微妙,他把它解说能够非常的善巧、精准、精善,解说精善就是这个「臧」。比方师长讲,为什么这个时代孩子不听话、学生不好教、员工不好管?这是个大问题。那这问题都出在人心上,怎么让人明白人心的偏颇、不足在哪里?讲了又让每一个人马上记住。所以师长说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是以身作则,大公无私;亲,像父母一样的爱护,不离不弃,不求回报的那种父母的心,完全信任孩子、信任学生、下属,这是亲;师,教育他,循循善诱、长善救失,这是师的角色。假如当父母的人、当领导的人、当老师的人都能够做到这「君亲师」的精神,一定能把这个角色扮演好。讲完了,two minutes。你看这个都是世间人很棘手的问题,甚至是世界棘手的问题,几句话,没有人听不懂。

 

所以这个时代有很多怪现象,好像在讲台上的人愈讲人家愈不懂,显得他厉害。在很多高等学府有这个风气,讲要讲得人家听不懂,还要加好多句英文,for example。我的英文本来就不好,讲课的老师还加几个英文,我假如听不懂,就代表瞬间短路,出现杂讯,后面就接不好了。教学者是要让听课的人受益,哪是说讲得听不懂显得自己有学问,那是颠倒到没有办法形容了。这个时代那个认知都偏掉了。还有的老师要出题出到难到这个学生咬牙切齿,他觉得很有本事了,这变态。这个值得深思,「万法唯心」,心坏掉了,什么怪现象都有。你看现在人整容,女孩子还要把脸削平。拜托,那福相是圆满,妳要把它削掉,愈削愈刻薄,那个削下来叫刻薄相。你不相信,去看看哪一本史书可以找到秦桧的照片,他们都长那个样子。你有福你还不要,还要把它毁掉。所以没有读经典,人没有办法判断是非善恶。

 

而且师长接着又说,不只人守住这个「君亲师」的精神,能把这三个角色做好,这三个精神,任何一个角色只要都能掌握,统统可以做好。这个就是《礼记.学记》讲,「大道不器」,这个彻底觉悟的道理不会侷限在一个容器,或者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国家可以通而已,它可以时空全部都突破,都可以用,都可以通,这叫大道。大家想一想,当儿子要不要君亲师?要,父母不对的地方,你要以身作则,用德行感化父母。师,你要善巧方便的劝父母,「怡吾色,柔吾声」,「亲有过,谏使更」,一样。你说同事跟同事,我要当一个好同事,也是君亲师。任何的做人做事,我都当所有同事的榜样,君;用兄弟姐妹的心境,爱护所有的同事,亲;我懂的经验、智慧,他不懂,我尽心尽力协助他,师。所以「微而臧」。

 

【罕譬而喻。】

 

用很少的比喻就能让人家明白,这个『喻』就是知晓了,了解、通达了,就是这个「喻」字。所以这个『罕譬』也是彰显有譬喻它比较具体,人很容易在这个譬喻当中体会到那个精神。比方,我们都说「烦恼贼」,是吧?烦恼是贼,偷了我们什么东西?把我们的智慧偷走了,把我们的清净自在偷走了。贼,就是一个很好的譬喻。既然他是贼,贼会做贼心虚。这个贼要爬上墙,要进入你家了,你是主人,他是贼,烦恼是贼。这个主人一觉醒过来,知道这个贼上门来了,桌子一拍,那个贼就怎么样?就掉下去了,他做贼心虚。所以正念现前,人一觉照,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哪有主人在怕贼的道理,是不?所以《尚书》告诉我们,「圣狂之分,在乎一念」,让正念提起来,让主人觉醒,不能让贼放肆。这是一个比喻。

 

另外一个比喻,猫抓老鼠,大家看过没有?想像一下就好,现在可能这个情境不多,住大楼里面比较看不到。你看那个猫盯着,老鼠不敢出来,躲在那个洞里面。这个猫状态非常勇猛,你敢出来,一把就把你给揪起来,是吧?好,我们就要学那只猫盯着老鼠的样子,「烦恼你敢出来,给你好看!」它一起来,一把就把它揪起来,不让它放肆。所以明天开始练猫抓老鼠,觉照时时善观己心,一有邪念起来,马上就不让它放肆,马上把它断掉。

 

所以教学者他能够在教学引导的时候,「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这样学习者会很受益,他知道圣贤学问对他人生的启发跟深远的影响,他也会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像他老师这样的志业。而且要继承教学的志业,现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因为你是领导的,你可以「作之君」之外,你「作之亲、作之师」。所以我们对于这些在自己企业推展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企业家,我们也非常感佩他们,他们也是好老师。他们以身教、以言教,还有以一个好的企业环境的境教,把他的员工教好了。很多企业家很用心,把德行不好的员工变得懂事孝顺,他们的父母,那是住几千里之外,都一定要坐飞机来谢谢他的领导,「我的孩子三十几年我没教好,居然是这个公司领导把他教好」,一定要当面来谢谢。我听到的一个例子是,夫妻还没听课以前,都要跟他爸爸收房租,听了课以后不收房租了,这个老人家坐飞机来了解状况。

 

其实在这几段当中,也都在讲到,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条件,要能够长善救失,要能了解学生的问题,要能有这种感染力,以德行去感化学生。接着也是讲到,为人师的应该具备的德行、能力。下一段说到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这个『君子』,读书的人,也是指教学者。这个『至学』,也是强调他了解到整个求学过程当中的这些可能会遇到的状况,浅深、次第,他知道要怎么去循序渐进。所以这一句话其实点出来了一个重点,教学者自己要是一个好学生,他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情况,要怎么突破。所以有一句格言讲到的,「预知三岔路,须问过来人」,遇到三岔路了,接下来怎么走?必须问走过的人。学生要问老师,老师要是自己走过来的人,自己曾经好学、勇猛,自己曾经对治自己的习气,怎么把经典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他都有这些经验、体悟了,他才能够把对的方式引导给学生。

 

而且,『而知其美恶』,这个其实是呼应了前前一段的内容,知道他的美恶,就是知道学生的程度、高低状况,他才能因材施教。那都了解了求学问的整个过程、方法,又了解学生的素质,他就懂得怎么协助他一步一步提升。而且在协助的过程当中,『然后能博喻』,还要能够广博的去开导、晓谕,让他明了,让他体悟到这些道理。所以这个「博喻」当中,教学者要很能设身处地,每一个人他的成长背景不同,思惟方式不同,必须很了解他的整个背景、他的状况,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言语去让他明理。所以这个博当中除了很有学识之外,还能够很能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他的心境。甚至于最好能建立共通的语言,这样就更好沟通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1日04:40: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54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