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81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古时候人乐,快乐,乐从哪里来的?乐从伦理道德里头来的,于地位不相干,于财富也不相干。孔子没有很高的地位,也没有财富,生活勉强可以过日子。学生当中,颜回真的是贫穷,穷到三餐饭都成问题。但是颜回跟孔子,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你看到他都是笑容满面,欢欢喜喜,他那个欢喜从哪里来的?尤其是颜回,箪食瓢饮,那是真正的贫穷,但他乐,孔子学生三千人当中他最快乐的。换句话说,快乐,于贫富不相干,于地位高下不相干,从哪来的?夫子给我们解答了。《论语》开头第一句,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就是喜乐,是从内心里面往外发的快乐,那是真的快乐,那不是假的,那是圣人之乐。古时候读书人羡慕孔颜之乐,孔颜之乐是圣贤之乐、是佛菩萨之乐。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出生为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国王。国王的位子放弃了,让给别人,自己出家去做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晚上休息在哪里?找个树底下打坐。每天休息的时间四个小时,也就是他们休息的时候,他休息是打坐,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这四个小时,叫中夜。中夜是休息的时候,就静坐。两点钟就起来,起来什么?起来用功,有参禅的,有修止观的,有学经教的,学经教是背诵经典,净土宗是念佛。什么时候起来念佛?两点钟就该起来了,拜佛、念佛,念到天亮。

 

天亮这个时候,出家人就准备去托钵,托钵是上午,一般八、九点钟就要出去了。出家人住在山上、住在河边,没有房子,起来之后,洗脸漱口,自己做早课,早课完了之后,出门去托钵。所以,他们居住在乡村、都市不是太远的地方,就是托钵方便。午餐是十一点半以前吃的,不能过十二点,过十二点就要破斋了。斋就是日中一食,这是佛的规矩。不能过中,中就是十二点,要在十二点以前饭吃完,钵洗干净。这个时候是释迦牟尼佛教学的时候。

 

讲经教学,同学们修学复讲,或者是村庄里面、都市里面有这个法缘,有人请你去讲经。这些弟子们谁有缘谁就去,这是回报斋主,就是信徒。信徒们对于出家人财供养,供养一钵饭,他所需要的;衣服破了,供养一件衣服;生病的,供养他医药。那出家人,出家人供养佛法,讲经教学,帮助他入门,帮助他对正法的了解,帮助他们修行,所以是法布施。出家人对在家人法布施,在家人对出家人财布施。很有秩序,是社会大众的好榜样,这些人都是善人,为什么?他们持戒,他修定。定,不在形式,在没有妄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就是定。起心动念,定就没有了,分别执著那就造业了。

 

所以这个地方经里头教给我们,外面你看这些出家人、修行人迟缓,干什么都是慢慢的,不慌不张,可是里面不然,「内独驶急」。「驶急」,注解里头说,「驶者疾速」,快,「急者紧急、急速」。那是什么?求道心切。老师昨天讲的,有没有听明白,有没有落实在生活上,那叫真修行。听到佛法,而佛法跟自己的生活不相干,跟自己的事业不相干,跟自己待人接物都不相干,那不叫白学了!学了真管用,你真用上,法喜充满,真快乐!所以无论是讲经、是修观,还是修定,甚至于背诵经典,研究讨论,这些课程大概都是在下午,托钵之后。把这些餐具都洗干净,都放好了,这时课程就开始了。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有次第,首先讲阿含,小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办小学。小学多久?十二年,扎根教育,我们今天小学六年,佛陀的小学十二年。我们的中学六年,佛陀的中学八年,讲方等。再提升,大学。现在的大学教育,本科三年、四年,一般都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的本科二十二年。最后八年那是研究院。大学,学生称菩萨;中学,学生称阿罗汉、称辟支佛。小学毕业就证阿罗汉果,大学是菩萨,从大学提升到研究所,就成佛,或者我们称他法身菩萨,那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你要把这个搞清楚搞明白了,释迦牟尼佛是什么宗教?他跟一般宗教不一样,他是教学,他是学校。依照佛的教诲,这就是经律论这些典籍,修正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这意业的行为,心理行为;修正我们的言语、议论;修正我们身体的动作,一举一动合乎规矩。

 

最重要的是心清净,我们的经题,上半段是讲的果报,下半段讲修行,先说果,后说因,这是佛法常见的。为什么说果?你喜欢,然后就告诉你,你想得这个果,你应该怎么修。《无量寿经》的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这是果报。大乘是智慧,圆满的智慧;无量寿是德行,最究竟最圆满的德行,无量寿,谁不欢喜?你要不要智慧?你要不要福报?真正的福报是无量寿;庄严是一切都美好,一切都称心如意。学佛有什么好处?好处就在这里,经题上就表现出来。

 

怎么修法?「清净平等觉」。清净是阿罗汉,是佛教的小学,重视清净心;平等是大乘,方等、般若,是大定;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成佛了。我们也可这样看法,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这三个学位。怎么样才拿到这个学位?清净心拿到阿罗汉的学位,平等心拿到菩萨的学位,大彻大悟拿到佛的学位。这是佛教三个学位的名称,人人都可以拿到,人人都应该拿到。要用什么方法?那这段经文很重要,这个里头六句,二十四个字,这很重要。

 

我们看念老教导我们的,「外若迟缓,内独驶急」这两句,「指其表现于外者,宽缓安闲,浑若无事」。你看他多自在,这是外面。中国《论语》里头记载,孔夫子,学生对老师的赞叹,是实在的,不是假的,孔子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你看他,你能看出他温良恭俭让。跟这一句对照起来看,表现于外面的,夫子是温和、善良;你看这里,宽缓安闲,浑若无事,若无其事,悠闲自在。夫子讲得更具体,温和、善良、恭敬,对人对事对物你看到他恭敬,节俭、谦让,谦虚,样样都能让人。让是不争,争不好。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14日10:37: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44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