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80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O集) 2016/10/9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兰彼得校区 档名:02-041-0380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八O集经文

第八八二页 第5 《净影疏》以为善求生 至 第八八四页 末3 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时也。

 

《净影疏》以为善求生,释「力为善」。以自然往生,为「念自然」。其言简要。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会疏》胜之。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也。「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是乃助行也。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至于「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疏举二义:一、以他力直超为自然。二、以无为无作为自然。而以初义为主。此说极好。盖净宗之妙,正如《要解》所云:「从事持达理持。」但当老实念去,则「无为无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

以上二疏之说均专就《魏译》,(「念道之自然」以前之文句,独见《魏译》),但汉吴两译于此下更有大段经文,广述彼土菩萨功德与刹土之自然最胜。本经采入,会成此品。于是本品经中于「念道之自然」下,八见「自然」二字,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此「自然」二字,非外道所谓无因之自然。盖法尔如是,名为自然也。盖「自」者自性。「然」者,《楞严经》中「清净本然」。可见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相。如是「念道之自然」即持名念佛。亦即念实相。如《弥陀要解》曰:「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是故《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为自然,并指为道中之正旨。与《要解》之说,辞异而旨同。依信愿持名,他力大道,即得往生极乐。持名即是念实相。一超直入妙庄严路。如是之道,法尔自然。
辛二、行道和正 分三 壬一、观行无懈

【经】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

【解】右文显极乐会众殊胜功德。「出入供养」,见汉吴两译,原文中尚有「俱相随飞行,翻辈出入,供养无极。」盖指极乐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等也。其飞行十方;普兴供养,是修福也。「观经行道」,是修慧也。彼土圣众,于此福慧二种庄严,悉皆「喜乐」而愿「久习」。下云「才猛」者,即《法藏因地品》中「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之义。才能勇猛者,因智慧故,故「才猛智慧」意即慧根猛利,才能超世也。「心不中回」,「回」者退也。「中回」者中途退转也。所以退转者,信念不坚,遇缘则退矣。极乐圣众,智慧猛利,断疑生信,坚固不动,如金刚山,故「心不中回」一往直前也。「意无懈时」。「懈」者怠也。懈怠之因,愿不深故。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故时勤时懈,常自放逸。但极乐圣众,深达至理,信深愿切,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时也。


 

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O集) 2016/10/9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兰彼得校区 档名:02-041-038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二页,第五行看起:

 

「《净影疏》以为善求生,释力为善。以自然往生,为念自然。」《无量寿经义疏》隋朝慧远大师的著作,他解释前面的经文「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说得好,确确实实是为善求生,真正学佛,真正想在佛法上有成就,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谈何容易!这个问题怎么样对待?首先要知道,这是稀有难逢的缘分,跟开经偈所说的一样,「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多么庆幸,抓住这个机会,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我们在六道轮回时间太长了,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这一生得人身,得人身未必能超度,一定要听到这个法门,具足深信切愿,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要把求生净土摆在第一。力为善是什么?这个善不是指别的,专指信、愿、持名,为什么?它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永远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再没有比这个善更善的了,这是善中之善。所以这个意思,念老给我们解释的,「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说得真好!

 

「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讲得很简单。「《会疏》胜之」,《会疏》里头怎么说的?「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也。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可是总不如称名念佛,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广行众善,回向得生,这是属于助行。你看,「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会疏》说得好。「至于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这里面举出两个意思,「一、以他力直超为自然。二、以无为无作为自然。而以初义为主。此说极好。盖净宗之妙,正如《要解》所云:从事持达理持。但当老实念去,则无为无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这个话我们要怎么学法?这里引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从事持就能够到达理持。事持,(得)事一心不乱,理持是(得)理一心不乱。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念下去,宗门所说的(禅宗里头所说的)无作无为,自然在其中。

 

海贤老和尚为我们表法,他的师父传戒法师不是等闲之人,这个人如果不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做不出来。传戒和尚见到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是海贤,求他剃度出家,他一看,看出这个人是法器。什么叫法器?传承大法的人才,这不是一般人,而且是经上常说,所谓根熟众生,他的长处(海贤老和尚)老实、听话、真干,这就是法器。师父要选学生,选什么样的人?就是要选老实、听话、真干,这样的人没有不成就的,一个,一个成就;十个,十个成就;一百个,一百个成就,没有一个漏掉的。

 

我们要记住,我们这一生学佛能不能成就?问问自己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听话,是不是真干?听谁的话?听老师的话。现在真正有这样的人,找不到老师了,到哪里去找老师?自己具足这三个条件,再看什么?老师不具足。这不是真善知识,真善知识是什么?老师也具足。学生仔细看看,老师学佛的态度,是不是一个老实、听话、真干?听谁的话?经典上所说的,面对佛菩萨,面对着古圣先贤、祖师大德,他是不是一个听话老实人?是不是一个真干的?如果是听话真干的,学生就要跟定这个老师,什么样的苦难都不离开老师,一定要自己有成就才能离开,没有成就,没有缘分,决定不离开老师。

 

现在这样的老师、学生难找,到哪里去找去?表面上看这老师好像不错,思想言行,功夫用功,好像都如理如法的修行,可是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后又是个样子,人前看不出破绽。学生跟他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久了,学生心里有数,对老师怎么样?并不是很尊敬。学生看出,他要求学生是一套,自己没做到,甚至于自己做得不如法,跟经教上讲的不一样。我见到这种人,我不感觉到奇怪,为什么?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法弱魔强。魔在哪里?真的有很多的魔,就像魔王波旬。当年佛陀在世,魔向佛说,佛法殊胜我要破坏,什么时候破坏?等到你末法时期,我让魔子魔孙都出家,来破你的佛法。这个话三千年前说的,现在我们看看兑现了。我们怎么办?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成就,魔有能力把所有的法门他都障碍,让你不能成就。但是还有一个特别法门,净宗信愿持名,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魔障不障?障,不但障,全力障碍,这就太可怕了。

 

魔是什么样子?外面的魔,色声香味触法外面的,里面的魔贪瞋痴慢疑,这就够受的了。学佛的人,如果不能把贪瞋痴慢疑放下,就决定不能成就,为什么?你内有这个烦恼,严重的烦恼,外面就会有诱惑,财色名利来诱惑你,你挡不住。小的诱惑,你刚刚出家,刚出家的心猛烈、殊胜,时间久了,就随俗、堕落了,你的障缘就多,不但多,而且很重,又把你拉回来了。你在佛门造业,佛教在你身上、在你心上变质了,变成什么教?变成魔教,将来的日子必堕恶道,恶道里面无间地狱。这一堕,这一退,退得很悽惨,到时候后悔莫及,很少很少堕到恶道再能够往生。在恶道以恶道的身分往生,有没有?不能说没有,有,太稀有了。那是什么人?过去生中确确实实生生世世修积真实功德,可惜最后临终一念错了,又回到人间来了。这一生凭著宿世深厚的善根,堕落之后马上就警觉到,真实忏悔心就生起来,得地藏菩萨的庇佑,菩萨帮助你离开地狱,你再能遇善缘,能不能往生?能。这个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

 

我们看到这些例子,深深感觉到佛菩萨的慈悲,也认清楚了,宿世累劫的善根是多么重要。我们做错事情,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心里面清楚明白我造恶业了,这个念头马上放下,信愿持名立刻提起来,帮助你消业障。到什么时候有把握往生?念念都是正念,念道之自然。念道到自然,那纯熟了,不必作意佛号也现前,没有想到,二六时中佛号自然不断,这个境界,保证你这一生当中必定往生。所以,《要解》里头说得好。只要我们真正能做到「老实念去」,禅宗所说的「无为无作」,自然在其中。自然是熟透了,丝毫勉强都没有,一句佛号接着一句佛号,要不要拿念珠?要不要计数?计不计数都不需要了,他不间断。像海贤老和尚念到无为无作,自然在其中,这是什么境界?理一心境界。到理一心,智慧就现前。理一心,像《华严经》上讲的有四十一个等级,浅深不一样。纵然是浅的,你自己也知道,自然在其中。好好保持,不要丢失,不要退转,往生也自然在其中。

 

我们再看注解里面的下一段,「以上二疏之说均专就《魏译》」,康僧铠的翻译,「念道之自然以前之文句,独见《魏译》」,五种原译本,康僧铠的本子说得好,「但汉吴两译于此下更有大段经文,广述彼土菩萨功德与刹土之自然最胜」。这两个本子里面,这些经文很多、很殊胜,康僧铠的本子里面没有,会集的时候把它补充过来,这个本子上有。「本经采入,会成此品。于是本品经中,于念道之自然下,八见自然二字」,有八次说自然,连前面九次,这个难得。所以《无量寿经》有会集的必要,让我们对经的意思能够更深入的体会,更深的体会、更明确的解释,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好处在这里,这个好处就叫功德。

 

下面把例子举出来,「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自然这两个字,有很重要的义理,不能不知道。「此自然二字,非外道所谓无因之自然」。在印度除佛说法之外,印度宗教很多也讲自然,跟佛讲的不一样,佛讲的意思深。一般外道讲自然,是找不到原因称为自然,无因叫自然。实在上,有没有无因的自然?佛法讲有因有缘有果,佛法讲的自然,「盖法尔如是,名为自然也。盖自者自性。然者,《楞严经》中清净本然」。这是佛讲自然,跟一般宗教所说的不同,佛说的意思好。

 

念老给我们解释,「可见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相。如是念道之自然即持名念佛。亦即念实相」。如《弥陀要解》里面所说的,「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这段是《弥陀经要解》里的,蕅益大师说的。说念道之自然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念实相,这把念佛法门提升了,提升到跟禅宗平等,禅要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净土念佛也能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禅宗,我们从惠能大师那里见到了;净土,我们有福,我们从海贤法师那里见到了,把蕅益大师这个说法证实了。海贤老和尚,确确实实契入这个境界。所以常常在老和尚身边的人,都说老和尚有神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他不承认,他也不常常现神通,偶尔。我们在《永思集》里头看到,是偶尔,九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现多少次?记载里头真的叫稀有,也不过八、九次!九十二年,十年现一次,九次,大概也差不多,他老人家一生现神通,所以看到好像偶然。你真去想想那是神通,诸位好好去看《永思集》,你能看出来。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13日12:27: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4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