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28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真正的圣人没有不在这个社会上受毁谤的,释迦牟尼佛当年都遭毁谤,你看提婆达多、六群比丘都毁谤。孔老夫子也有人毁谤,甚至还有人陷害他,到宋国,司马桓魋要把他害死;到陈蔡之间绝粮七日,没饭吃,被人团团围住。圣人都会遇到这些困难挫折,我们想在这个世间推行圣贤教育,岂有不受一些苦难折磨的道理?受也甘心去受,为什麽?消自己的业障,不改变自己的存心,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一直坚持到底,你就能成功。

 

你就看我们的恩师,一生他受多少毁谤?被人误会、被人批评、被人陷害,但老人家依然是这样无怨无悔。天天讲经教学,乐此不疲,乐以忘忧。今年八十五高龄,天天还讲四个小时,比我还厉害,我们年轻人的体力都赶不上他。我们还不是天天讲四个小时,一个礼拜,四天是讲四个小时,三天是讲两小时,比不上他老人家。我今年三十九,他八十五,比我大四十六岁,是我祖父辈的人。所以在他老人家面前,我们都汗颜,不敢说累,不敢说苦了。你再苦再累,你能苦得过老人家、累得过老人家吗?淨老一生就是奉行仁慈博爱、诚敬谦和的精神,无论多少人误会、不理解甚至毁谤,老人家都是这样的,本着这颗仁爱之心去帮助世间。到今年他讲经整整是五十三年,当年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他老人家五十三年了,到今天依然有人会误会他,这很不容易!他老人家真的是在忍辱,忍辱就是不放在心上,所谓「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是孔老夫子讲的,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是天天在反省,我用什麽东西给人知。

 

在明朝,管东溟先生有一篇「劝人积阴德文」,写得非常好,可以说这也是对我们尊敬的恩师老人家一生的一个写照,老人家就是这样一生都在奉行。我们想把这篇文章也跟大家抽取其中一段,跟大家分享,去体会老人家一生的行持,用圣贤的标准,不是用凡俗的标准。管东溟先生是明朝嘉靖、万曆年间的人,活了七十三岁,是一位很有修为的学者,儒释道都通。他这篇「劝人积阴德文」其中一段说到(因为时间关係,我把这个文就这麽念,关键字稍微解释一下,文意都好懂。我们读它的时候要想到圣贤人的风范,这些先贤他们的示现,还有自己应该怎麽样去存心,怎麽样去效法先贤):「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这是随喜功德、不嫉妒人、止恶扬善。

 

「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负是辜负,我不辜负别人,我对得起任何人,但是别人对不起我,随他去,绝不追究、绝不报复、绝没有对立的心理。「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以深心提人于生死之海,而人以浅心钝置之,毋弃毋亟」。深心是好善好德之心,我们恩师讲的真诚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觉心。提人于生死之海,就是慈悲,帮助人出三界。而人以浅心钝置之,人家不懂,一般人境界太浅了,对老人家这种深心不能理解,钝置之,随意的不尊重,不被人理解。毋弃毋亟,亟是急迫,心裡也不要急、不要躁,也不要放弃,真的是不离不弃一切众生,悲天悯人。「以热心共人于风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遗之,毋忮毋求」。热心,是热心肠、爱心,跟人同舟共济,帮助别人。但是别人也不理解,不领你的情,以冷心遐遗之,遐是远,遗是把你遗忘,远远的把你遗忘,离你很远,不想跟你接触,你想帮助他,他远离你。你是毋忮毋求,毋忮毋求是讲心裡不要有嫉妒、不要有遗憾,也不要有求取,以无求之心来帮助人。

 

下面说,「销大衅于曲突徙薪,而勳名有所不必取」。销大衅的衅就是讲争端,讲嫌疑、嫌隙,这个衅就是挑衅的衅字。曲突徙薪,突就是指烟囱,把烟囱弯曲,建成弯的;薪就是烧灶用的那种柴草,把它移走,徙是移走,这就是防范火灾,防患于未然、防止灾祸的意思。这个话就是说,把大的嫌隙和争端消除于未然,防止灾祸的发生,防止灾难的发生。可是别人也未必懂,因为你的手法太高明,你的境界太高,别人根本不懂,不知道你在为他们做这项大好事。而勳名有所不必取,你也不用要这个名,你也不需要受这些勳,勳章、奖励、名誉都不必取。

 

「蒙极诬于明珠薏苡,而心迹有所不必明」。明珠薏苡是一个成语,是表示受了误会和毁谤。这个故事是讲到东汉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将领叫马援,他叫伏波将军,他能征善战。有一次到南疆打仗,军队中的很多士兵因病而死,于是马援将军就在当地民间找了一种薏苡,可以治这种病瘴,就是治这传染病的方法。薏苡,实际上它的果实就是薏米,我们广东人常常煲汤用的薏米,祛湿的。结果这个薏苡拿回来,马援将军为了帮助朝廷防范这些传染病,所以在当地蒐集了很多这些薏苡做药种,带了几车回来,带回朝廷。结果没想到马援死了以后,朝中竟然有人诬告他,说他是在当地搜刮回来大量的明珠,贪赃枉法,这是对他的一种污蔑。所以「明珠薏苡」,后来就被做为受到污蔑、毁谤这麽一个意思。蒙极诬,极是最极、最厉害的这种污蔑、毁谤,就像马援将军明珠薏苡这故事一样。而心迹有所不必明,心迹是讲自己的存心,自己的存心不必要向别人说明,大公无私而不求别人知道,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行。

 

「为国家扶欲坠未坠之纪纲,则众嫌不必恤」,纪纲是网的绳子,代表法度。国家到了危难时刻,将要动乱,将坠未坠,你去扶持它、帮助它,众嫌不必恤,恤就是顾念、顾及。你要做这种好事情,肯定就会有人嫌疑,「你是什麽存心,你是什麽动机?」你不必顾虑,要做的还是要做。「而又不以气节自有也」,但是自己又不动那种跟对方对立的心理,不用气节标榜自己,「我就是不怕你嫌疑」,你有这个心,这又过了,这不是中庸,连这个心都没有。所以气节这个念头都放下,真正是纯淨纯善。「为世教发难明当明之道术,则众咻不必虞,而又不以门户自标也」,为世间教化、发明道术,就是圣贤的道理。难明又当明,圣贤道理很难懂,但是又不能不懂,所以一生讲经说法就是为了发明难明当明之道术。可是众咻不必虞,众人就会乱说话,咻是喧扰,批评、说閒话的很多。不必虞,虞就是忧虑、忧患。而又不以门户自标也,他自己又不想立什麽门户,没有所谓的「我很有气节,我不畏惧别人说閒话」,他没这个心理。

 

「流俗之所争趋者,吾避之」,一般世人要争的我就让。「流俗之所共恶者,吾察之」,人们都厌恶的我要察,检察一下为什麽人们会厌恶,未必是坏事。譬如说人人都说《弟子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那你要察一察是不是如此,是不是封建糟粕。「幽则必阐,而过则必原」,幽深的道理要阐明,别人的过失一定要原谅。「其道必不诡于中庸」,诡是违反,所行之道没有违反中庸。「而其心则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求为可知」。有什麽可以让人知?要问这个,不是怕自己名气不够大。「求可知之中,不求可为乡愿知,而求可为狂狷知」,这个我们都懂。「不求可为狂狷知,而求可为中行知」,中行又比狂狷要高一层,行中庸之人。「不求可为一乡一国之善士知,而求可为天下之善士知。不求可为天下之善士知,而求可为万世之善士知。亦不必求为万世之善士知,而求可为依中庸之君子遯世不见知而不悔者,默相知于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之中」,何等的圣贤气概!真正是读起来荡气回肠。不求为万世之善士知,这何等的心量!只求什麽?依中庸而行的君子,这是圣人。他们遯世不见知,就是一生遁世,这个遯跟逃遁那个遁是相通的,就是避开人世不被人知,叫不见知。见是被,不被知道而不悔,无怨无悔。这些人都是圣人,这种人都是出三界的人。所以他们有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他们知道。就求圣人知道就好,我们讲,但求佛菩萨知道就行。这个可以做为上面两章的一个小小的评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36: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3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