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28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尧舜治理天下,不外乎就是用孝悌之道而已。以孝悌治天下,这叫圣治。真的,在上位的人可以做到垂拱而治,社会就能安定和谐,不用那麽多的操心事。古时候你看当官的人很快乐、很自在,谁都喜欢当官。做了官,你看人们因为有道德教育,个个都知礼守礼,这就好管,没人干坏事,一年到头没几个桉件。所以那些当官的人一天到晚干什麽?没事做,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你看《四库全书》裡头,经、史、子、集四个部分,集这部分就是诗词歌赋,多半都是这些当官的人他们写的,他们有这麽多时间。现在当官可苦了,哪有时间还写诗、写赋?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桉件多得办都办不过来,社会问题多。为什麽?因为人们没学道德教育,就难管,社会就不和谐,所以最苦的就是国家领导人。我们也应该体贴这些领导人,真不容易!我们做为民间的一介草民,也应该为国家出一分力量,奉献一分自己的心力,就是协助领导人办好教育工作,这是我们对国家的贡献。不知道听的人有多少,反正有几个人听,我相信这几个人都能够受到感动,至少他不会去学坏,这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所以「礼云礼云」,礼之所云,礼所说的真正意思不在于玉帛,乐之所云也不在于钟鼓,而在于安上治民、移风易俗,这是孔老夫子言外之意。

 

蕅益大师的注解当中说,「与人而不仁章参看」。这是一个点评,叫我们回头看看《论语》第三篇,讲到「人而不仁」这章,合起来看,合起来去参,参就是去悟、去体会。那一章《论语》是这样说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都是讲礼乐,讲做人如果没有仁、没有爱心(仁就是爱心),那必不能够行礼乐。因为什麽?仁是礼乐之本,捨弃了根本,追求枝末、追求形式,那个不管用。所以如礼何、如乐何?这礼和乐还有什麽意义?在《礼记》裡头有一篇叫「儒行篇」,说到「礼节者,仁之貌也」,「歌乐者,仁之和也」,这都是讲这个意思,礼和乐不外乎是仁的一种表现。所以人如果人而不仁了,做人没有仁爱之心,那他就不会谦恭对人、就不会有礼貌。他就常会起冲突,因为他有自私自利,一有自私,肯定跟人冲突。利益摆在面前,是利己还是利人?马上冲突就会产生,如果利己,就有冲突;利人,就和谐了。所以和谐、没有争夺、没有对立,这就是乐的宗旨。这讲究的是重实质,不是重形式。这章跟我们此地讲的「礼云礼云」、「乐云乐云」,讲的是同一个道理。我们学习圣贤教育也是要重视根本,根本是我们的心地,不要只学个形式、学个词章,要学存心。为人要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这是圣人的品性,这是本质。「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词章、学形式上的,都是学文,这个文帮助你更进一步提升你的本质。我们再看底下第十二章: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孔子在这裡说的『色厉而内荏』,荏当柔字讲,柔和的柔,色是外表。外貌很严厉,但是内心很柔弱,这叫色厉而内荏,就叫外强中乾。这种人实际上外表是假的,内心是懦弱,外表撑出来的、装出来的一个样子,不足以为道。这种含义是很多的,在先儒诸注裡头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的师公《论语讲要》讲了其中一个意思,我们就依他的讲法,因为这是我们的师承,我们学儒、学《论语》师承李炳南老先生、师承蕅益大师。其中一种讲法是讲外表能干,这是假装出来的,实质上无能,办起事来就会很乱,那必不能成功。真有这样的人,所谓纸上谈兵,在纸上他能够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一到他真正去打仗,那就打败仗。这都是口头,只有口头上的能力,没有实质。「纸上谈兵」,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典故。战国时代赵国的大将赵括,他就纸上谈兵,好像很懂兵法,实际上不是真懂,他母亲知道。皇帝对他很信任,让他带四十万军队去抵抗秦国的军队,她母亲上朝坚决反对,说自己的儿子不行,皇帝还是用他去带兵。结果果然被秦将白起打败,他后来在战场上自杀,四十万的军队全军覆没。这纸上谈兵、色厉而内荏,我们要避免,这是不踏实、心浮气躁。所以做人要戒骄戒躁,内心要谦虚、要恭敬、要谨慎、要好学。

 

底下孔子有个比喻,『譬诸小人』,这个诸是「之于」的合音,孔子拿没有品行的小人来比喻这种人。没有品行的小人会是什麽样的?『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犹是犹如,穿窬这个窬是古时候门边一个小洞,小洞一般是给狗出入的。穿窬就是讲小偷为了进来,门是关着的,晚上要进来就鑽狗洞。鑽洞的时候,内心裡实际上是很害怕的,所谓做贼心虚,心裡很害怕,还假装不怕,就这麽一个心理。这种人当然就不是真正贤能,假装贤能,这种情状。穿窬之盗这四个字就把这种情状表现出来了,孔老夫子很善用比喻。

 

人确实不能有这种心态,凡事都要从真实心中做。如果有那种假装、冒充能干的心,就是盗心、就是偷心,骗取别人的信任。自己没有那麽能干,还装出好像很有能力的样子,对人拍着胸口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实际上内心都是虚的,这就是穿窬之盗那种心理。不是说小偷鑽牆才是这种心理,其实我们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会不会有这种心理?那个心就不真实、不真诚。《中庸》上讲「不诚无物」,人不真诚,什麽都没有了,他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学习圣贤道理,目的是为了成圣成贤,更需要从真实心中做去,千万不可以未证言证。什麽意思?你没达到这个境界、没证得这个境界,说自己证得了,这是大妄语、大盗心!穿窬之盗是危害性最大的,这种人往往他的目的没有别的,骗取别人的恭敬供养。别人说这是大德,了不起,讚歎他、恭敬他、供养他,他能得到一些名闻利养,这是盗。而这种心往往一发出来就会误导大众,将来自己的果报就很惨烈。误导人、误人子弟,这个罪是最重的。

 

过去李炳南老先生,我们师公,曾经讲过这麽个故事,说有一个医生,庸医,常常给人治病,治一个死一个。他就是属于这种人,色厉而内荏的,说自己医术很高明,所以别人来看病,都信他,吃了他的药,就死掉了。结果他死了以后,到了阎王爷那裡报到,阎王爷判他下十八层地狱。这个医生很不服气,被打到十八层地狱之后,在那裡跳,不服。结果就听到底下有一层有人在那叫,说「老兄,你不要再跳脚了,你跳来跳去,这灰尘都落在我身上了!」他觉得很奇怪,「我都是第十八层地狱了,那是最低了,底下难道还有第十九层?」底下的人说,「是,我在第十九层!」然后这医生就问他,「你是干什麽的?」底下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色厉而内荏,他没有真正的贤德,冒充的,结果误人子弟,堕十九层地狱。所以怎麽可以有丝毫穿窬之心,怎麽可以有丝毫虚伪、欺诈的念头?

 

在明朝,管东溟先生有一篇「劝人积阴德文」,裡面有一句话说,「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充无穿窬之心,则阴骘可修矣」。阴骘是阴德,人只要没有害人的心,没有穿窬偷盗的那种心,就可以修阴德了。时时处处你都以爱人的心、以真实的心去帮助人,这就是修阴德。「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老子《道德经》裡面讲「吾有三宝」,哪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仁慈,就是孔子讲的仁,佛家讲的慈悲;俭是节俭、守约、清淨;不敢为天下先是谦卑。谦卑怎麽会色厉而内荏?即使是自己真有德行学问,一定也是谦虚,对别人说,「我不行,有比我更高明的人,我是末学,我是初学」,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人师。守着这个谦,你就能够成就大德。这是老子三宝。佛家讲三宝是佛、法、僧,老子的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这三宝是性德,自性中本有的,还要把它发明出来、显发出来,就用忠信。这是孔子讲的「主忠信」,内心中正,中则不偏不倚。你看心上一个中字,心守着中道,没有偏私、没有邪曲,这叫忠;信是讲言,言语诚信,这是修行,这是性德。忠信之人也不会有色厉而内荏的问题,色厉而内荏都是因为心不忠、言不信,大言不惭。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36: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63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