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84集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下面我们看《蕅益解》。蕅益大师引卓吾先生,这是明朝李贽,他号温陵居士,这是他在《四书评》这部书裡面写的,他的评语,「然则师愈,子贡却呈自己供状。过犹不及,夫子亦下子贡钳锤」。蕅益大师这裡引卓吾先生说,然则师愈,这是子贡的话,就是当夫子评论「师也过,商也不及」,这两个人一个过、一个不及的时候,子贡就说了,然则,就是「那麽师胜商一筹了?是不是过了的人比较好?」讲这个话,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心中的意思暴露出来了,这是「子贡却呈自己供状」,他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招供、招出来了。圣人真的是视思明、听思聪,听话都很会听,你这一讲,他马上知道你心裡想什麽。子贡这个人有点比较喜欢自我吹捧,所以他藉用这两个同学他们的特点来请问老师,其实心中有点想要老师肯定肯定自己。子贡也很会说话,子贡言语第一,所以他不直说,藉着两个同学的特点来请问老师,然后就问问老师是不是子张比子夏要好,因为子张过之。实际上,子贡跟子张是一类人,都是过之。他自己的想法现在招供出来了。

 

结果,没想到老师给他一句断语,叫「过犹不及」,这是「夫子亦下子贡钳锤」。所以老师在这裡就顺着子贡的意思给他一棒。钳锤,钳子和锤子,那是比喻,比喻严厉的教诲。夫子给子贡一个严厉的教诲,我们讲当头棒喝,你这是过犹不及,别以为你自己了不起,实际上什麽都不是,你反正没到中道,过失是一样的。批评子贡,同时当然也是劝勉子贡要继续努力,不能够生满足心,也不能够生高下心,看不起那些不及者,你过者跟不及者是一样的。这也是看出老师善教。学生善问,老师又善教,言语的艺术可以说在《论语》裡面都是登峰造极了。我们再看第十六章: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富于周公』,季氏就是鲁国三家之首的季氏家族,这个季氏就是指季康子。季氏权力最大,他拥有最多的土地。他拥有的土地甚至比周朝初年周公的土地还要多,比周公还要富有。我们知道,周公是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武王把鲁国这个地区封给周公,所以,周公是鲁国的祖先。当然,我们可以想像鲁国也不断的扩大,而季氏的权力和他的地盘也随之扩大,他比周公还要富有。周公是圣人,而且周公是鲁国第一个国君,季氏比周公更富有,这本身都已经有问题了。然而冉求,这是孔子的弟子,『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冉求当时做了季氏的家臣,还继续为季氏聚敛、敛财,增加赋税,增加季氏的财富。附益之,就是再加上财富的意思。这个事情就使孔子非常的不高兴,所以『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讲,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非吾徒,他不是我的弟子了,叫其他的弟子们,就是小子们,可以鸣鼓而攻之,鸣鼓就是公开的,就像打仗敲起战鼓向他攻击。这种笔法是孔子作《春秋》时候的笔法,他是责备贤者。冉求是位贤者,但是孔子对他非常深深的责备,实际上,藉着责备冉求来责备季康子。为什麽不责备季康子、直接责备他?第一个他是大夫,位很高;第二个孔子认为他不足以责备了,所以责备自己的弟子。通过责备弟子,来暗指季氏太不合礼法。

 

当然,冉求也有非常大的过失。在《礼记.大学》裡面,我们看到有这麽一句经文,「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冉求做了季氏的聚敛之臣,为季氏聚敛财富,他已经比周公还富有了,还要为他聚敛,这冉求就很不如法。聚敛之臣不如盗臣,盗臣是偷家裡东西的,为什麽聚敛之臣还不如盗臣(盗臣好比是贪污的、偷盗的这些人)?原因其实也很明显,如果我们聚敛、横征暴敛,那会大伤民心、增加民怨,这个对于国家的危害比盗臣危害确实还大。盗臣也危害国家,但是还不如聚敛之臣,聚敛之臣使民有怨恨心。《大学》裡又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季氏只顾自己敛财,而并没有想到为百姓做好事,上欺君、下欺民,所以他财富是聚敛了,可是民心就散掉。季氏聘冉求做家臣,冉求居然还给他死心塌地的做这个事情,那冉求也不是良臣,所以夫子深深责备他。应该怎麽做?做为家臣,如果见到自己的主人不如法、不合理,应该劝谏他。劝谏他什麽?改过行善。这些财富要散,散来做什麽?帮助百姓。所以财散了,民心就聚合,这是国家安定和谐之道。要用财富多为百姓做好事,不是自己在那裡聚敛财富、贪图享受。

 

蕅益大师的注解当中说,「卓吾云:攻求,正所以攻季氏」。攻求,就是攻击冉求。冉求是孔子的弟子,所以孔子可以攻击他,可以深深责备他。对季氏就不能这样明说,但是通过责备冉求,而责备季氏。这都是对我们现世有很深远的借鑑意义。《论语》裡面讲的,「为政以德」,搞政治管理,最重要是德行。有德,就能够有民心;有民心,自然国家就安定,财富自然也就充足。不能搞自私自利,置人民于不顾。所以孔子,你看每说一句话都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警醒世人,这些话都是出于他仁爱之心。下面我们再看第十七章: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这是孔子评论他的六个弟子,首先讲到『柴也愚』,这个柴是弟子高柴。根据《朱子集注》当中说的,「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这是高柴。高柴比孔子小三十岁,字子羔。柴也愚,这个愚是评论高柴的个性。我们看《朱子集注》当中说,「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愚,就是愚直那个愚,愚直是什麽?为人有点呆板,人品是很好,厚有馀。知不足而厚有馀,这是什麽?他的智慧有时候不是很够,有点呆板,或者反应比较慢,但是这个人厚道,厚有馀。《朱子集注》下面又说,「家语记其『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避难而行,不径不窦』,可以见其为人矣」。《孔子家语》裡面就有记载,高柴其人是「足不履影」,他的脚不会踩到人家的影子上,这是对人的恭敬,也是一种礼。特别是比我们年长的、位高的,像父母、老师,我们不应该踩到他的影子上。你看《沙弥律仪》裡面就有讲到这一条,弟子不能够踩在老师、师父的影子上,这是不恭敬的,足不履影。启蛰不杀,蛰是惊蛰的蛰,冬眠的虫子,到春天打雷,牠就惊醒了。刚刚甦醒的这些小虫子,不能够杀牠们,这是仁爱心。儒家也讲究这个,高柴也守得很好。你看,前面足不履影是属于恭敬,启蛰不杀是属于仁爱。不杀,这是持杀戒,不杀生。方长不折,就是什麽东西都非常的爱护,譬如说长势喜人的花枝,我们不把它折了,为什麽?爱护它。所以这三条,我们看到一个是敬师长、敬长辈,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是敬有情的众生;方长不折,是敬无情的众生,毋不敬。

 

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这是讲丧礼,高柴也非常的严守这种礼。《弟子规》上讲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高柴守得很好,在行丧的时候,泣血三年,在三年当中常悲咽,他是发自内心的,心裡很对于父母有孝心、孝思。未尝见齿,就是没有笑过,笑会露齿,大笑的时候更会露齿,他没有,这是真正很难得的、有孝心的人。避难而行,凡是有灾难,或者是那种险难的地方,他不去,避开,为什麽?这属于君子明哲保身之道。除非是去救人,必须要去,那一定要去。没有什麽特别必要的事情,我们就要避开那些险难。这也是爱自己的身,因为身是父母所生,「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径不窦,这个不径就是不走捷径,做什麽事都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他没有想些花招去走捷径,这人很规矩、很老实持重。不窦就是不从洞穴穿过,也就是绝不会走旁门左道,这个意思。这是《孔子家语》裡面记载高柴为人,可以见其为人矣,这个人是非常老实持重的人,所以柴也愚。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8:46: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52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