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73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我们又看回第十六章,夫子讲「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这就是孝友,以孝悌之道扩展到方方面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是对公卿,信是对朋友,孝是对父母,悌是对兄弟,你看,孝悌忠信讲得全了,事公卿、事父兄,这就是为政之道。这裡面特别又提出「丧事不敢不勉」,因为丧事是大事。如果行丧不尽心、不诚敬,这是大不孝。所以曾子在《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丧事,「丧则致其哀」。落实在《弟子规》,就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这就是丧事。慎终,就是「祭则致其严」,落实在《弟子规》,「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你看,《弟子规》不也是做为政之道吗?真正做到《弟子规》,社会也就和谐了。

 

后面又特别讲到酒的问题。如果教育推行得很好,但是大家对酒迷恋,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如果是好饮酒的话,你看历史上就很多这样的例子,夏朝的末代天子桀好饮酒,亡国了;商朝末代纣王好饮酒,亡国了;周幽王好饮酒,也亡国了。这三个皇帝好饮酒,夏商周这三个都是末代皇帝,幽王是西周的末代皇帝。好饮酒,肯定贪美色,酒色一沾染,肯定就堕落。如果是国家领导人,这个国家一定大乱。夏朝开国的皇帝是禹,尧舜禹的禹,禹传位给他的儿子启,开始了夏朝,禹是圣人。当时仪狄,就是一位造酒官来进贡,给他一罈好酒,他品尝了之后,很美味,但是他警觉性很高,他说,后世必有人因为饮酒而亡国。从此他就疏远这些进贡酒的人,而且自己把酒戒掉,也不允许这些官员喝酒。《书经》裡面,就是《尚书》裡面有一篇叫「酒诰」就是讲这个事情的。禹真的不幸言中,他的后代夏桀就是饮酒亡国的。我们看历代的皇帝,凡是贪好饮酒的,都是家破人亡,丧国辱权。所以孔子在这裡特别提出酒戒。

 

酒是个广义的代表,酒是什麽?会迷惑人的,让人沉迷的,沉醉于其中的,都是属于酒这类的,不一定说喝酒才叫酒。包括很多,凡是让人沉醉的,抽烟、吸毒、网路游戏、上网聊天,凡是你沉迷于其中的,让你玩物丧志的,这些都属于酒这类的,都要戒绝。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嗜好,人不要有嗜好,你有嗜好,往往会被这个嗜好所迷、所转。君子一心为善,一心只想着为万民服务,把自己那种欲望、嗜好要放下,至少要降到最低程度,然后你才能最后慢慢放下我执。真正放下我执,你自然能够大公无私,那你真正是君子,你成圣成贤就一点不难。

 

蕅益大师对这章解释说,「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你看,孔子为什麽说「何有于我哉?」他这样说,不光是谦虚,都是提醒我们,当然他也是提醒自己,让自己有很高的警觉性,这四桩事情不是容易事,你真正做到圆满,你就是圣人。孝你做到圆满,这不就是圣人吗?孟子讲的,尧舜之道都是孝悌而已矣,你做到圆满,就是像尧、舜一样的大圣人。「出则事公卿」是忠,要做到极处,做到究竟;「入则事父兄」,孝悌做到圆满;「丧事不敢不勉」,是诚敬做到圆满;「不为酒困」,是一切欲望放下,不沉迷,一切境缘中不迷惑、不颠倒,这是不为酒困。你看,你做到这四样,岂不就是圣贤?所以孔子没把它看作是容易事,一定是尽心尽力去做,不敢丝毫的苟且。这是孔子之所以成圣的祕诀,正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下面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他说,「此四者,皆是孔子之无我」,这就讲得更为的圆满,是开解蕅益大师所说的。这四桩事情,事公卿、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这四桩事都是孔子无我的表现。确确实实,只有真正做到无我,你这四事才叫圆满。底下给我们来分析,「有我相,则骄慢,不能出事公卿、入事父兄」。无我就是没有「我」这个相,夫子放下了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裡单提出我相,我相放下了,四相也就跟着放下。因为,没有我了,也就不会有人了,人是跟我所对待的,没有对待了,没有我当然就没有人;没有人,也没有众生,也不会有寿者相。所以我相是最根本的,先要放下,这是我们错误的一个知见,迷惑的一个知见,要放下。

 

如果有我相,这是我,有我这个念头,你一定就会有四种烦恼,与生俱来的四种烦恼,所谓我见、我爱、我痴、我慢,四大烦恼常相随。随什麽?随着我,你只要有我,四个烦恼跑不掉。我见,是你有「我」这个念头;我爱,就是贪,这属于我的,我就要,不肯布施,不属于我的,我还想要,贪;我痴,是愚痴;慢是傲慢。你看,贪瞋痴慢,这是烦恼。你有骄慢心,你就很难做到事公卿、事父兄圆满,也就是说,忠孝就不能做圆满。要做到圆满的忠孝,必须放下我,心中只有父母,没有自己,你才能够尽孝;心中只有国家、只有人民,没有自己,你才能尽忠。稍有一个我相,忠孝就欠圆满了。

 

第二个,「有我相,则有断见,谓人死即消灭,故丧事不能勉」。「丧事不敢不勉」,为什麽治丧要尽心尽力?因为知道人死了之后不是断灭的,他有神识存在,所以要「事死者,如事生」,这就不是断见。如果有我相,就会有断见,这个我相是什麽?执着自己的身体是我,人家的身体是他,人死了,身体灭了,以为我就灭了,这叫断见。不知道身体虽然有灭,但是人的神识不会消亡,灵魂不灭。这就要放下断见才能够了解,不是人死如灯灭、什麽都没有,不是。我们知道,人死,后面还有,所以我们行丧、祭祀就不敢不勉力,这也是孝心。所谓「祭神如神在」,祭祀神灵,包括祖先的神灵,都好像神灵在身旁、在面前,这是确实,你动念头想他们,他们就来,感应道交。《孝经》裡面也讲,「祭则鬼享之」,你祭祀的时候,鬼就来了。那个鬼是什麽?祖先的神灵,他来享用你的祭祀,那你岂敢不尽心尽力?怎麽敢得罪祖先?得罪祖先这个心,就不孝。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8:12: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5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