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55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这个「真无有戚时」,戚就是忧戚、忧恼,他心裡什么都不执着,当然他就没什么忧戚。我们凡人不同,忧这个、忧那个,因为什么?心裡放不下,有的人忧他的财产,有的人忧他的地位、忧他的官位,有的人忧儿女、忧孙子。这些忧恼统统得放下,才能够入圣人境界。这裡蕅益大师讲「恐不必云得、不得也」,这也是王阳明先生的意思。这个得、不得,是对朱子而言的,因为朱熹(朱子)在《集注》裡讲,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解释成两个境界,未得的时候是发愤忘食,已得是乐以忘忧。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境界,不是两个境界,所以不能说是得、还是不得,未得和已得,不能这样分;是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同一个境界,这就是圣人境界。圣人志向无有已时,没有完结的时候,他就发愤忘食。这个无有已时,跟菩萨四弘誓愿是相应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境界虽然高广,但是志向无有已时。

 

他不断的证道,境界不断的往上提升,在每个境界上,他都是乐以忘忧,所以这裡不必分开讲未得、已得。也就是说,每个境界上,他都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在不断的提升。乐以忘忧是发愤忘食的果,发愤忘食也可以说是乐以忘忧的果,互为因果。圣人能够发愤忘食、勇勐精进,所以他能得到乐以忘忧的结果;而这个乐,又不断的推动他勇勐精进、发愤忘食,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渐渐也有点体验了,觉得真的,学习圣贤之道是享受。我们恩师讲,是人生最高享受,我们对这个话相信了,但是还不敢说现在得到这个最高享受,只是相信,因为我们得到享受了,我们得到乐,没有忧了。乐以忘忧,有那么一点点体验了,就更加努力的精进求学,所以发愤忘食。这些境界很多层次,发愤忘食和乐以忘忧也是可以不断的提升,我们先一点一点的做,先去努力得到一点点小乐,然后这小乐就是你下一步更精进的动力。只要你得到法喜,你就能不退转。下面我们看第十九章。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雪公讲要》裡面引《集解》,这裡头引郑玄的话,郑康成讲,「言此者勉劝人于学也」,这章是劝勉人好学的。所以孔子评论自己,实际上都是为了劝勉别人,这是循循善诱,是夫子的慈悲。他如果直截了当教你,「你要好学!」你有时候听了你还会逆反。夫子说自己,给你做个榜样,我是这样好学的,我不是生而知之,我的根性并不是非常好,我只是好学成就。你听了,你就有振作、效法的倾向,这是他的善诱。

 

雪公又引《皇疏》,皇侃的《论语义疏》,「知之,谓知事理也。孔子谦以同物,故曰,我有所知,非生而自然知之者也」。夫子讲『我非生而知之』,知什么?知的是事理,这事和理两方面都是我们求知的对象。圣人是把宇宙万事万理都搞得清清楚楚,都知了,没有一样不知,无所不知。孔子曾经讲过有三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这是天才,生下来他就明白;一种是学而知之,靠后天学习,逐渐逐渐的得知;第三种是困而知之,又不是生而知之,又不肯学习,就会遇到很多困境,遭受很多折磨,经过了很多的苦难,他终于后来觉悟了,觉悟了再学,也行,困而知之。等到知了,就一样,不管你是哪种根性的人,知了,最后是一样的。这个知,不是讲我求知识,求知识是向外去攀缘;这裡告诉我们的无所不知,这是讲你本来有的德能,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你的本善,这是你的本觉,你本来就具足无所不知的能力。可是现在确实有所不知,什么缘故?就是因为我们执着了所知,一执着就是障碍,这叫所知障。本来是无所不知,现在有障碍了,有所知,这是你执着你现前的所知,就有所不知。所以圣人教我们要学无知、学无为,无知,你才能无所不知;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无知是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叫无知,心裡不要有念头,心要空,孔子讲「空空如也」,这才能够智慧现前,自性本有的智慧就现前了。只要一发生事情,他立刻照见,立即明瞭,是这样去知的。证得了这个境界,无知和无所不知是一不是二,无知是讲根本智,无所不知是后得智,根本智和后得智是一不是二。事物来的时候,你马上就知道了,就是后得智;事物不在了,没有事的时候,你就无知,心裡头一个念头都不生,就是无知。这跟镜子一样,镜子照物,物体不在的时候,镜子没东西照,空空如也,这叫无知;物体一来,它马上照得清清楚楚,这叫无所不知。古人教我们用心如镜,用心就像镜子一样,照见,不要用妄想、用分别、用执着。我们凡夫,事物没来,去想、去预计、去推测,都是妄想分别;完了事物来了,还陷在原来的妄想当中,所以对事物的观察又不能细緻,不能照见;事物离开了,又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留下这个印象成为了业习种子,这全都障碍了我们的真知、我们的智慧。

 

如果是生而知之的,他不用学,天生他就有这个能力。中国唐朝六祖惠能大师,可以算得上是生而知之的,他什么东西都没学,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听五祖讲了半部《金刚经》,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做祖师了,就是跟佛一样无所不知,他不用学的。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学了十二年,真的是求知欲很强,代表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想搞清楚。学了十二年,全部学成了,他问题还没解决,就是轮迴他还没出去。后来到了恆河边大树底下打坐,把平生所学统统放下,入甚深禅定,离妄想分别执着,他也大彻大悟,他的境界跟六祖惠能大师境界是一样,都证得了无知、无所不知的境界。两个人示现不一样,一个是学,学而知之;一个是生而知之。但是要真正知之,必须放下,学就学放下而已,这才是叫学道。老子《道德经》裡讲,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为学是讲像我们现在世间的学问,你要天天增加你的知识学问;但是为道,修道是要放下,日损,损是减少,天天减少,天天放下,放到最后,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这就是圣人境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6:16: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46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