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187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在这个世界裡头老和尚距离我们最近,那是我们最亲切的好榜样,自行化他,老实真干,要低姿态、要谦虚、要忍辱,要像老子一样。老子有三宝,第一个是慈,慈就是慈悲心;第二个俭,节俭。所以老和尚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补的,在一个小庙没人瞧得起,一生平安无事,天天增长道业,是我们的好榜样。见人懂得观机,才能应病与药,无论上中下根,见到他都得利益。老和尚所说的话高明到极处,你学佛目的是要成佛,用什麽方法最好?一句佛号。成功失败的关键在自己,不在外头。在外面就难了,成不了佛;在裡面就容易,我要成佛,我就成佛了。不在外头,在什麽?老实、听话、真干。海贤老和尚就凭的这个,海庆也是凭的这个,老德和尚也是凭的这个,他的母亲在家居士也凭这个,都成功了,而且都是了不起的成就。那是什麽?人家干得彻底,感得诸佛护念,感得弥陀加持。我们要学,要真学。真学怎麽学法?我劝大家把这个光碟每天至少看三遍,一年不间断,看上一千遍,你就明白了。你能看二千遍、看三千遍,你就很可能到他的境界。老和尚对我们现身说法,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会经、集注是劝导我们,劝修。海贤老和尚是现身说法,给我们作证转,做一个活的证据,比前面两位还要殊胜。但是这三个人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就不圆满了。海贤老和尚一生把《无量寿经》,就是夏莲老的会集本,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本(我们用的这个本子),这裡头点点滴滴他全落实了,落实在他的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以我说那是一部活的《无量寿经》。你在他身上看到无量寿、无量光,你在他行持上也能看到无量光寿,生活无量光寿,工作无量光寿,待人接物无量光寿,不可思议!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非常幸运,生在六祖的时代没见到,生在乾隆的时代也没见到,我们今天见到了。佛菩萨的慈悲,佛菩萨的恩德,让我们在这样的环境,苦难动乱的时代,我们能够往生,我们能够在这裡生起坚定的信心、坚固的愿心。前面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告诉我们,纵然是做了五逆十恶,乃至于最重不能再重的罪业,就是破和合僧,你能够信受奉行念佛求生的这个法门,统统得度,这还得了!这才是阿弥陀佛真正究竟慈悲,究竟方便。没有遇到,那是没办法;遇到了,搞清楚,搞明白,哪一个不往生!我每天早晨起来拜佛,最后的三拜代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礼佛三拜求生淨土,没有分别,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淨土,都能够快速的证得无上菩提。

 

我们看到此地,要安住中道实相,怎麽个安法?我有没有分?有分。怎麽安法?心裡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麽也没有,就是安住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就是这句佛号。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你,我没有说错。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佛号功德说不尽,不但我们说不尽,诸佛如来在一起给我们说,也说不尽。为什麽说不尽?它是称性的。不是称性的,都有始有终,能说得尽。它就是自性,自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怎麽说?于是乎,缘理菩提心跟缘事菩提心是一体的两面,分不开家。

 

看下面这一句,「而圆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安住中道实相不是什麽都不干,上求下化,干!上求下化不是着了相吗?他不着相,他心裡只有阿弥陀佛,上求是阿弥陀佛,下化一切众生,心裡还是一个阿弥陀佛,心裡没有第二个念头,没有妄想,没有杂念。穿衣吃饭,心裡是阿弥陀佛;工作,心裡是阿弥陀佛;待人接物,心裡也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心裡乾乾淨淨,一尘不染。就是一尊阿弥陀佛,妙极了!不妨碍上求下化,不妨碍生活,不妨碍工作,不妨碍待人接物,活活泼泼。缘理菩提心,这真正有受用,受用裡头得大自在。可不能着相,就是决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就是一个杂念,就是一个妄想,把缘理菩提心破坏了。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下面这一段说得更清楚、更明白。「新罗元晓师于《宗要》论无上菩提之心曰: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我们这一看就知道,跟前面所说的四弘誓愿一个意思。断恶修善要不要做?要做,要做得很认真。为什麽?为众生,不是为自己。做得非常认真,心裡乾乾淨淨,这就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从理上讲无作,从事上讲真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念佛人全心全意靠定阿弥陀佛。所以海贤老和尚也给我们表这个法,他老人家说:「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这就靠定了,这个我们要学。我们的根本是什麽?根本就是阿弥陀佛。这世间有几个人有依靠,那个依靠能靠得住吗?阿弥陀佛靠得住,一点都不假。阿弥陀佛在哪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法身如来,我们起心动念他知道,我们言语造作他知道。常常想着,我们的警觉心就提升起来,决定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我们看文,这个裡面讲的「于此三事,决定期愿」。第一个,「初是如来断德正因」,这个就是烦恼无数,悉愿断之,是断德。善法无量,愿悉修之,这是智德,「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众生无边,悉愿度之,这是「恩德正因」。要不要修?要修,要很认真的修。可是从理上讲,断恶不着断恶的相,行善不着行善的相,度众生不着度众生的相,就对了,这就是安住于中道实相。不是说安住中道实相,恶也不管它,不要去断,善也不管它,别去修,众生也随他去,他有他的业报,这就错了,这完全堕落到凡夫。所以断恶修善要干,非常认真的干,不着相,着阿弥陀佛的相,好!决定不要着世间相,绝不为名闻利养,更不可以贪图享受。名也是享受,为什麽?动这种念头是轮迴因,你断恶是离三恶道的因,修善是想得人天福报的因,这错了,与性德不相应,与六道轮迴相应。虽然先生人天,享人天福报,出不了轮迴,出不了轮迴肯定造轮迴业,造轮迴业怎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些因果不能不知道。你看这三德:断德、智德、恩德,「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苞故」。这几句话要细心体会,因果虽然不一样,断烦恼是断德的因,修学善法是智德的因,度众生是恩德的因,这个三德合起来就是无上菩提的果报,就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无上菩提是圆满回归自性,究竟回归自性。因果虽然不一样,下头比喻很好,广长量齐,等无所遗,平等的,因果是一不是二。后面这一句好,无不包故,世出世间一切法全在其中。

 

「如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初发心菩萨确实慈悲心很重。初发心怎麽学?我有多大智慧,有多大的定功,有多大的戒行,不要等圆满,现在就帮助众生。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你看他老人家走过的路,他二十岁之前可以说吃尽苦头,而且知道这些苦头都是果报,过去、今生不善的果报。特别给我们显示出来,就是他种冬瓜的故事。种一个冬瓜被他堂弟偷去了,他也不知道是他堂弟偷的,他就在那裡小声念,谁偷了我这个冬瓜,就叫他长疮害病。没想到他这个咒很灵,三天之后,他的堂弟真的长疮害病起不来。被他的婶娘知道了,婶娘就责备他,你堂弟只摘你一个冬瓜,你这个小孩心怎麽这麽狠,咒得他害疮生病起不来。他这个时候一下就惊起来,我是念着玩的,哪裡是真的?念头,真有这麽大的力量!赶快改口,叫他快好,叫他快好,念了两天,他堂弟就好了。这是什麽?这是念力能量不可思议。从此之后再不敢怨恨别人,为什麽?晓得这个怨恨是造业,是叫别人受苦。这在他好像十二岁的时候,他就懂得念力那个能量不可思议。这对于以后师父传他念佛法门,他懂得,我要念佛跟佛就心心相印,念什麽现什麽,可不能念恶事,念恶事就长恶,会有恶报。虽然他没有念过书,没有听过圣贤教诲,他本性善良,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有启发,这就是智慧。为什麽?心清淨,心慈悲,他能体会到佛法裡面所讲的大道理,不必学经典也能够体会得到。

 

「此心果报虽是菩提」,就是成佛,「而其华报在于淨土」,就是往生。淨宗之特别特别有把握,为什麽?它有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平平安安成就。「所以然者,菩提心量」,菩提是觉,就是自性本觉。「广大无边,长远无限」,长远无限是从时间讲的,广大无边是从空间讲的。菩提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有极限。广大无边这是光明,长远无限这是寿,无量光、无量寿,「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淨土」。极乐世界多大?这我们知道了,极乐世界跟法性一样大。法性广没有边际,时间没有过去现在未来,西方淨土亦复如是,广大没边际,时间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也就是说,时间、空间在极乐世界不存在,极乐世界没有时间、空间这个妄念。真的是妄念,时间、空间在我们这是妄念,《百法明门论》把它列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不相应,这裡面方分就是空间,时分就是时间,用现在的话来说,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没有事实,叫不相应行法,它跟心法不相应,跟心所法不相应,跟善法不相应,跟恶法也不相应,所以它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有这个概念,就真的有时间限制、有空间限制。极乐世界没有,你想回到过去,你想走进未来,随你便,你自由自在。如果我们在极乐世界想看看三千年前的地球,就看到释迦牟尼佛在那裡讲经教学;看看三千年后的众生、这世界样子,统统看到,都在眼前。为什麽?全是幻相,没有一个是真实的。这是说菩提心感得依报淨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广大无际是依报,长远无量是寿命。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10日20:42: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