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16集 视频 文字)中国云南晚晴轩

 

我们看到有这种现象,曾经报纸上登了一个例子,说有两兄弟对他母亲非常不好,自己挣了钱都不供养自己的母亲。后来迫于舆论的压力,每个月一人拿出五块钱供养他的母亲,结果母亲最后因为营养不足等于是饿死了。饿死之后,这兄弟两家每人拿出五千块钱,给他母亲办丧礼,办得热热闹闹,好像要让别人都知道他俩是孝子,你看母亲死了之后办的这个丧礼多麽排场。这是什麽?没有礼的根本,这叫大不孝,还自己用这些礼节来装潢自己,既不孝又虚伪。所以评论裡有一句话讲他们说,「对母亲生前不孝,死了乱叫」。这就是什麽?哀不足而礼有馀。为什麽哀不足?心不孝。光有礼,这个礼统统都是形式,不如礼不足而哀有馀。他可能在礼节上有一些欠缺,不圆满,但是他真正生起这种孝心,悲痛、悼念自己的父母,哀戚有馀,这个更近于礼的根本。所以孔子举出这两方面,说礼如果只务奢华,就会失根本;丧礼只务礼节上的那种条理,也会失根本,因为都是追求枝末。追求枝末往往容易忘本,逐末就会捨本,捨本才会逐末。所以礼奢华而完备,倒不如节俭而有一些不完备、有一些欠缺还好;丧礼非常条理而搞很多形式,倒不如真正有哀戚之情,而没有表面的文采那种形式更好。

 

所以范氏点出来,「俭者物之质」,节俭是讲到我们的实质了。「物之质」就包括我们所拥有的物、所办的事,质是本质,朴实的,不是搞奢华表面的;「戚者心之诚」,丧礼哀戚是因为心很诚,真心悼念父母才会有哀戚的样子。所以,这就显出礼的根本是什麽。蕅益大师注解当中给我们点出来,说「俭非礼之本,而近于本。故就此指点,庶可悟本」。孔子讲到的「礼,与其奢也,宁俭」,奢和俭,奢华和节俭这是一对,相对的,孔子主张,与其奢华,倒不如节俭。不是说节俭就是礼的根本,奢华和节俭都是两端,都属于枝末,但是相比之下,节俭就比奢华更近于本,跟根本相近。因为什麽?它更有实质精神,它不是专求表面化、形式化,所以更加近于本。从这裡,孔子给我们指点,让我们去悟礼的根本是什麽。

 

范氏讲的「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这个还不算非常正确,他讲到的还是枝末。这个节俭、哀戚,实际上还算是枝末,因为它是表现在外面的,根本是在内心,我们不能够拿着枝末,就以为枝末是根本。譬如我们讲,月亮在哪裡?我这手指着告诉你,月亮在那裡。指月之指,给你指向月亮,但是你不能够误以为月亮在这裡,你以为我这手指就是月亮,那就错了。这是一个方向,指引你,你往这个方向看过去,你才能看到月亮,月亮好比是根本。这个节俭和和易,可以说是指向礼的根本的一个方式,它不是礼的根本。我们通过这裡,我们悟礼的根本是什麽,相对奢华来讲,当然节俭更近于本,原因在于节俭更务实、更实在朴实,那是真诚的表现;哀戚也是真诚的表现,相对那个做得很完备的丧礼来讲,只追求形式,当然哀戚更近于本。

 

本到底是什麽?前面一章孔子已经说了,「人而不仁,如礼何?」已经点出来了,礼的根本是仁。前面一章说得这麽清楚,为什麽林放这时候问礼的根本,夫子没有直截了当跟他说明?这是圣人教学的善巧,注重悟性。如果一下告诉你,礼的根本是仁,林放听了,他没啥悟处。你直截了当把答桉告诉他,他自己也不用悟了,「学而不思则罔」,他变成惘然,把他的悟门给堵上,他再也悟不出来了。他所学到的只是知识而已,只是个概念而已,它不是真正自己的智慧,不是真正的悟处。所以圣人在这裡给你看,回答林放是叫旁敲侧击,让他去悟什麽是礼之本。讲了这两个例子,「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你自己去悟,这是启发学生的悟性。一下把答桉告诉你,你再也悟不出来了,这等于害了你。所以孔子的教学善巧方便,我们学会这一套,真的是可以帮助人容易悟入。真正好学的人,一定是鼓励他,一定是用各种方式让他悟入。我们来看下面一章,第五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个『亡』不念亡,念无,没有、无的意思。『诸夏』,根据包咸注解说就是中国,中原地带。『夷狄』通称外族,就是少数民族,中原以外的东、南、西、北各方都有少数民族,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裡讲的夷狄是通指,没有特别指东南西北哪一个族。这个「诸夏」的中国,在春秋时代都是诸侯国,所谓八百诸侯,诸侯国很多。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礼乐伦常之道,这是有别于外族。外族在古代被认为是野蛮的民族,为什麽?没有礼乐,没有伦常的教化,所以相对来讲,文化水平比较低,人们的修养比较差。到了春秋时代,周朝末年,当时诸侯都不听令于周天子,周天子也是名存实亡;诸侯国裡也是大夫专权,也使得各国国君成了傀儡,名存实亡,鲁国就是最典型的,三家专权,鲁君是没有任何权力。大夫专权,为了自己的利欲也无所忌惮,甚至会做出杀父弑君的事情来,真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伦常关係大家都不遵守,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孔子看到这样的时事,是有感而发这样个议论。中国,这是讲到诸侯各国,虽然有礼乐,周公的礼乐还存在,也是名存实亡。有,但是没用,大家都不遵守,都是在违背礼。所以他非常感叹说,夷狄这些外族,虽然他们没有礼乐教化,但是他们还有君,有君主,对于君主还能够忠诚恭敬;而在中国,诸侯都已经目无君主了。所以,「诸夏之亡」这个亡就是目无君主,不是说真的没有君主,是有君主他们也目无君主。所以中国这种礼崩乐坏的程度,比夷狄外族尤甚,夷狄有君主,还不像我们诸侯各国目无君主这种大乱。

 

所以《朱子集注》中引程子的话,「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你看这些野蛮民族,夷狄,他们都有君长,还有个上下的等级概念;中国的诸侯国违礼程度已经完全没有上下之分了,下骑到上头上去了,卿大夫专权,国君还要听命于卿大夫,天子也是名存实亡,所以夷狄还没有中国那麽乱,是讲这个意思。朱子又引「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歎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是讲孔子感伤当时这个时代溷乱,发出这样感叹。他讲「诸夏之亡」,不是真的亡,亡是无君,不是真的无君,各个诸侯国都有君。但是,虽有君,君不君、臣不臣,君臣都不能够尽其道,也就是都不能够敦伦尽分,等于是没有一样,所以这是天下大乱。当一个朝代没有人遵守礼,这就叫乱世。要想得到治世,治世就是和谐社会,必须恢复礼,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意思就是说,当领导的像个领导,他有领导的权利,有尽到领导的义务;当被领导的,下属的,也要像个下属,他有他的权利和义务,各行其道,各尽己分。家裡的父母、兄弟、夫妇,都要各自尽伦,敦伦尽分,否则就是像孔子这种慨叹。真的是圣人非常悲痛,痛心疾首,看到这样的乱世。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40: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19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